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跳出思维框框,洞察职业真相(中)

上一篇:跳出思维框框,洞察职业真相(上)

我们对体制内外及行业分析和选择进行了阐述,这篇我们重点对于组织进行分析。

行业的选择固然要重视,但大多数情况下,组织的选择可能更为重要。

当然,两种极端情况下除外:一种是衰落期,明显要被淘汰了,怎么折腾恐怕也无力回天;另一种则是风口期,躺着都能挣钱(比如2017年初的区块链行业)。

第一种肯定应尽量避免,第二种有机会当然要把握好。

但是,其他多数行业虽说平均收入有差异,可这和你个人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关系,而且行业本又是变化发展的,我们一辈子也很可能不只在一个行业。

所以我才觉得,相对而言,组织的选择可能更为重要。

03

组织

对于组织的分析和理解,我们重点考虑组织的类型、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

一、组织类型

目前我们国家的组织类型主要可以概括为五大类别,分别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1.政府机构

广义上的政府机构包括所有的国家机关,比如“一府两院”(政府、检察院和法院都是平级,共同受人大监督),这些都是政府机构。狭义上来说,政府机构仅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也叫国家行政机关。

考虑到一些特殊国情,还是广义的更加好理解些,因此,这里的政府机构包括所有的国家机关。

怎样把其中的管理体系和逻辑撸清楚呢?这得结合我党来分析:

很多人的惯性思维中把“党”和“国”混为一谈,觉得政府就是政党,政党就是政府,二者合二为一。实际上,政府是国家的代表,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而政府的执政者是政党。

在我朝,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执政党,起着砥柱中流的领导作用(注意是领导而不是直接管理社会事务),党的意志也要有章可循,有法有规啊,所以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事还是要多和人商量嘛,所以需要政治协商,因此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派参与的政治协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把这个“上层建筑”与关键问题理清了,方针、政策与纲领都出来了,剩下的就交由各级政府机构和部门去落实安排了。

政府部门这条线的最高级别组织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设置了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27个)、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1个)、国务院直属机构(16个)、国务院办事机构(4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7个)、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22个)、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33个)

再往下是各级人民政府及下属部门了,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就不再一一细数。

按道理讲,政府本应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但政治教科书上说得好啊,在阶级社会里,它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服务目标

既然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那么,它在制定各项政策制度,行使各项权力、发布命令及作出决策的时候,肯定是优先考虑和照顾统治阶级的利益。

比如,维基解密就曝光过,肯尼亚政府的腐败以及警察的滥杀无辜:

日本政府为了政绩好看隐瞒了核电站的严重事故,坐视国民被污染物毒害:

当然,咱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你懂得。

所以,进去之后好好为人们服务,一般还是不会亏待你的。

2.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政府是国家进行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则是接受政府领导,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组织。

一般情况下国家或政府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图书馆、博物馆等)、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医院、部分景点),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设计院等),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同属非盈利性组织,而且一般都有编制,但两者还是有差别的:

  • 适用范围:公务员是行政编制,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列入行政编制的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的国家机关及其所属机构;事业单位自然属于事业编,包括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

  • 工资待遇:一般来说,公务员待遇要好于同级别事业单位待遇,毕竟事业单位本就是接受政府领导的。但是,具体到某个单位情况则完全可能不同,因为事业单位有些是可以自己挣外快的,这种有的穷死,有些超级滋润。

  • 发展晋升:公务员的发展及待遇提升主要依据职务级别和资历来评定,真的就是“升官发财”的路径了;事业单位有三类不同的岗位,管理岗位走职员序列,比照公务员实施(比如大学校长就是有级别的),技术岗位走技术职称路线,考证很关键(所以很多花钱发论文和考证的基本都是出自这里),工勤岗则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有部分有编制,有不少可能还是编外人员,根本算不上体制内。

政府部门都是不挣钱的,事业单位也是非盈利性组织,多半不挣钱。可人总是要生活,要钱要物品,总得有人生产、制造或从事经济活动吧,不然大家都张口要饭,人不都得饿死,所以还是少不了企业呀。

3.企业

每天早上,你睁开眼睛,掀开被子,打开电灯,穿上拖鞋,跑去洗手间,然后拿着牙刷、挤好牙膏开始刷牙,完了继续用毛巾洗脸,用洗发水洗头。洗漱完,估计你还会买个面包,捎上一瓶牛奶,坐地铁、公交,或者开私家车去上班……

有没有发现,上面描述的所有东西,除了你的眼睛、牙齿等外,其他所有的各种物品,无一不是由某个公司来提供的。

公司早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根本离不开它,简直就像朝鲜人民离不开金太阳。 

2009年时,公司为全球81%的人口解决工作机会,构成了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制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公司,49个是国家,世界上有16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比不上沃尔玛公司,全球最大的10个公司的销售总额超过了世界上最小的100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来源:纪录片《公司的力量》)

按照不同的性质,可以粗略划分为三大类企业,分别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注:企业相对于公司而言内涵更为广泛,公司只是企业的其中一种重要形式)

(1)外资企业

这里的外资企业,主要是指一些优秀的欧美及日韩企业,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那种外资企业。

90年代的时候,外资企业可谓是光环笼罩啊,一提在外企工作,那可是羡煞旁人。近年来,随着国企发力和民企崛起,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慢慢褪去,光环也逐渐消失。

当然,即便在今天,外企仍然很有吸引力,对于求职者来说,依然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比较容易收获:

  • 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一方面,外企的工资水平在同行业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因为他们很多都处于产业链顶端或拥有专利权、定价权,所以利润高啊;另一方面,欧美企业福利还是比较注重的,尤其是欧洲的企业,当年TCL收购汤姆逊的时候,就是因为员工安置的问题受阻。

  •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机制:外企的办公环境一般都较好,管理相对成体系,规章制度健全,流程规范,也正因为如此,人际关系可能会相对简单些。此外,不少外企在员工职业发展与规划方面确实做得相对不错,有较为系统的培训和职业发展通道。

  • 专业形象与职业素养:有一个相对好的环境和机制,就我接触的外企工作的人来看,确实普遍在礼仪、形象、谈吐、沟通表达等专业形象和职业素养方面优于民企和国企。

  • 优秀的同事和优质的人脉:毕竟招聘的时候都是经过挑选进入的,门槛较高,同时素质普遍还不错,工作一段时间后也比较容易积累优质的人脉。

  • 个人品牌的塑造:进了外企,尤其是知名外企或者500强,循着既定的职业发展路径往上走,借助相关的资历、经验和title,更有利于个人品牌的塑造,反正普通人嘛,多半是容易被名头忽悠的。

外企肯定也有他可能的弊端,主要包括:

  • 成为一颗漂亮的螺丝钉:外企更多地依赖于制度和体系,个人的分工会相对较细,重要性就不那么凸显,“铁打的硬盘流水兵”嘛。当然,这点其实不光外企独有,很多大公司或发展成熟的企业都差不多。

  • 职场发展与晋升受限:既然是外企,总部多半都是在国外,所以即便在中国区做到老大,其实也不过是某个区域或分支机构负责人而已,多半是履行对总部的承接职能,严格来说其实履行的是“中层”的职能,具体如何则取决于公司总部的战略与管控机制。

(2)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顾名思义,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在其中有重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国有企业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家独有的,一般来说,国有企业多半是在一些基础性行业(邮政、交通运输等)和关键性行业(石油、金融等),比如美国邮政局和美国铁路公司,以及菲律宾土地银行和印度核能电力公司等都是国有的,不过在我们国家,国有企业涉及的范围远远不止于此。

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划分:

  • 一是按垄断与否,分为了垄断性国企和竞争性国企;

  • 二是按资产管理权限级别,分为了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

一般来说,在我们国家涉及到公用事业的行业都是垄断的,包括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石油、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我想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有稳定和巨额的收益,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并为国家创造收益,有钱了政权才更有经济保障啊;第二则是因为有些领域确实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经济效益较低,私人一般无力投资或者不愿投资,所以国家必须介入。

这两个原因的官方表述是——“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

当然,领导也不是吃素的,也知道不能让你一家独大,所以要搞那么两三家,让你们互相竞争,也便于控制啊,所以就成了垄断竞争,比如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

除了垄断性国企,还有竞争性国企,典型的包括中粮集团、宝钢集团、一汽集团等。相对而言,竞争性国企的政企分开更为彻底些,企业在自主经营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此外,国有企业还分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区别在于它们的资产一个是中央政府监督管理,另一个则是地方政府监督管理。

中央企业是强龙,地方国有企业则类似地头蛇。总体来说,肯定是龙更强大,但是到了地方,也可能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啊。

在我们国家,国企的力量有多强呢?我们通过一些数据就可以窥见:

  • 中国企业五百强前十名全部都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排行第一的华为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17位;

  • 2017中国企业500强中,27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榜,占比54.8%;

  • 这27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比71.83%;资产占比86.19%;净利润占比71.76%;纳税占比85.87%。

数据来源: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17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与之相对的时候美国的财富五百强企业中,耳熟能详的公司比如沃尔玛、苹果、亚马逊、微软等全部都是私营企业。

所以,国有企业在我们国家是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而且在可预期的将来,大型国企应该只会不断强化,因为我们的政策和目标是“理直气壮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政权、社会和经济稳定的基础。如果这些国有企业被私有化,按照苏联私有化的教训,中国经济必然会被少数经济寡头控制,人民利益受损,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社会经济稳定必然会受到严重挑战。”

来源:于晓华、魏昊,垄断性国有企业不需要也不能实行私有化,红旗文稿,2015.8

到这里,大家应该对国有企业有个比较清楚的认知和理解了,同时也能理解前面所讲的外企可能的瓶颈了吧。

国有企业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很强大,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起关键作用,排行靠前的巨无霸国企的营收都碾压一流民企,包括华为和BAT,这就使得在国企上班会相对稳定有保障。

第二,兼具经济、社会和政治三重作用。它不仅仅是个经济体,还承担着社会条件、国家宏观调控及稳定政权等作用,所以国企里的各种限制和条条框框会相对多。

第三,国家所有,而非私人所有。领导和管理者都只是企业的经营者,而非所有者。

由于复杂的体制机制,巨大的规模,以及不够清晰的产权机制,国有企业的人际关系相对复杂些,在里头要想生存发展好,业务能力固然不可少,人际关系、裙带关系也很重要,有时候甚至更重要。

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国有企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察言观色。当然,也需要根据具体岗位内容和性质来定,也有些纯技术或研究性岗位,业务技能也还是要过硬。

不过很多人对国企还是有误解的,虽说国企有种种关系的存在,但总体而言,国企的管理水平虽然比不上优秀的外企,但确实比民营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好不少。

而且,即便是有各种所谓关系的存在,但终归还是要踏踏实实干事的,领导也有绩效指标,也需要手底下有能够把事给做好、做出绩效的人啊。

(3)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指的是非外资的私营企业。

民营企业的问题在于:先天不足,后天乏力。

它既没有外企那种雄厚的资金,也没有国企那种强硬的背景,很多民企其实是在夹缝中生存,所以民企的最大特点主要表现为不规范、不稳定。

不规范

民营企业发展历史本来就不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你要养群鸡鸭拿去卖,那都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得割掉,个体经营,更是“投机倒把”,那可是要进大牢的。

再看看人家国外,那可是发展了几百年了,相差真的不是一点点。

所以,除了少部分优秀民营企业外,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运营是非常不规范的。战略方向不明、组织架构不清、岗位职责混乱、惩罚奖励机制也是问题重重。甚至在某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让你多干事的,绩效考核也还停留在打卡、扣钱的水平上,有些连五险一金都没有的,我甚至听说过奇葩的民营企业工资都还要员工去找发票报销才给发的。

你觉得可能会有所谓的培训体系和职业规划吗?!

所以,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很多东西可能都要自己摸索,这种平台确实会不利于我们的长远发展。

压力大、不稳定

中国每年“过劳死”有60多万人,加班常态化,工作压力大。

虽说国家有相关法律保障劳动者权利,可事实上,为了养家糊口的薪水,以及息息相关的前途和职业发展,很多员工选择“自愿加班”。

虽说不同组织类型都有这种情况,但无疑,在民营企业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的“996”上班时间——早9点、晚9点,一个礼拜上6天班。

我一个朋友,老王,在某东上班,约他出来吃顿饭真的都不容易,他给我说最近要连续加班九天,这都不止是996了,直接成感冒冲剂了(999)。

要说大公司工作时间长、任务紧、压力大,可人家好歹还算是相对有一个较好的福利待遇和工作保障。一些小型民营公司呢,大公司的毛病全都有,好处却一个捞不着,不但压力大,而且不稳定,朝不保夕。

有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5年;而在美国与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分别为8.2年、12.5年。

也不知道这个数据到底准不准确,不过我以前一个同学,两年内换了三个公司,原因很简单,公司要么破产倒闭要么被兼并。所以,他后来的领导得知这个情况后开玩笑说让他去应聘竞争对手,这样就可以不战而胜了。

除了不同组织性质之外,组织的规模与发展阶段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考虑到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总体而言相对稳定,所以这里主要指的是企业的规模与发展阶段。

二、企业规模

小公司好,还是大公司好,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有人说要小公司什么都学不到,有人则反驳大公司才是螺丝钉。

无疑,大小公司都有它的利弊:

  • 大公司一般都历经多年的发展,有着较为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有规范的运营流程及培训机制,能够让我们更快地适应职场;但它的缺点是,我们很可能是这个成熟运转体系的一各螺丝钉,很难真正理解公司的整体运作机制,所了解和应用的知识也相对有限。

  • 小公司呢,多半处于起步或成长阶段,灵活性比较强,有利于充分发挥你的才能,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公司的运转;但缺点在于,公司的专业化水平偏低,流程也不够规范,管理决策和行为都比较随意,甚至公司还都是朝不保夕。

真是个艰难的抉择啊,怎么办呢?

一般情况下,对于涉世不深,以及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我还是建议选择一个大点的公司。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求安稳的,而大公司一般历经多年发展,有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较为丰富的人脉、客户资源和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你进去之后有明显的平台优势,甚至是职业规划,或者即便今后跳槽,在大公司呆了之后也算是一个还不错的“镀金”。

不过,我还是觉得尽可能选择那些有内涵、有文化且有一支优秀团队的大公司。

假设你是那少数的有冲劲、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如果有好的机会,进入小公司其实也未尝不可。

但是,小公司应当是满足以下条件的:

  • 在一个有前景且较依赖于技术或能力的行业,否则没关系没背景可能会有各种障碍和限制

  • 有个很好的boss,自己能独当一面且知人善任;

  • 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一群人做有趣的、有价值的事。

小结:

前面的体制、行业、组织等,更多地是你在整个社会分工中的“位置”,是一个大的职业环境与平台。

在这个位置上,你需要一些“支点”,凭借这个“支点”来做某些事情,从而发挥某些影响,创造某些价值。

这个“支点”就是“岗位”或“职位”,从事的某些活动,则是具体的“职能”,许多类似的有关联的“岗位”和“职能”则构成了一个或一些“职业”。

下文我们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学专业与大厂
腾讯新闻
“月薪4000元=年入20万”,为何体制内的人习惯少报收入?
【职场指路】职位形同虚设,HR应该怎么办?
【各抒己见】领导力:普遍患病分类施治
应届生就业是去国企还是去民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