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熊玲: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吗?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人格发展有很重要的关系。


    我有位来访者,一位19岁的男生,由他母亲陪着来做心理咨询。母亲显得泼辣、能干,她催促孩子“快去,好好跟老师谈谈”。孩子毫无表情,不置可否。着急的母亲干脆把儿子叫到休息室等着,然后她开始对心理老师滔滔不绝:“我儿子患抑郁症都5年了,吃了不少的药还是这样子。他从小胆子就特别小,一点不像他爸。小学6年级时曾被同学用脚把他一根肋骨踹断,他居然闷着几天不说,疼得没办法,才被我们发现。我气死了,狠狠骂他没用的东西……”我询问了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她似乎有所反省的样子说道:“也许是我们家长对他太严厉了,很少给他自由。他出生以后,我就视他为我的生命一样细心呵护,生怕他饿了、冻了,生怕他在外面受到一丁点伤害。我教他千万不要跟别的孩子打架、不要去惹事生非。从上幼儿园到小学3年级,都是我接送他。他的饮食、作息、活动都是很有规律的。10岁以前他非常乖巧、听话,上初中后突然变得沉静起来,寡言少语,不爱活动……”
 

    从母亲讲述的内容足以让我们感到:孩子的抑郁症是她一手“造”出来的。母爱让孩子在心理发育的关键期,经历的是剥夺体验或丧失体验,使他自我发展的本能内驱力受到了阻碍。


 
    上面这种案例在许多家庭都可以看到,成人在开始教育孩子时,便教育孩子种种根本不属于“他的”感觉,比如教儿童要热情、主动地“喊人”,要儿童守规矩、不要弄脏衣服、不要去有风险的地方。孩子有哭闹、逆反行为时,通常情况下会听到“不许哭!”“你咋这么不听话?!”“你才多大,脾气就这么犟”!如果孩子抱怨学习太烦人,父母多半会教导孩子学习有多么重要。我们很少看到,父母在孩子闹别扭时这样面对孩子:“孩子,看来你心理有委曲或有怨气。过来,讲给妈妈听听”。父母如果这样做到,孩子的情绪之门便是打开着的。
 
    可是,在我们的文化中,教育的结果经常是消除自发性,用成人的感觉、思想和希望,来代替被教育者的心理行为。而最早使儿童受压抑的感觉之一是敌意与厌烦。孩子要取悦于大人、获得更多的爱,或者要避免大人的疏远、责怪、惩罚等,就意味着顺从大人意志做一个乖孩子。开始,儿童是不再表示出他们的感觉,最后,他根本就放弃了这种感觉。儿童跟着成人,慢慢学会了用掩饰自己、抑制不满等方法来挽救或维护友谊。这样一来,孩子控制了自己的感觉而在服从他人的感觉中成长,那么,他自我发展的本能内驱力就被停留。这种本能若始终未开发,他就可能是一个精神发育迟滞的人。就像孩子的智力,若是从小就不教他说话、识字,长大后他就是一个白痴。
 

    精神分析治疗家卡伦·霍妮在考察大多数神经症患者的儿童期时发现,这些人的共同特性就是有一种滋生神经症的病态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描述为:由于父母的神经症状态而不能给孩子真正的关爱;父母的某些行为与态度——如过渡控制和溺爱,造成儿童的挫折、无助与依赖。如果用客体关系心理学与早期依恋理论来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敏感而缺乏自信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客体关系与早期依恋理论指出,人格的组织和建立是内化的结果。内化是一个心理过程。如果儿童早期的客体是坏客体(比如惩罚性或控制性父母),儿童将他环境中坏的规则性互动和特征,转化为他内部的规则和特征。环境中坏的互动和特征可以理解为卡伦·霍尼考察的儿童病态环境,即由于父母的神经症人格,而对婴幼儿的各种漠视、恐吓、过渡保护、过渡限制和惩罚等。这种病态环境的依恋关系,通过内化作用形成了儿童今后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无助、强烈的自我中心和依赖。在任何冲突或风险性情境中,他会自然回避,不敢表达、不敢正常反击;在具有吸引力但需要一定能力才能获得的事务面前,会茫然不知所措。从而逐渐形成回避矛盾、抑制愿望、情绪的极端化等个性特征。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熊玲相关文章:

熊玲:当情理分裂时

熊玲:有关精神悖论的感想:完美的缺陷

熊玲:爱在恨的关系里(上)

熊玲:爱在恨的关系里(下)

熊玲:被我们忽视的需求

熊玲:有关精神悖论的感想:因果共生

熊玲:向感觉问真相

熊玲:解读婚后焦虑、产后抑郁

熊玲:母爱,我不想要

熊玲:文字,我爱你

熊玲:自我分裂的后面(上)

熊玲:自我分裂的后面(下)

熊玲:有感《读“传统与个人才能”有感》

熊玲:人为什么受不了亲人受苦?

小小:对神经症的解读

熊玲:亲密关系,谁是纽带谁是杀手

熊玲:被背叛之后

熊玲:《虎妈猫爸》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熊玲:评价的暴力性

熊玲:有多少婚姻毁于了解(1)

熊玲:有多少婚姻毁于了解(2)

熊玲:有种感觉叫“谁治疗谁说不清楚”

熊玲:解读“无聊综合症”

熊玲:乖孩子的三张脸(上)

熊玲:乖孩子的三张脸(下)

熊玲:可恨的爱熊玲:电视剧《离婚律师》的人格面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和人生
熊玲:神经症的自我论
家庭结构和人格面具
温尼科特理论的客体关系理论之“真我与假我”
儿童抑郁丨缠绕着孩子们的大黑狗
没有教不好的熊孩子,合格家长要知道这40条孩子教养礼仪,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