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南周刊 • 随笔
心灵的瓦尔登湖

廖华玲


疫情期间,孩子家中上网课,我在一旁陪读,不过手中拿的依旧是那本《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曾幻想过满眼的绿意在眼前融合,一大片、一大片地随风起伏,带着春天的气息。而在浮动的绿意之下,则是那片倒映着蔚蓝天空且点缀朵朵白云的湖泊。通往宁静小屋的道路在林间缠绕曲折,露出褐色的泥土,铺陈着几片略微泛黄的树叶。这便是我自己所刻画的瓦尔登湖。    

有一个愿望,想要去一次康科德,看看我梦想中的瓦尔登湖是否如我所幻想的那般清澈明净;看看梭罗独居两年的地方,那里是否还有他自己建造的那间木头做的小屋,以及他种的豆子是否和那些野花野草一样淡淡地生活在那里;看看流淌的阳光,是否也和梭罗的笔触一样缓慢而有着生命的脉搏。    

遇见《瓦尔登湖》是在一个明媚的下午,它安静地摆放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绿色的封面在刹那间便吸引了我的目光。翻开它,便到达了一个宁静的世界。梭罗总是淡淡地叙述着,如同记流水账般记录着自己的生活。他喜欢走路,并认为走路比坐车快,因为乘车必须先得把车费钱赚足了才行,而且他并不把目的地当成一种终点,沿途的风景也是极尽美丽的。他在书中说,原本想买一处农场,已经付了定金,但由于农场主的反悔没有买成。那是他最接近拥有农场的一次,为此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虽被反悔却觉得是欣喜的,因为他已经饱览了那里的风景,一些美好的事物已经在心灵里安静地沉睡着,所以并未为那个农场的事情而伤心。生活是一种美,而诗人的眼光总是真诚地热爱着这个世界上的美。    

淡淡的宁静,享受寂寞,品味孤独,《瓦尔登湖》的每一个章节都是一次心灵的荡涤。书从《节俭》开篇,讲述着他怎样在瓦尔登湖旁独自地生活下去,怎样种豆子,怎样烤面包,什么是生活的必需品,怎样节俭地生活下去,不为无意的烦恼而忧心。而在《我生活的地方,我生活的目的》中,他则讲述了为什么向往林子生活,远离人世的喧嚣:“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每每读到这里,心中便会响起一声对于生命的呐喊:“活着是那样的珍贵,我愿意把整个生命都生活得从容”。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便应该认真地生活下去,崇尚生活,热爱生活,就像梭罗说的要过“坚强的、斯巴达式的生活”。其实,这两章节仅仅是书中的开始,而后还有更多的关于生活的描绘,如孤独、声音、读书等。    

这本书几乎是句句经典,每一处都值得我们细细思考:“如果一个人真诚地生活着,那么他必定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我崇尚真诚,如若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真诚,那么他的人生必定是不完整的”;“任何时候放弃偏见都为时不晚”;“这里是生活,一个在我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尝试过的实验,他们尝试过了,但是对我却无用处”……    

有繁华岁月,便有寂寞时光,《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它的读者一直都是和它有着同样的心灵契合点的人,或许他们在某些时候也孤独着,或许身处于世,心却悠然于外。只想说,我只是单纯喜欢这本书,由于人生的阅历太浅薄,对于它的理解只能停留在当前的阶段,但坚信这是一本可以陪伴终生的书。你我在繁华的背后都有一段寂寞的时光,耐住寂寞,读读《瓦尔登湖》,一字一句地读着,一点一点走进瓦尔登湖,心静便如水。




清明扫墓

程丽英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唐·祭扫

清明节上坟野祭的习俗,是从唐代开始的。不过,祭祖上坟的风俗却是由来更久。  

据《国语·楚语下》记载,古代的先王们每天一祭,诸侯每月一祭,大夫每季一祭,普通老百姓则每年一祭。皇帝、诸侯在宗庙里供奉着祖先的牌位,他们一般是在这里祭祀,但特殊的日子,他们也会在外面设坛而祭,场面隆重,普通人是无力效仿的。    

贫穷的老百姓更需要追奠亡人,更期望得到祖先的护佑。一年之中他们也尽可能多地祭祀祖先的亡灵,除了在年节祭奠外,他们还会在清明、中元、寒衣三大鬼节追奠先人。而清明节正是他们祭祀亡人的一个最好时节。    

《祭义》上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当然,古人也不相信“鬼”,祭祀也是活着的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他们心中的“鬼”正像《论衡》中说的一样:“人死精神升天,骸骨归土,故谓之鬼,鬼者,归也。”古人认为人死后,魂魄分开,魂上天,魄入地,所以他们祭奠祖先时,既要用“烟火香味”祭奠他的魂气,又要用“谷食”祭奠他的形魄,这就是古人清明节上坟的主要意思。    

“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清明节这天,各地都会给先人扫墓,但扫墓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如老北京人扫墓并不在清明节当天,因为只有僧人才在清明节这天祭扫坟茔,他们扫墓多在清明节前几天的“单日”进行。在台湾的农村地区,每当扫完墓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越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越发达,所以主人很乐意把“发粿”或者金钱分送给那些孩子们。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正像高菊卿在《清明》诗里说的一样,在古代,我国南北方扫墓的差异还是不小的,北方人重祭墓,南方人扫墓后多有踏青郊游之举。明人谢肇制《五杂俎》卷二记载:“北人重墓祭,余在山东,每遇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而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舄履相错,日暮,坟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张岱也在《陶庵梦忆》中写道:“越俗扫墓,男女袨服靓妆,画船箫鼓,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率以为常。” 

尽管南北习俗有所不同,墓,大家都是要扫的,因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天下人谁能忘了祖,忘了根呢。




古人见面不握手?


赵柒斤


为防止疫情通过手传播,今年新春流行不握手。  

闲翻古籍发现,最早的先民见面也不握手,庄稼人见面问吃了吗,读书人见面拱手,同级相见互相躬身施礼,晚辈见长辈是跪拜乃至磕头。男女授受不亲、见面更不握手。先秦时期的丧葬礼俗中,就有“握手”一称:“古代死者入殓时套在死者手上的殓衣。以布帛缝制,形如直囊。”《仪礼·士丧礼》谓:“握手,用玄,纁里,长尺二寸,广五寸,牢中旁寸,著组系。决,用正王棘,若檡棘,组系,纩极二。冒,缁质,长与手齐。”意思说,握手外用黑色布,里用橙色布,长一尺二寸,宽五寸,中间手握部分一寸见方,也以絮充入其中,并打上结。钩弦用玉制指套,放弦用两个丝绵指套,亦打上结。套尸体,上身用黑布套,长与手齐。这种丧葬风俗一直延续至晚清。因“握手”与丧葬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握手”在古代便是不吉利动作。    

《新唐书·礼乐志十》曰:“握手,玄纁里,长尺二寸,广五寸,削约于内旁寸,著以绵组系。”《大明会典·丧礼四》谓:“著握手。纳履若舄。覆以大殓之衾。内外皆就位哭。乃置灵座。结白绢为云?鬼帛。”此“握手”是古代丧葬的一种硬规定。即古人举行殡殓仪式时,要往死者嘴里放钱币、谷物等,以示死者到了另一个世界仍有吃有花的,所放之物称为“含”;往死者耳朵填塞棉球,以示之充耳不闻阴间鬼哭狼嚎,此填充之棉球成“充耳”;而让死者手中拿着玉或者其他物品,以示不能让死者两手空空前往天堂,此物则被称为“握手”。直到晚清,“握手”依然被用作丧葬礼仪。晚清李伯元小说《文明小史》中描述晚清官员跟意大利地质专家初次见面的情景,用的是“拉手”而非“握手”;晚清著名小说《官场现形记》写清廷有些官员巴结洋人时用的也是“拉手”。于是,有人推断,古代中国人见面没“握手”这种礼仪,说有些中国人握手不自然,主要是现代流行的握手礼仪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 

果真如此?当然不是!因为古代典籍中还有“握手”的另一种记载。出自《后汉书·李通传》的成语“握手言欢”中“握手”,其义跟现代流行的“握手”所表达的意思几乎一致。而此成语源自于一个历史事实:“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言欢。”意思是刘秀与李通初次相见,交谈良久,彼此还握了手,双方都非常高兴。而另一个跟握手相关的成语“握手言和”中的“握手”,似乎是一种外交辞令,跟丧葬中“握手”、刘秀与李通的“握手”表达的意思又有区别。

由此推断,古代的“握手”是“通假词”。这揭示了古人对“握手”这个肢体动作,发挥出超强想象力。其实,人的手是最脏也是最干净的,一双手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东西,包括病毒细菌,但手也是一个人身体上清洗频率最高的一个地方,先民倡导见面不握手,虽非从传染角度考量,却也反映古人智慧。将“握手”与生死和礼仪挂钩,把“握手”上升为一种“道”、一种哲学,这是西方哲学无法做到的。不是吗?现实中,有的人手很怯,有的人手很贪,有的人手很祟,有的人手很冷,像这样的手不主动去握,何尝不是智慧。




一把青菜的春天

耿艳菊


季节的变换很微妙,又活脱脱蹦跳着热烈的生活气息。给乡下的亲戚打电话,聊起家常,说收拾下菜园子,翻翻土,要种菜喽。轻快的语气里有春风拂面的喜悦。  

隐居山林的人晒出一堆蔬菜种子、花种子,还秧了一片蔬菜嫩苗苗。嫩苗苗上方的小世界很小很小,是用几根木棍支着,蒙着一层透明的塑料膜,却有无限春意。人隐居心却春风浩荡,要把眼前的园地种成红红绿绿的热闹。性情孤高,而热爱生活的心却是和泥土一样朴实入世。“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烟暖土膏农事动,一犁新雨破春耕。”千年的烟雨,流逝的岁月,这些唐宋的诗句里有着令人低回的亲切的生活气和朴实的欢喜,更饱含着清新明媚的希望。年年读,年年感动。    

今年的春天居家,好多天不下楼,在等待和期盼里忐忑不安。春意却不知觉悄然而至。家人从菜市带回一把青菜,茎粗而实心,叶厚而青碧,我们一时都叫不出它的名字来。清洗时发现有两棵顶上密密地挤着小花苞,一个小花苞已开着明黄的花。呀!这是油菜花!我立即断定。小心翼翼地把这两棵挑出来,养在清水瓶里,瞅着它俩,仿佛看到了油菜花开“花如海”的盛况。剩下的清洗,下锅翻炒,在苦闷的日子里品尝到了春天的味道。    

春意就是这样有趣调皮,它悄悄地藏在一把青菜里,豁朗一下给人一个莫大的惊喜。如此柴米油盐的俗气生活景象倒是美得宛若那句诗“笑响点亮了四面风”,空气里都是喜悦,让庸常的俗世有几分淡淡的甘甜,有耐人回味的地方。    

在我清水瓶里养油菜花的时候,万千人海,迢迢山河,看到有人也在为春天的一点点花开而惊喜。她把路边的几棵萝卜花油菜花用写过字的宣纸包裹起来,半旧的绸丝带系好,放在书桌上当春天里的案头清供,真是雅致极了。慧心巧手,不禁暗暗佩服起她的这份情趣。    

书香墨香里并不一定得名花相配,而像萝卜花油菜花这样满身都是烟火气的更有意思。萝卜花油菜花的朴实的接地气的性子,既有花开的明媚悦目,又有一种朴实的泥土的气质,既出世,又入世。  

这大概就是生活的可爱之处了,像春天给人无限希望一样,这些小小的可爱如花一样芳香着粗砺的岁月。人总是在烦恼里打滚,而日子赶着日子,终会把烦恼赶走。光阴向前,四季轮回,总有春暖花开的时候。好好热爱周而复始的日出日落和俗气的当下,持守一份浪漫的心境,慢慢欣赏明媚春光花如海。



本报道首发于2020年3月30日的《海南日报》,系原文原图分享,感兴趣的读者记得收藏哦。

END

新媒体编辑\实习生 黄雅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人无处不在的智慧:你懂握手礼吗?
不可不知的丧葬八大禁忌
人死后为什么要把脸盖上?其实有科学依据,和你想的不一样!
杨华:叶家山曾侯墓地所见西周早期丧葬礼制四则(二)
人去世后为什么要把脸盖上?并不是迷信,科学依据很多人不知道
中国三大古怪葬法,第二个最残忍,第三个至今无人能解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