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说“东南互保”后,大清已名存实亡?

公元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宣布退位,从这一天起清朝正式灭亡。风雨飘摇的大清宛如一栋房屋,尽管外表苦撑到了最后,但内部实际上早在十年前就已经腐朽坍塌。1900年6月21日,借口义和团伤害侨民,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而面对西方列强的联合进攻,随后慈禧做出了一个极不明智的决定,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匈帝国等11个国家同时宣战。结局自然没有任何悬念,清朝一败涂地。

图-清朝都城北京位置

为避免遭到洋人清算,慈禧仓皇西逃,同时朝廷发出敕令,要求东南各省北上勤王。然而无论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还是两江总督刘坤一都置若罔闻,仿佛朝廷的生死与他们毫无瓜葛。此刻慈禧彻底绝望了,她明白东南各省拒不奉诏意味着清廷权威的荡然无存,即使自己能够侥幸返回京城,只怕大清也再不是以前的大清。一年之后,清朝谈判团与列强达成协议,赔款、道歉……这便是历史上的《辛丑条约》。

历经劫后余生的慈禧不免有些苍凉,局势为什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而如果将时间回溯到宣战之前,或许她会明白“主和派”们的担忧和顾虑。同时向11个国家宣战是一个多么荒唐和没有理性的决定,仅仅在五年之前清朝就在甲午战争当中负于日本,如今面对包括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和奥匈在内的11个国家,宣战几乎等同于自杀。

当清廷将宣战诏书通过电报晓谕各省的时候,邮政大臣盛宣怀深感关系重大,于是第一时间将消息扣下,然后征询李鸿章的意见。李鸿章惊讶之余很快拿定主意,那就是认定该诏书系“伪造”,然后串联东南各省对朝廷的诏令置之不理。诚然,这些封疆大吏们还是在乱世当中保持了少有的清醒,如果他们跟随响应朝廷的决定的话,只怕东南一隅也免不了生灵涂炭。

图-参加和支持东南互保的区域

既然左右不了慈禧的决断,那就力保东南半壁江山无虞好了,于是东南各省的督抚们私自与列强达成协议,东南省份不参与朝廷对洋人的“清剿”,洋人则保证东南各省的安全,这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东南互保约款》。如此一来,战事变成了清朝北方与11国的战争,也难怪日本史学界会将其称为“清北战争”。失去了南方的支持,朝廷陨落的速度更快,慈禧西逃的样子也就更狼狈,当然她对南方督抚们的恨意也就更浓,但她又能怎么办呢?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太后顺利返回京师,然而面对已然名存实亡的大清朝廷,慈禧只能违心地下令对东南各省进行表彰。事后盛宣怀赏加太子少保衔,刘坤一被封一等男爵,其余督抚均有不同封赏,这是既定现实下的无奈之举,也是清廷得以苟延残喘的智慧。尽管慈禧明知道东南督抚们在朝廷危难之际作壁上观,更有甚者大家公推李鸿章为清朝灭亡后的“总统”,但这些她都只能装作不知道。

图-俯瞰故宫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大清正式寿终正寝。其实正如后人评价所言:大清在十年前就已经死了,但是十年后才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国联军侵华,李鸿章、张之洞对慈禧见死不救!为何没受到追究?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召集各省勤王,张之洞等人为何拒不执行?
东南互保,拒不奉诏!大清帝国的汉官,终于硬气了一回
被误解的东南互保,你认为是反叛,朝廷却把它看作政绩和谋略
慈禧命地方督抚勤王,李鸿章为何敢说“恕不奉诏”? | 循迹晓讲
如果清朝不亡:清朝将保全领土,还是会继续缩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