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在嫉妒谁

朋友圈就快要死掉了。

过去那种大家欢天喜地此起彼伏发图秀各种生活场景的光阴,一去不复返,朋友圈充斥着微商、鸡汤以及不转不是中国人。

哦,还有一些病人。

这种病的专业名称叫FIMO,Fear of missing something,害怕错过综合症,无时无刻的焦虑。

学术上是这么描述FIMO的:从一种尖锐的嫉妒开始,然后是焦虑、自我怀疑、一种噬啃人心的不足感,最后是强烈的挫败感和愤怒。

刷朋友圈的心情是这样的:

“里面有好玩的东西、有价值的信息,不刷就错过了,不刷就OUT了,不刷就不知道天下大事了。

卧槽,别人怎么那么好,玩的地儿高档,看的书有比格,事业有成,爱情幸福,人生丰富多彩。”

充满着焦虑和嫉妒。

焦虑首先弄残了朋友圈,嫉妒然后冲上去补了一刀,朋友圈最后进了ICU。

朋友圈就算真的死了也不打紧,毕竟我们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现实生活里的嫉妒才是邪恶之花,懒贪嗔三大原罪是滋养嫉妒的土壤。

我们的主观感受建立在和他人比较的基础之上,包括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

向下比较是和比我们差的人(至少是我们心里认定比我们差的那类),我们获得了自信和优越感。

向上比较,则和比我们好的人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产生的体验就很糟糕,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很卑微。

朋友之间的比较,尤其是向上比较,更容易产生嫉妒和焦虑。

跟我一起进公司的李小毛升职加薪,张小龙去年薪水2个亿,哪个更触动我?

毫无疑问,是身边朋友的进步。

产生嫉妒有两个因素:相关性和相似性

李小毛天天跟我一起上班下班,中午一起吃饭,他的生活跟我有交集,这是相关性。

不相关的人之间,是不会产生嫉妒的。

李小毛跟我学历一样,一起进公司做销售,这是相似性。

我们最不能容忍是身边人的向好,我认为他比我还差,没有帅没我聪明,他居然成功了。

嫉妒,抓心挠肺的灼烧感。

正常人不会嫉妒日本人娶了44岁的林志玲,不会嫉妒套现70亿的90后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只会嫉妒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朋友,嫉妒他们的一点点成功,甚至冒着失去朋友的代价。

当有以下行为的时候,你可以摸着心头认定,已经开始嫉妒自己的朋友了。

他很平常的话,你解读出了讥讽。

他稍微犹豫,你便断定为拒绝。

你会尝试抢他的风头。

你开他玩笑的时候,越来越黑。

你不再主动帮助他。

你认为他的成功来自于运气,而不是实力。

等等。

我希望你过得好,但不希望你过得太好,最好比我还差一点点”,很多人的真实心态就是这样的。

对他人适当的嫉妒,我们可以称之为羡慕。

渴望变得跟他一样,见贤思齐,产生向前的动力,引导你和他人一起飞起来。

过度的嫉妒,则是摧毁性的。

东野圭吾有本书叫《恶意》,写的是一个人处心积虑,杀死一起长大的朋友,并在其死后尽一切可能让其身败名裂,那怕这位朋友一直给他无微不至的帮助。

作案动机,便是骨子里深深的嫉妒。

神说,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但你的邻居会获得你所得的二倍。你回答,请挖掉我一个眼睛。

毁了别人,自己也陷入地狱。

换个角度,作为先行者,如何应对身边人的嫉妒?

与其削足适履刻意中庸,不如继续努力埋头苦干。

日常中遭受一定烈度的嫉妒,是一种良好的信号,说明你渐渐成为圈子当中的焦点。

你付出了劳动和心血,你把事情做好了,变强大了,种因得果,正向的激励过程。

遭人嫉妒,强者的开始。

天下惟庸者,无嫉无妒。

某一天,你超过你朋友不是一点点,而是很多很多的时候,嫉妒会变成仰慕。

大家说不定可以继续开心地做朋友,他会在每个饭局眉飞色舞地谈论你。

“嘿,你知道么,我一个好朋友,公司上市了套现了1个亿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变成你的小迷粉。

嫉妒是普遍存在的人性,基因里带来的东西。

人类在七百万前的草原上开始进化时,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食物有限,洞穴有限,配偶也是有限的,竞争无处不在。

别人变强大了,得到的更多,自己得到的自然就变少了。

于是,大脑发出嫉妒的强烈信号,提醒我们用一定的方式来阻止别人强大,进而争夺资源,确保个体基因能够繁衍下去。

这种狭隘的竞争意识,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引发了无数的战火,白骨遗野,残垣断壁。

直到人类习得了合作式竞争,你做好你的,我做好我的,我互相交换,交换产生更大的利益。

社会的生产以及文明蓬勃发展,群体性的嫉妒渐渐消逝。

切回到个体。

人们嫉妒身边的朋友同事,骨子里还残留着远古草原的呼唤,担心TA的过于优秀,挤占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但真正的逻辑应该是,身边人的进步,朋友圈的优秀,他们的学识、能量、视野,都是你可以善用的资源,你有更大的机会加速成长

身在宝山,岂能空手而归?

嫉妒兼具积极的建设性和消极的破坏性。

拿捏好了,能和身边人共同成长。

没控制住,便真的会毁掉闺蜜和基友间的感情,也可能毁掉自己。

封印嫉妒的破坏力,让其转化为前行动力,正是处理嫉妒的正确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要总是羡慕朋友圈里的生活”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爱发朋友圈?
不焦虑的人生,可能吗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朋友圈变成“三天内可见”?
英媒:手机是如何制造焦虑的
朋友圈,有8亿人在假装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