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年对西安市未央区汉城遗址有什么规划

 西安设汉代长安城遗址特区 投资75亿建遗址公园

 2012年08月29日09:51三秦都市报[微博]余明我要评论(17)

字号:T|T

汉长安城遗址方位图

西安设大遗址保护特区

    先期投资75亿元保护汉长安城计划明年底前完成未央宫遗址申遗工作

    打开现在的西安地图,你会发现一块总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的区域,既没有纵横交错的道路规划线,也几乎没有酒店、超市、卖场等商业性建筑。这块几乎是空白区域的地方正是汉长安城遗址所在地。举世瞩目的大汉帝都,孤零零地躺在西安城的西北角,一躺就是2000多年。

    然而,这一局面将被打破,大汉帝都已然“苏醒”。8月3日,西安市讨论通过了《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实施方案》,8月15日,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正式挂牌成立。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渭河南岸,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建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据了解,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分三个阶段实施,从2012年6月份开始至2020年12月份,建设时间将达8年。

主要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启动、完成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组织编制汉长安城遗址区建设规划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第二阶段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完成汉长安城遗址考古普探成果的规划调整和主要文物本体的保护和展示,全面启动特区建设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完成先期启动区域内村民安置工作;

    第三阶段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完成汉长安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据悉,先期投资约75亿元,以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作为启动项目。


近年对西安市未央区汉城遗址有什么规划

汉长安城遗址区将按照“一心、一环、七大板块”的模式,建成一个国家级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展示园区。 

  规划充分运用政策资源,以遗址保护为主线,以外围开发反哺遗址保护,“内外联动”在汉长安城内外(西咸一体化前沿)百余平方公里区域形成一个集中体现“人文、活力、和谐”的国家级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展示园区。 

  “一心”:为文物保护核心区,在遗址保护区内规划建设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以遗址保护、历史博览、文化展示及旅游服务为主. 

  “一环”:在遗址四周构建与遗址风貌和谐,集旅游、居住、休闲和文化展示为一体的汉文化风貌区“环城景观带”,以外围开发反哺遗址区,以政策性土地流转融资谋取“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发展基金”。 

  “七大板块”:在遗址保护区内配合遗址公园建设,形成遗址展示、绿色生态两大板块;在遗址东侧,结合团结水库改造,构建与遗址风貌和谐的“环东”景观带板块;在遗址南侧,结合大兴路改造,构建与与遗址风貌和谐的“环南”景观带板块;在遗址北侧,结合“北三环”贯通,构建与遗址风貌和谐的“环北”景观带板块;在遗址西侧构建与遗址风貌和谐的“汉长安城之窗”,“环西”景观带板块将环城区域以外部分区域纳入展示园区范围,构建反哺“经济产业园”板块。分享“园区”政策,缓解遗址内生产、生活压力,鼓励遗址区企业和村落逐步向园区和遗址外迁移,引导新办企业避开遗址区进园区。

汉长安城布局上所表现出的思想:

汉长安城选址中的“形胜”思想:

   “形胜”即山川地貌、地形地势优越,便于进行军事防御。这是西汉建都关中的基本选址思想。

   汉鼎长安后,田肯祝贺刘邦说:“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防……地势便利,其以下兵诸侯,臂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史记?高祖本纪》),《史记索隐》引韦昭云:“形胜”即“地形防固、故能胜人也.”从这场争论来看,西汉之所以建都关中,除了考虑到关中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和交通便利等条件外,主要是看中了“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可与守近,利以攻远”的军事地理条件。可见,“形胜”是汉长安城选址的基本思想。

汉长安城规划的“法天象地”思想与神仙思想:

     汉长安城形制是不规则的斗形,故称“斗城”。有关汉城的北斗与南斗说.见于《三辅黄图》卷之一:“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三辅黄图》一书。

     一是北斗象征的中央居要、政通人和、长安久长的含义,与汉初当政的刘邦、吕太后、惠帝等政治集团的意愿相吻合。从长安城、长乐宫、末央宫的取名、南城墙安门、西安门、覆盎门的设置,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汉承秦制,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刘邦入主咸阳时,正是十月份,此时北斗的斗柄正指向西北,合乎《歇冠子》所云“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柄运于上,事立于下”。所以,汉城北墙建成北斗形状,合乎星象、又合乎“非壮丽无以重威”的建城指导思想。

     三是惠帝“初城长安城”、也是元年正月、与上述条件相通。但是.北墙的建筑年代按《史记?吕太后本纪》索引引《汉宫团疏》云:“四年,筑东面;五年,筑北面”。此时,主持汉城建设的萧何已死去三年。不过,萧规曹随.继后为丞相的曹参,对萧何的“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萧相国世家》),“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曹相国世家》),既然。萧何立东阙和北阙、末央宫时。已经把阴阳五行、天文地理考虑在内,汉城城墙的规划出于他手也完全是可能的。

其四、北斗的“斗”在秦汉以前都是作为舀酒的用具,如《诗?小雅?大东》说:“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秦汉以后,一方面作为一个容量单位来使用。即南、合、升、斗、斛也;另一方面仍继承了先秦时期的用途。如果舀酒之用转借为舀水之用,那么汉城北墙北斗之形的含义就更加令人深思。

其五、附带而言古代城市一般在正北方向(即平分城市的中轴线上)不开城门,以免阴气即杀(煞)气从北方径直侵入城内,这是崇拜极星(北辰.或称北极星)的缘故。

就以上而言。汉长安城的北墙和南墙呈“北斗”“南斗”之势。既有迁就地势和宫墙的客观原因。也含有阴阳天文术数的主观条件。

如众所知,汉城平面团构成要素大多都是在武帝时期完成。具体而言,有三点。

一是城的规模突破了城墙的限制,建章官的落成,使得原有的安门大街中轴线作用失去意义,城市重心西移,以西安门、末央宫前殿、北阙、横门大街、横桥组成的中轴线趋于定型。伴随着布局模式的改变,新增的离宫别馆、亭台楼阁遍及汉城内外的空间区域;    二是城市设计思想的变化,“象天”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神仙思想也浸透在城市设计规划当中。上林苑的昆明池象征着天河,牛郎织女分列池的两旁,成为“象天”思想的脚注。建章宫的神明台、太液池、凤阙及闾阖门、未央官的柏梁台、上林苑的飞廉馆和挂观等都是神仙思想的最好见证。尤其是这两种思想演绎出来的城市建筑,更是名目繁多。如建章宫的玉堂、神明堂、天梁官,北宫的神仙宫(寿宫),未央宫的麒麟殿、风凰殿、白虎殿、寿安殿。以及太液池、昆明池中的鱼龙、奇禽、异兽之物均属其列。三是城市功能的完备,从战国时期军事防御为主的城市模式中解放出来。政治上的“重威”、市场功能的增强、交通的发达、文化的开放,使得汉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都会。

“择中”观念:所谓“择中”,即“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是先秦时期都城选址的一条重要思想。“择中”的观念发端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史记集解》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帝王所都之地就是“中”,所建城邑就叫“中国”。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中商——大邑商居土中”之说,“土中”即大地的中心。到春秋战国时期,“择中”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管子?度地》曰:“天子中而处。”《吕氏春秋?审分览》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棋盘式道路网:棋盘式道路网属于方格式,其优点是道路系统比较简单,便于组织交通,且有机动性,不会形成复杂的交叉道口。同时,也有利于道路两侧建筑物的布置。

 “面朝后市”:指朝廷要建在王宫南面,或指宫殿大门向南,市场要建在王宫北面,即朝廷在前,市场在后。以市为主,结合手工作坊和居住闾里等聚集在城北,成为集中的经济区。

 “左祖右社”的格局:指祖庙建在东边,社稷坛建在西边,左右对称。

西汉长安城规划布局是封建社会都城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许多经验为后世所效法,其城市布局在城市建设史上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对汉以前城市的总结。在汉长安城的建设中,其继承了秦人的规划思想,其因地制宜,“法天象地”的思想是其主要的规划思想,对汉以后的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安一拆迁废墟中矗立“小皇宫” 街办称拆不起
我国最大的古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
西安未央宫遗址区将建世界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为什么汉长安城遗址保存完整,而唐长安城却被现代建筑覆压
西安城市中央公园!
2012.11.23 陕西 西安 汉长安城遗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