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一、阅读理解题的选材与命题特点

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在阅读理解方面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根据短文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图与态度等方面的能力。

1.       对语篇领悟能力的检测仍是高考的重点和基本点

2.       选材更趋多样化、现代化和生活化,突显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特点

3.       适当降低读速及难度要求,提高试题的信息含量,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4.       阅读材料更趋于原汁原味,设问方式更加深入

二、阅读理解题答案与干扰项关系的分析
正确的选项往往是命题人员把阅读材料的内容或信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再现出来。一般而言,答案项的设置有以下几种方法:(1) 选用原文中的词句;(2) 使用原文词句的同义词或相似结构;(3) 使用原文词句的反义词或相反结构;(4) 答案项是对生词、长句或难旬的解释;(5) 答案项是对原文词句或段落的归纳、

推理或演绎;(6) 使用原文的上下义结构,如用科学涵盖计算机、航天、发明、电子等概念。

干扰项的设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张冠李戴2. 偷梁换柱3. 无中生有4. 以偏概全

三、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总体思路是:单句人手。语篇突破,着眼整体,归纳推断。一般有以下两种阅读顺序(PPassageQQuestion)

(1) P—Q—P
:即先看文章,后看问题,再通过阅读文章来解答问题。这是考生常用的按部就班的阅读方式。其特点是有利于考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态度。但采用这种阅读方式的考生往往阅读速度较慢,因此难以在阅读时积极主动地预测文章内容。

(2) Q—P—Q
:即先将问题看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最后答题。其特点是针对性强,节省答题时间,比较适用于解答事实性和细节性的问题,但是解答主旨性和推断性问题的效果不明显。

常用的解题技巧有以下几种:
1.
正选法与排除法

(1) 如果干扰项明显与文章相矛盾,即为,可以直接排除。
(2)
如果干扰项与文章内容不矛盾,但在原文中没有依据,这种脱离原文的的选项也可以排除。

(3)
有些干扰项似乎很有道理,文中也能找到相关的依据,但它并不能完全满足题目的要求,未能以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维模式为出发点,未能充分体现严谨性和最大的合理性,这种虽没错但不是最佳答案的选项也可以排除。

2. 定位法与跳读法
定位法即根据题干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直接从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即定位),然后进行比较和分析(尤其要注意一些同义转换),从而找出正确答案。跳读法即根据题干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跳读原文,并找到相关的句子(有时可能是几个句子)或段落,然后进行分析和推理等,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3. 画图与列表法

4. 概括法与推理法
概括法指根据所读材料概括文章主题、要点、标题和中心思想等;而推理法则指根据所读材料的字面意思,通过语篇的逻辑关系以及各个细节的信息和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意,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5. 常识法与背景法
常识法是考生利用已有的常识进行识别和判断的方法。背景法与常识法相似,指考生充分运用所读材料的信息答题。

四、备考建议
1.
理解与速度

考生要处理好理解与速度的关系。答题时要力求情绪平稳,不要一味追求速度而影响理解的准确性;不要拘泥于一词一句的理解;不要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反复读,影响阅读速度。比较好的阅读方法是边看边想边理解。遇到生词或看不懂的地方先做个记号,继续看下去,因为一些疑难点往往会在下文中得到解决。

2. 阅读训练方式
在训练方式方面要力求多样化。常见的阅读训练方式有:掠读、寻读、精读和泛读等。

3. 生词处理
(1)
根据生词前后词汇的意思或整个句子的意思来猜测生词。

(2)根据语法知识和标点符号来猜测生词。

(3) 根据说明词义的定语从句来猜测生词。

(4) 根据已知事实细节来猜测生词。

(5) 学会只猜测生词的大概意思,而不必追求其准确含义。

(6) 运用构词法判断生词的词义,也是提高阅读速度的一种技巧。考生可以通过已知的
词缀(包括前缀和后缀)和词根就能猜测生词的含义。

4. 利用信号词进行预测和推测

在利用信号词进行预测时,考生还需注意以下三点:
(1)
遇到预示前后内容相同或相近,或者补充说明的信号词时,可以适当加快阅读速度,或借此推测生词的词义。

(2)
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实词可以帮助考生确定文章的主旨大意。

(3)
出现代词I, we, my, our, 转折词but, however, yet,情态动词must, should, ought to, 连词although, though。其后所述内容与刚提到的内容相反,或暗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号词时,要放慢阅读速度,因为其附近的信息往往是命题和答题的主要线索或依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语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4种常考题型 5个解题技巧,保底36分!
四六级阅读理解技巧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要掌握三大技巧,杜绝“八忌”
《最新雅思阅读胜经--平行阅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