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老师应重视课外阅读的人文导向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拓展自己的视野,才能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和审美情趣,才能“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与课内阅读相比,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

课外阅读仿佛是一片五彩缤纷的辽阔原野,每个学生都喜欢徜徉其中,但辽阔的原野有鲜花绿树,也有毒菇腐木,课外读物有精华,也有糟粕。如果不加选择地、随意地阅读这些作品,不进行正确的引导,笔者认为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会有很大的危害。

那么我们语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高效地、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一、引导学生好读书。

课外阅读重要,重视课外阅读已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但如果把读书作为应试的手段,仅为了扩大阅读量,提高答题技巧,争取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那么,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一定会大打折扣,从心理上拒绝甚至排斥课外阅读。所以,我们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笔者从以下两方面作了有益尝试:

一是从理性上了解阅读的功能和价值。阅读对一个学生来说,至少有四方面的作用。(1)使人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开心处开怀大笑,伤心处黯然神伤,激奋处拍案而起……(2)使人获得新知。据专家测定,一个人约80%的知识靠阅读获得,只有约20%的知识是靠亲身实践得来的。吕叔湘老师曾经现身说法:“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老师课堂上讲的占有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3)陶冶情操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它可以使人行为得体,谈吐高雅。同时阅读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刍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4)提高说和写的能力。读与说、写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读是说、写的基础;说、写是读的升华,并又反过来影响读。好多学生说的、写的干瘪瘪,毫无文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阅读量太小,肚子里没货。只有做到“厚积”,才有可能“薄发”。

二是从感性上去体会阅读的好处。可以通过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演讲活动,故事会,课本剧表演,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等。知识竞赛中参赛双方学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拉拉队则群情激昂;故事会时,台上声情并茂,台下鸦雀无声;课本剧表演中学生的表情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时喜时怒,时乐时悲;读书笔记展评时,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到别人的欣赏与肯定时,则是豪情满怀,激动万分。这些活动会使学生阅读兴趣倍增,使他们由不愿意读书到如饥似渴地读书,由不愿意动笔到情不自禁地创作,由不善言谈到滔滔不绝地讲述,由不愿意参与到按捺不住地表演。这些变化都源于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培养。

笔者曾经布置过一份语文暑假作业——主编一本自己心爱的杂志,篇数20篇。这份作业不同以往,实践证明好处巨大:一、激活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这份不一样的作业,开启了他们的读书情结,激活了他们读书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欣赏美文,甄别优劣,在情不自禁中翻阅了大量的文字,在浩如烟海的书山文海中精挑细选,在选编的过程中,发现一篇美文,居然可以欢喜雀跃。二、在阅读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虽然只是区区20篇,却使他们在深刻阅读研究中,广泛的搜寻,上网查阅,书城蹲坐,电话咨询,广泛征求,阅读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急剧上升,这不仅仅是积累了素材,更重要的是间接积累了不少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和感受,在当下中学生题山题海中,是难得色香味俱全的精神大餐!三、为语文素养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选文体现语文素养和品味,栏目设计体现取舍组合驾驭语言的水准,让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概括分类,栏目设计,刊名命名,装帧美术,页码设置,序言的写作,撰写推荐词,无不是语文能力的彰显。四、享受到了艰辛后成功的乐趣。看到自己的努力付出,成就了一本杂志,得到同学的称赞,老师的认同,看到同学爱不释手的翻阅,心里有一种甜蜜的东西在奔涌。作业的过程给他们创造了乐趣,作业的成果给他们带来了快意。对他们人文素养的培养真正是做到了“润物细无声”了。

总之,课外阅读是学生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教学从教到不教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一旦形成,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思想所带来的效应远远不是我们单纯的语文教学所能达到的。

二、引导学生读好书

我们可以按照新课标推荐的一批优秀书籍的书目,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关注时下流行的学生所喜爱的书,教师通过超前阅读及时了解信息,把握书的内容,再通过筛选、甄别,可能会发现其中一些好书,这样可以有目的地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比如,郁秀的《花季??雨季》,作品比较全面、真实地描绘了学生生活,刻画了许多富有个性、富有进取心、积极向上的人物,值得学生阅读。另外,有些书,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哪些内容可取需要学习,哪些内容不可取需要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比如,学生阅读韩寒的《三重门》,其中有许多是对学校教育不满情绪的宣泄,教师如不加以引导,学生良莠不辨,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

三、引导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辅相承,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课外阅读与课内指导相结合,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学会读书。

1、抓文体选读课外读物。

    《春》《夏》都是文质兼美的散文,学完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领悟这些文章从美的景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的方法。然后,推荐学生阅读相同文体的《背影》、《荷塘月色》、《小桔灯》、《长江三峡》、《雨中登泰山》、《三峡之秋》等,也可以回去查阅其它的散文或散文诗。这样学生就会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达到了进一步了解和巩固散文的特点、积累优美凝练的散文语言、增强文化底蕴的目的。

    2、抓作者阅读系列作品。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维克多·雨果。在预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抓住作者这一条线去查阅与作者有关的资料:(1)介绍作者生平的文章,了解作者成长历程;(2)阅读作者的作品,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等;(3)查阅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像本文,还可以让学生重温《泰坦尼克号》中的沉船片段,以加深对沉船时混乱局面的印象,进而对哈尔威船长的高大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查到资料后,先自己认真阅读,然后互相交换阅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以加深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更是达到了课内外相得益彰的效果。

    3、抓课文内容阅读相关文章。

    根据课文内容到课外查找读物或弥补课文的空白,或解释课文疑难,或延伸课文内容等,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如学习《斜塔上的实验》,学生产生了许多想法和好奇心:(1)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那两个实验我也要做一下。(2)一根羽毛和一颗炮弹真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3)关于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具体内容?等。学生查阅资料后就会了解许多有关物理、天文学知识并对伽利略这位“近代科学之父”不轻信权威、矢志探索科学的奉献精神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不仅扩大了知识面,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培养两个习惯,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一是养成边读书边动笔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是自己的书,可在书上划出重要句段、写评注。如果是借来的书,提倡写读书笔记。可以是编提纲,也可以写创造想象型的读书笔记,最多的还是写心得体会的读后感。二是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学而不思则惘。”学成于思,边读边思,读书才能有所进益。如果只看字面的意思,只了解故事情节,就不能完整地领会作者的意图,不能体会到蕴藏在文章深处的东西,人文素养就得不到培养了。

现在的书浩如烟海,即使其中仅有极少的一部分适合中学生阅读,这个数量也够大的了。限于中学生理解能力、时间等原因,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以上方法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泛读与精读的问题。培根说过:“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地读。”以上方法可以让我们做到重点突出,即课内文章精读,“通读、细读,反复地读”,同时以课内带课外泛读,或“浅尝”,或“吞咽”,或“知其梗概”,做到涉猎广泛,并达到一定的阅读量。一般情况下,长篇巨著及一般的文章可泛读,而文质兼美的千字文和古典诗词则要精读。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相信我们只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多读书,引导他们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指日可待。

附参考书目

《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著)、《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儒敏谈读书》读书摘录
【统编语文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举隅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多味阅读成就语文素养
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习惯培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