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华:痛风的中医辨症思路和理法概要,痛风必读!

因为痛风病症的复杂性,中医对于痛风的病因和病机有着不同的说法,在方剂上也有不同的用法。尽管在治疗思路上尚未完全统一,但这并不妨碍中医在痛风等慢性病治疗上的优势体现。

中医对疾病的诊治重在辨症,痛风亦不例外。相对于病因病机上的众说纷纭,中医对于痛风的辨症和理法是一致的。中医认为,痛风立法之要,发作期以祛邪为主,重在治标,兼以扶正;缓解期以扶正为主,重在治本,兼以祛邪。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痛风的中医辨症思路和理法概要。

痛风的辨症思路

一辨急缓。痛风可按发作期、缓解期辨证论治。痛风发作期,关节疼痛剧烈,症状明显,或兼恶寒发热表证,以实证为主;缓解期正虚邪恋,关节疼痛不剧烈,症状多不明显。总之,痛风总属本虚标实证,以风寒湿热、浊毒、瘀血痹阻经脉为标,以肝肾亏虚,脾失健运,筋骨筋脉失养为本。

二辨虚实。痛风多虚、实兼见。虚证多为脾肾气阴两虚,或肝肾亏虚证。脾肾气阴两虚证,以倦怠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气短、心烦少寐、小便短黄,舌质淡红,或有细小裂纹,苔薄白腻微黄,脉沉细弱为特征。肝肾亏虚证,以眩晕、耳鸣、心悸、腰膝痠软,舌质淡,脉细弱为特征。痛风在早期以实证为主,缓解期则多虚实兼见,甚至以虚证为主,痛疼关节多无红肿,且疼痛不甚。

三辨兼挟。痛风的主要病因为湿热,兼挟之邪。一是外邪,如起居不慎,外感风寒;二是瘀血,湿热浊毒影响气血流通而气血瘀滞;湿热浊毒与瘀血俱为有形之邪,常胶结一处,故在辨证方面须掌握其不同特征. 以便了解何者为主,何者为次,而用药有所侧重。如瘀滞甚者,局部皮肤紫黯,疼痛夜重;浊毒甚者,局部皮色不变,但却有肿胀表现;湿热也能引起肿胀,但局部有灼热感等。

痛风的理法概要

在祛邪方面,中医治疗痛风以化浊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兼痰、湿、热、瘀等邪实之象者,予以化痰、祛湿、清热等法,以祛其邪,其中应重用利湿化浊之品。痛风证候类似行痹者,治以祛风通络为主,兼散寒除湿;类似痛痹者,治以散寒为主,祛风化浊为辅。

类似着痹者,治以化浊为主,兼祛风散寒;热痹为主者,治以清热为主. 佐以祛风化浊。在扶正方面,治以调补肝肾、健脾益气为主,标本兼顾。痛风性肾病的治法,常以补益脾肾气阴为主,辅以活血利水等法。而尿路结石的治法,以通淋利尿排石为主。

饮食疗法对提高痛风的疗效至为重要。《万病回春》云:“一切痛风,肢节痛者,痛属火,肿属湿??所以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煿、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疮痈疽者最多”。可见,饮食与痛风发作有明显的相关性。

中医将饮食疗法的要点归纳为三和三严。三多为多饮水,尤其在睡前或夜半适当饮水,更为重要;多食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甘薯、奶类等;多食用水煮过的蔬菜、肉类。三严为严格节制饮食,预防肥胖;严格戒酒、烟、浓茶、咖啡、辛辣食品;严格限制肉类、鱼类、海鲜等高嘌呤食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痛风,就是肝不好,一张调肝方就能治好
《金匮要略》中治疗痛风的思路:微发其汗可治痛风!
转:痛风的中医辨证论治及其常用方药 赵进喜大夫
跟我学中医| 消渴三消有侧重,润肺益肾养脾胃
中医男科经验总结:【气、血病辨治概要】主要症状、治法、对症方剂、中成药如下↓1、气虚证2、气陷证3、...
痛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