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党的制度建设需要重视惯例、案例与典范(简本)

党的制度建设需要重视惯例、案例与典范

刘海波

在党的制度建设中重视惯例、案例与典范,对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解决集中统一与积极主动的有机统一,长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极为重要的。党的制度建设不能完全满足于制定成文法规,并追求其内容之事无巨细,形式之整齐、逻辑之严密。我党的根本特点决定党的制度建设是很难甚至不可能完全成文立法化的。在党的制度建设中,同时要重视惯例、案例与典范。惯例侧重党组织本身的运转,案例侧重党的纪律和违纪处分方面,典范树立优秀党员与优秀集体的标杆。通过党纪案例试点、党史体例创新进行这方面探索。

一、党在决策与行动方面的根本特征及对于政治和治理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特征,在于政治决策是高度审议性的,而决策执行的过程中,依赖于其全息化组织的特点,而成功完成那些看起来两难的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的决策不是利益博弈和形式主义多数决。中国共产党的党委会,其实类似一个科学家评审或攻关团体,开会寻求的是客观正确的答案。中国共产党当然也有选举和投票,但是与现代竞争性民主政治的政治逻辑根本不同。此选举不是彼选举,此投票不是彼投票。前一种投票类似于在考试中解题寻求正确答案,投票者负有神圣的使命,要完成一件正确的事,是服务于客观正确的发现。对于一个科学攻关团体而言,其成员的德和才非常重要,而不是保证成员的一人一票权利就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考察中共党组织和党员在漫长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历史,中共并非是严酷机械纪律约束的秦国军队或中央集权官僚组织,而是接近于全息型组织。全息型组织,是基层具有和最高层同类型的思考方式,胸怀大局,或许思考能力差一些,但拥有接近现场的信息优势。这样组织的行动是高度统一又是高度灵活的结合。整个组织行动起来在每一天发生的事情,类似中央常委们拥有时空机,在一天的时间内跑遍全国(外部世界的一天在他们却是一年),详尽了解每个地方的情况,并亲自处理作出决策。因为和虚拟世界中常委亲自处理了所有事情一样,那么不可能再统一了;实际世界中,事情则是在千千万万基层组织胸怀大局临机处理,这又是不可能更灵活了。不理解上述这一点,就不能理解中共在漫长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创造的各种奇迹。如能够打游击战、运动战、分散开来建立根据地。中共军队最擅长的全军进行的运动战,是古今中外任何一支军队都难以做到的。运动战要求:作战的基层单位,能够基于战役甚至战略的全局要求,能散能聚,主动地灵活地进行战斗;在必要时候为了全局不惜自己部分的牺牲。

宪政通过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实现政治舞台上的每个群体利益不受损害(不在政治舞台上无法避免被损害)。中国政治不是靠被动性主体的趋利避害本能来决策和纠错,而是依赖中国共产党的自主性反思能力。

宪政划定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界限,保护地方的自治自主权利。中共靠组织的全息化特点解决高度统一和高度机断灵活的有机统一问题。只要基于党的事业的大局,基于人民的根本和长远的利益,地方党委乃至基层党组织,行动的范围可以非常广大,远远超过西方的地方政府;但是,如果是损害党的事业大局,追求狭隘个人或小集团私利,也无法逃避到固定权力或权利的空间里辩解和不受惩罚。

宪政建设公民社会,树立各社团权利和自治领域。党的全息型组织的特点,中共靠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凝结核和战斗堡垒,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设诸群团组织、村社、社区、协会等等,在各类群众组织社会组织中发挥领导和带头作用。这样,以既得各类组织切近具体主动性灵活性之便,又得各类组织不失控配合全国全省全县之利。

中国共产党通过远大理想和组织的规则纪律造成一个审议性组织(侧重于决策方面)和全息型组织(侧重于行动方面),不靠制约平衡的机械安排和一人一票的形式合法性决定政策,然后通过一个或多个理性化行政官僚组织执行政策。此种政治模式较西方宪政民主具有先进性。经典的政治与治理问题:政治决策、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与社会,在中共那里都获得了比宪政民主不同的但更好的解决办法。

二、保持和发扬党的根本特征需要重视惯例、案例与典范

要保持党的根本特征,党规党纪只能是包括但绝对不能仅仅限于成文规则。特别要避免将党混同于典型的中央集权制行政官僚组织。

依赖事先制定的成文的完备严密细致的法条,是行政官僚组织的特点。靠严密的细致的成文法条治党,如果再加上法无明文不为非的思想,有使党成为官僚行政组织或秦律军队的危险。人类立法规范行为的一般性特点,往往规定越多,空子越多。如果靠降低行为选择的空间和复杂程度来解决规则漏洞,则只能出现仅能完成简单任务的高度集权型官僚机器。

中国共产党的特征要求党员和党组织保持党的团结统一中择善固执,要求胸怀大局服从大局中发挥积极主动创造性,要求在实践中追求实质正确而非形式合法的。

中共是高度统一但非是党员机械服从,既要反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又要反对奴隶主义。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但不可能是冒顿单于约束其手下那样的机械纪律。党纪,比较其他领域的规则,因此更需要是分类的体系,如需要具体案例区分何为积极的机断专行,对党负责;何为消极的机断专行,闹独立性和山头利益。对于机会主义和假积极,党纪案例在于事后基于大局和长远利益奖惩,事前要充分发挥现场人员的决策自主和主观能动性。

党的制度建设首先是如何发现、提炼和发展党的规矩问题,发现和阐释比制定是更重要的制度建设关键词。党规党纪只能是包括但绝对不能仅仅限于成文规则,党的全部历史和传统都是党规党纪惯例和案例的渊源。党的制度建设,离不开历史,离不开历史和现实中的活生生的惯例、案例和典范的累积、总结和提炼。源头活水不可断,立规没有终止惯例和案例的形成和累积过程。

三、在制度建设中如何重视惯例、案例和典范

通过党纪案例与创新党史体例,在党的制度建设中引入惯例、案例与典范。

现实中党纪的执行建议可以试点引入案例的方式,例如吸收资深模范党员参加党纪评议团和讨论,进行党员党纪处分的决定,以案件到案件的方式,发展出党纪的案例纪律,补充成文规则。

一般党史概括的论述和注释理论多,具体、丰富、生动的历史事实和人物活动少。创新党史体例,则中国传统史学,大有可借鉴者。中国传统史学体例,有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典章制度史等,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获得更丰富更全面的表达。

中国历史编撰体例又有典章制度史或政书的重要门类。党史吸收古代政书和现代制度史体例,史学方法与法学方法相结合,一个重点在于惯例的发现、总结、提炼、重新宣示。惯例的制度硬度也许不如成文规则,但是至少是成文规则的补充。

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传的内容将是无比丰富,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也是无比精彩甚至充满传奇的。这其中,会有大量典范。党组织和党员对自身是高要求的,不能满足于仅做合格的组织和党员,典范的树立也因此是制度建设的一个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领导干部理应成为自觉遵守党规党纪的典范
“铁规矩”还需“硬执行”
党员必须知道的50个新名词
做“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党员干部
用法治保障制度优势充分发挥
中国商飞公司门户网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