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的“多”和“少”(三)
语文的“多”和“少”(三)

9、野外生活少了,教室生活多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也不单单是语文学科)需要生活,生活是指大自然,社会实践,家庭。单以“大自然”为例,我们都会记得鲁迅先生为我们描绘的百草园的美丽,刘白羽为我们抒写的长江三峡的壮丽,碧野为我们绘出的天山的瑰丽等等,这一切没有亲临大自然是不可能写出的!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还有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为学生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如今,学生春游、秋游成为奢侈,有关部门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生命的好心下发出通知;家长、社会对出现的一些正常问题,在处理上不依不扰,把责任全都推给学校;有一些网络、报刊的不负责的报道为之推波助澜。学校不单春游秋游取消,连一些运动项目也不敢开展。学生只好“圈养”,用一句俗话概括“罐养王八”。我们应该学学日本的中学教育,上个世纪末那场中日夏令营较量,大家都不会忘记。人毕竟是自然的一部分,古人的“天人合一”早就告诉我们,人不能脱离大自然。孔子说,人的学问是从识开始,认识花鸟鱼虫,日月星辰等玩五。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更是告诉我们,大自然是一本无字书!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的将来,用理智去爱孩子,让孩子回到大自然吧!

10、字、词、句教学少了,文本解读多了。过去语文教学讲究“语、修、逻、文”“文”的地位不高,一讲语文就是题目、作者、背景、字、词、划分段落、概括段义、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篇篇如此,形成套路,文学欣赏很少。如今课堂,文本解读多了,再加上借助网络的信息优势,老师的解读,学生的解读,百花齐放,解读多了,自己的独特解读很少。文本教学,对字词句就忽略,或是干脆放弃。其实,这是一种“缘木求鱼”的做法,脱离了 “本”,离开具体而搞“空中楼阁”。我见过很多公开课,教师离开文本,口若悬河,学生的解读也是离开具体语言环境,任意飞扬。许多文章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体现在一些精妙的语句。例如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开头有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黛玉在临死之前哪句“宝玉,你好很……”。文本教学要抓“本”,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石,抓住文本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例如,《项链》抓住“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就能更加准确理解玛蒂尔德的人物命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抓住一个“紧”,《失街亭》抓一个“失”字,《长恨歌》抓一个“长”字,《荷塘月色》抓“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和两个“忽然”《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抓一“怒”字。还有鲁迅的作品,更要好好抓住“字词句”。

11、琅琅读书声少了,作业篇子练习多了。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就针对当时的语文教学一语中的地指出:“现在的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这种重分析解读轻朗读的状况,在新课改实践的今天,仍然没有多大改观。于漪老师曾批判过,不闻校园琅琅读书声,只见作业练习题如海。我们在早读课、课堂上已经很少听到学生琅琅的读书声。真是羡慕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绘的读书情景。在新课改实践的今天,怎么强调并实施诵读都不过分。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之法,每学一篇课文,尤其是散文诗歌古文更需要大力提倡阅读。唐江澎讲,诵读是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而且诵读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古代人是很讲究“诵”“歌”“吟”“唱”的。诵读不仅是感受、理解文本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美感与气质的熏陶。韩军老师的朗诵就极其感动人,赵谦翔老师,唐江澎老师的诗朗诵就极为澎湃。别忘了,我们学习的是汉语文,让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与小鸟欢快的鸣唱声一起在校园飘荡!多一些琅琅读书声,少一些作业篇子。

12、文学阅读教学,“究本”的少了,无效拓展的多了。文本是师生交流学习的平台,是展示师生才华的平台。文本作为一种资源,要充分利用资源,师、生、本,零距离接触。在实际教学中,远离文本,脱离文本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师的讲解,基于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对各种资料的占有,而学生和文本有距离,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离文本就越来越远,课堂变成教师“满堂灌”的战场。教师不能离开文本而品评赏析,有的涉及文本也是蜻蜓点水。《边城》里,“祖父就问,翠翠就不回答”老师就是问,学生就是不回答,冷场!“明明白白我的心,就是不告诉你”仅仅是学生的腼腆?不是,是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没有从文本出发,没有有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的。“究本”就是挖掘文本精华。有的教师挖掘不到文本的精华,忘记文本中的精华,或是抓不准文本的精华。文学阅读教学要抓住精华,还要讲清精华。走进不要浅,走出不要远。缺乏文化意味,文本的文化内涵,连最通俗的文化现象没有涉及。肤浅,浮躁,不扎实,缺少“语文味”。为了追求表面形式而忽略语文内涵,浓妆艳抹失去原样。比如教《边城》时,有的教师不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熟知程度,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大谈爱情、友情、祖孙情。对文本,先入为主,没有学生对文本感悟是不能任意拔高的。要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文化”层次。《陈焕生上城》作家处于当时的社会转型期,但始终抓住了人性的主题,写出了社会转型在人性层面造成的震撼。正因为这样,它的认识意义是独特的。陈焕生所具有的弱点是人性的弱点,不单单是农民具有的,入世之后,我们在发达国家面前,难道我们不是陈焕生吗?

 “究本”不等于教师代替学生解读文本。教师知道的不等于学生知道,教师给得出结论不如学生得出结论。所以要引导学生看文本,从文本读出问题,解决问题。《林戴玉进贾府》细节欣赏,好,好在哪里?节选文本与原著的关系,如何拓展?不能忽略文本而拓展太广,否则,学生不占有材料,空洞无物。教师占有不等于学生占有。《边城》情歌的美,有些脱离文本,节选文章还应始终关注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语言入手,不能离开文本。《智取生辰纲》智取的条件——天时、地利、人和,如何智取?这些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得出,要相信学生能得出。文本离学生远的,怎么办?用现实对比,一进一出,找到现实与文本的共同点。

文学阅读教学不是不需要拓展,而是需要服务于文本教学的主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有“信度”的拓展;需要根据课堂教学重点、抓住文本关键词语、适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拓展;需要切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拓展。 

13、介绍作者、背景少了。过去上语文课,教师上来就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介绍,形成套路,成为新八股,学生不喜欢;如今,作者介绍、历史背景,基本没啦,大都让学生网络查询,学生大多是无的放矢。课堂教学,倒是直奔主题。实际上,文本作者,历史背景(特别是文学作品、古文)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者关系着写作风格,作者的个性;时代背景的内涵包括时代概述,历史背景,本时代的文学概貌。文学作品教学是离不开时代背景的。越是文学名著,越是超越时代的作品,就越应该好好关注,那种认为可以脱离时代,超越时代作品的观点是不妥的,做法也不对的。教材选用的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作家深深扎根于时代的土壤之中,他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能够从作品中看到历史前进的足迹。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还有一点就是有“人性的东西”比如“爱”。介绍时代背景还能体现文学参与时代变革,反映时代风貌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把作品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要讲究方法,如何有效运用“作者、时代背景”这些知识,我认为,要因教者的习惯,更要根据作者、文本,可以在开篇旗帜鲜明简明扼要介绍,也可以相机介绍,在学习文本中,在学习完文本后。总之,介绍为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决不能喧宾夺主。

14、共性教学少了,“个性化”的多了。语文教学首先需要的是共性,这里指学科的共性,每一课的最基本的,不同类型课的基本模式,也就是大家常常讲的“集体备课”。对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抓常规教学,学习教学基本模式应该是重点。在共性的基础上,才是教学的个性化,突破常规模式,进行创新,充分展现个人教学魅力,形成个人风格。相对语文教师来说,追求个性化教学应该有一个教学年限,我个人认为,至少在十年以上。没有十年的苦学苦练,不会有形成个性的基础。因为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内容博大精深,时代性强,所以,年轻教师不宜过早确立个性目标。语文名师都“晚熟”。新课改后,教师参加新课程热情高涨,投入积极,语文学科更是前锋,有些年轻教师或是中年教师,为了过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忽视了教学的共性,过分张扬所谓的“个性”,使语文教学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5、“听”自己的课少,听别人的课多。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通常就是先拜师学艺,通过拜师傅,听师傅课,让师傅指导。实录师傅上课过程,好一些的还上网查阅资料,最后集中精力写成详细的教案。这一切都是必要的,但是,上好一堂课,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他还需要课堂的师生变化过程。教师备课是静态的,上课学生是动态的,尤其是课堂过程是课堂教学最实质的东西,最关键的环节。它同课前的教师备课,课后的作业、习题的处理,共同构成课堂教学研究的整体。在具体的教学中,人们把研究重点都放在课前和课后,忽视课程过程的研究。有的课改专家把教学后对课堂过程的记录、反思,称之为“教历”或是“教学后记”。这种做法是新课程专家大力提倡的,“教历”与教案不一样,它是在上完课之后对自己教学过程及课堂上发生的事件,进行回顾和总结,是对自己的教案及课堂教学的反思、追问及记录。这是将新课程理念内化为教师教学行为的最重要的方法,我们可以从最细小的课堂细节开始做研究,把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体现教育思想记录下来,就如同医生写病历一样,对每一节课进行诊断。坚持积累下来,及时整理,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很大帮助,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很大价值。这些更是一笔财富。如何做哪?可以在课期间,及时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没有录音录像设备的,这种方法很实用),课后再对记录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可以用录音机把自己的课堂过程录下来,课后重放,有针对性整理分析、反思;有条件的还可以用摄像机了下来(这种方法最好,更能看到教学细节)。 

16、语文课“感动”的少了,质疑的多了。语文是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类情感;而情感教育也正是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新课程为我们提供的大好舞台,可是,情感教学不如人意,现在的学生不太容易被感动,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学生不细细体味作者内心的爱的情感,却苛责文中的父亲横穿铁路不遵守交通规则;学习鲁迅的《祝福》学生不去理解一位母亲失去爱子的那种撕心裂肺的感受,而是读“阿毛,阿毛”时大笑。曾有一位老教师在教此课时,老教师在台上讲得老泪纵横,学生在台下无动于衷。这种“情感窒息”症结在哪?可能是我们离文本很远,也可能是学生的原因,还可能是时代(科技文明)带来的情感枯竭症,我想大部分原因还是在于教师。首先,教师感动没感动,其次是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如何去渲染气氛。我曾经亲自听过韩军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不是看光盘录像)韩军老师眼中含泪,曾借转身之机拭泪,我也控制不住,用听课本挡住脸偷偷拭去泪水,学生和其他听课的老师也有垂首拭泪者。课后分析,为何众多者落泪?一是作者选用的朗诵背景音乐好,二是作者朗诵技巧高超,更重要的是教者深深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找到人类最动人心的情感——母爱。哪个人没有母亲?哪个人没受到过母爱的沐浴?教者找到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宏大共鸣,所以我们会被感动,会被引导想到自己的母亲,会被感动得流泪。还有一次是听唐江澎老师的课《鉴赏朦胧诗》,当鉴赏到臧克家《老马》时,唐老师见学生无动于衷,便施展开他的引导方法,对学生说,“把老马当作自己的老爸,再想想。”有位女学生沉思片刻站起来说,“自己的老爸,是一位下岗工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照顾好家庭,又要不断找工作,老爸就像一匹不知疲惫的老马,上中学的我就是老爸眼里飘来的一道鞭影……”学生说着说就哽咽,我在台下,也想到我在乡下将近八十的老父亲还在劳作,也不禁流下眼泪。新课程强调“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因此,教是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世界,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即使文本在时间上离我们很远,只要我们能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内核,就一定会把情感教学做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12篇
评课用语
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
简简单单教语文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情智语文 (一)
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