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芙蓉原创散文丨拂堤杨柳翠如烟

拂堤杨柳翠如烟

文/芙蓉

  夏日炎炎,蛙鸣蝉唱,荷香飘荡,却酷暑难当,济南的夏天,何处去避暑纳凉?
  “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宋代文学家、时任齐州(济南)知州的曾巩为我们作了最好的回答。
  车轮辗转,缓缓向前,掠过庄稼茂盛的田园,驶入绿柳婀娜的大明湖畔。于百花洲下车,穿过马路,那明湖景色便映入眼帘。沿着那弯弯曲曲的小径,拂开那摇摇曳曳的柳枝,就走进了那“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诗情画意里。
  漫步在大明湖岸,轻牵着柳丝,细细地观看,热烈的太阳下,水波温柔缱绻,起风处碧波微澜,一群黑白相间的鸥鸟,贴着水面飞翔,然后扇动翅膀,飞向水中央,一直飞去了湖对面的方向。远远眺望,湖的对岸杨柳堆烟,亭台楼阁时隐时现,看着那么远仿佛又在近前,那湖岸之景在水中倒映,宛若海市蜃楼一般……

  行走在古木参天的林荫道上,高耸入云的树木把夏日的炎热阻挡,使人心旷神怡,身心清凉,好像沐浴着明媚的春光。那些青翠碧绿、错落有致的灌木丛中,间或地开上了几朵红艳艳的花。走近一看,有一些是火红的石榴花,有一些是粉红的月季花,这青翠碧绿间点缀了星星点点的红,更让这明湖风景增添了几分动人的妩媚。
  曲径通幽,逶迤前行,眼前豁然开朗,兴致盎然的游人或独来独往,或结伴而行,来往穿梭,络绎不绝。两位青年学生步履矫健,从我身边走过,只听一人对同伴大声地说:“快看,前边就是曾堤了!”
  曾堤?我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哦,一座婉约小桥呈现在眼前,顿生那“小桥流水人家”之美感。缓步走上“曾堤萦水”的石桥,但见翠柳萦堤,菡萏映日,湖波浩渺,云影飘摇,我自然地想起了为这“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美景作出突出贡献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

  第一次知道曾巩,是在学校的课堂上。记得那时老师讲解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和生平,我都聚精会神认真听,因为老师要求熟记背诵。老师讲,曾巩是著名散文家,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可当时背诵时,老是记不住曾巩。韩愈、柳宗元是唐代,他们两个最好记,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是八大家之首,有《师说》《早春》;柳宗元有《捕蛇者说》《江雪》;三苏更容易记,只要记住了“大江东去”“一蓑烟雨”豪迈之苏东坡,苏洵、苏辙也就无法忘却;一代文宗欧阳修也好记,他有《醉翁亭记》,还有他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王安石是历史上的改革家,每当欢度春节之时最容易想起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可还有一位是谁呢,想啊想,当然是曾巩……
  如今站在“曾堤”上,是如何也不能忘记他了,而且会深深地记住他。曾巩不仅是北宋时期新古文运动的积极推动者,还是“为天下苍生谋”勤政务实的官员,他不仅在文学上名扬四海,亦政绩斐然。
  曾巩,幼年聪慧,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十二岁能文,语出惊人,深得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家境衰败时,他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抚育弟妹,侍奉父母,为全家衣食奔波劳碌。但他情牵家国,从没停止读书与思考,常常在宅旁的草屋里苦读。就在他三十九岁那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熙宁四年六月的夏天,正是酷暑时节,曾巩千里迢迢来到济南,担任齐州知州。一到济南,他又惊又喜,当即被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大明湖所吸引,禁不住连连赞叹:“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曾巩于任上勤政为民,恪尽职守,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信仰,打击豪强,除暴安良,安定社会;发展水利,修筑堤堰,疏浚水道,开挖新渠;发展教育,兴办学校,恢复《尚书》之学。为根除水患,曾巩往返于大明湖畔,多次对水文地貌考察测探,修建了北水门闸,调节泄水流量,既免遭了水患,又可灌溉农田。为美化环境,修筑了贯穿大明湖南北的“百花堤”,并沿堤修建了鹊华、芙蓉、水西、湖西等各具特色的石桥,同时,建起亭阁水榭,供人赏景小憩。堤的两旁翠柳成行,百花盛放,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人们信步行走在百花堤上,赏明湖景色,闻紫荷清香,亲切地称此为“曾堤”。
  曾巩深深热爱这片湖光水色,他称大明湖为“仙乡”,有诗为证:“何苦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曾巩以文人的浪漫情怀,饱含深情,以优美的文辞,或诗或记或文或序,赞美题咏齐州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或写景状物或直抒胸臆或关注民生或凭吊先贤,留下了大量的美文佳作,是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诚如徐北文先生所言:“自辟土建邑以来数千年,济南的地方官员更换了何止百千,其中清官良吏也不少,只有曾巩最为热心文教,弘扬了济南的文化内涵。”
  徜徉在大明湖的“曾堤”,不由得想起了西湖的“苏堤”。“苏堤”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为疏浚西湖、消除水患而修建的长堤。修起长堤后,在堤之两旁,种上了桃跟柳,每当春暖花开,碧柳的绿与桃花的红,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成为了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当你悠然漫步于“苏堤”,怎能不被那种美陶醉?怎能不怀念那个了不起的苏轼?又怎能不想起他那些优美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一千年来的“苏堤春晓”成为了一个文化的符号。
  不论是曾巩,还是苏东坡,他们先忧后乐,爱国为民,修堤筑防,政绩可歌。“曾堤”和“苏堤”防范水患、风光无限,更有着文化的内涵,是文化的赓续传承。
  我边走边想,峰回路转,竟然不知到了何方,本想按来时的路返回,可却找寻不见,感觉自己就像《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忘了路之远近,忘了来时的路。
  我茫然地望着熙来攘往的游人,突然,看到一貌美女子,便迎上前去问寻,女子忐忑不安地回答我说,她也不知东西南北了呢,说完女子掩口而笑,不知她是笑我呢,还是笑她自己。
  仍然穿花过树,慢慢行走,不知不觉中,来到了绿树掩映中的遐园门口。这个从《诗经》里得名而来的遐园,藏书丰富,令人情不自禁地举首仰望。
  突然看到一群人从遐园鱼贯而出,皆兴致勃勃的样子,走在前边的人不时回过头同后边的人热烈地交谈,隐约听见他们说的是“荀子”,原来这里设有国学讲堂。我立即想起了荀子的《劝学》:“学不可以已。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还有他的经典名言:“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仰望着清静幽雅的遐园,好像耳闻遐园里传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诵读之声,那诵读之音伴随着清雅的书香,在大明湖畔氤氲飘荡……
  大明湖、趵突泉……湖水荡漾,泉水欢唱,水脉悠扬,曾堤、遐园……古色古香,书声琅琅,文脉芬芳,闪耀着人文璀璨的光芒!

【作者简介】芙蓉(女),原名:亓丕荣,山东济南人。热爱文学,喜欢文字。在《当代小说》《人民权利报》《历城文苑》《华不注》《历城》等纸媒,刊发散文作品上百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巩:察民之情 惜民之力
曾巩兄弟发奋终成器
曾巩与济南的不解之缘
千古名亭北渚亭究竟在何处
济南大明湖曾巩展览馆(原)
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