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脱苞谷​ || 作者 匍勤


脱苞谷

作者    ‖    匍勤
 

作者匍勤,原名李景强,会宁土高人。农民。文学爱好者,现在定西海旺建投集团打工。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故乡风物二题》《三李一唐一禄的独塬(二)》《三李一唐一禄的独塬(一)》《九·一八》《车过会师大道》《罐罐茶》《雨肥》《吃饭的故事》《我的老师张天水》《药瓶(散文)》《黄蒿(外五首)》《立冬四题》《乡愁(外一首)》《父亲的学校——谨以此文献给O三年去逝的父亲》《一呼一吸》《怀古马家窑——在马家窑文化广场上》《邓家烂院——海原百年大地震觅寻》《理发的那些事》《料峭》《血面和饺子》《国旗》


一阵低闷却明显夹杂着生吞活剥般的脱粒机声,自三百米外带着无庸置疑地铜牙铁齿嚣叫着传来,我知道这是堂弟家在脱苞谷。

我家今年减少了玉米播种面积,加之受六十年不曾的旱情影响,四亩多地最多也就能脱个三千斤,比往年净减千斤左右。

妻素爱整洁,别人摊晾一院的玉米棒,她偏要逐层大头朝外逐层码垛,尤以方形为主。事实上,码垛的好处便于集中归类和遮苫;不好处是你得有耐心,成熟了的玉米棒外表有一层光滑的打蜡状,堆码时,稍有不意,随时会滑落。

儿媳妇的娘家远在天水市清水县,她说他们那边的苞米棒都是挂在树上的。我不由哑然失笑,如这三堆棒子得栽几棵树来挂,枝条又得有多粗——事实上,我去过他们那里,以花椒、苹果、梨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山屲地带,大田种苞谷似乎不合算。

其实与其在笑玉米棒上树,倒不如说说我们最初种玉米的上房……

时下有一种看法,认为包产到户是真正解决温饱问题的前提。我认为此种说法有此不妥,大包干是功不可没的主要原因,但地膜、化肥和良种的次因,也是鸟类的翅翼。

农业社时,那些经历了旧社会没有土地的农民,不是不够踏实和勤奋认真,也不是不懂得悉心种好田吃饱肚子的重要,也与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不无因果。

整个十百户塬以及方圆百里俱以土层深厚,四季气候冷凉出名。解放以前甚至土地改革很长一段时间,所产小麦多为稍大于莜麦且淀粉明显含量不足的秕颗狭粒,因此声名远不如糜谷洋芋胡麻这些秋田作物来得响亮。

我一度如此揣测过,峁塬上为什么没有延续两百年以上的原住民,除了天灾,战乱以外,是不是也和苞谷这匹小黑马的杀出,多少有些相向类似呢……?

在地膜苞谷没有问世以前,我认为许多已故老人,都是因缺吃少喝委屈离去的。

前面说了,连最耐寒耐旱的小麦也不能体面生长的苦甲天下,甭说十年九旱,仅三年两旱,剩下的三年,如果人们得不到政府与民间的调济、亲朋的相帮,大多无助的百姓吃什么?不吃树皮草根、不逃荒、不被活活饿死才怪呢?

十一届三中全会因时度势、适时做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以至于在有着全国百分之八十人口的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开启了一条持续发展的适合中国特色的新路:农民勤劳的积极性得以释放,生产力得到了空前解放,劳动成果也大幅增加。

但在部分地方,当土地产出已经最大化,可温饱依旧徘徊在老路,已有的种植模式与付出就有回报之间产生的针尖对麦芒的矛盾与挑战,再次呼唤穷则思变……

刚单干时,饱受饥饿折磨的农人,都渴望通过拥有更多土地以期解决。于是,又一茬超越了清同治时期(1861——1875)的大规模垦荒,一度疯狂上演。那会儿的起早贪黑、功夫不负下苦人的勤奋艰辛,在一代人的心目中短时留下了产量多的辉煌,却以牺牲了草场植被,水土流失,人力疲惫的代价尽而逐以收场,而这一切,正所谓狭路相逢,一种日本人早在六十年代就发明却迟迟三十年才传入中国山乡僻地的地膜种植,应运而生。

当年,我的一位姑舅爸断言:(现在)还有人讨吃要喝,那是懒着,只要种上一亩苞谷,三、四年吃粮都不愁……

我的邻社,程塬村苏堡社与我们生产队一样,也是人多地少,二十五度以上的荒山陡溜屲再要扩大耕地,根本不现实。其实早在七十年代初从我能记起事起,人们的意识里,都是划钱靠救济吃根靠返销,人们都被公社粮库千里迢迢从北大荒调来的大堆金黄的苞米所折服,鲜羡,也为那些建设豌豆、红薯片、黑面的国家难以供给扼腕、长叹……什么时候咱也能种成此物,让一家老小顿顿有油津津的玉米面烙饼和汤面掺和着咸沙葱酸苦儿菜吃……?

又是一年干旱,豌豆小麦几近绝收,不知谁个好事的种了一些露地玉米,积温不够、籽种不纯,再加上不能很好保增,虽也有高挽的红缨穗,但连煮着吃也不好……

时间到了一九九三年,受苏堡社玉米种植成功的启发,我们社九户青年农民,开始在村西一条叫大各岔的沟里,利用引水漫坝的优势,依靠政府免费提供的地膜、低价售出的中单二号良种,开始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膜苞谷试种。那年的好雨加上辛勤的付出,取得了亩产最高一千五百斤,最低也要九百斤,平均一千二百斤的创世纪纪录。

从此一条适合旱塬持续发展的生存之径,逢上了时代的坦途,并在人们穷则思变的渴望和努力下,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以地膜覆盖为主的玉米、洋芋、西葫芦加旱砂地西瓜种植,不只成为峁塬的不断涌出的小黑马,解决温饱不说,还成为壮大经济的发动机,如今年收入怎么也有好几万元的庄稼人,精神面貌有了质的转变。

当年秋收时,那时还没有修通盘山公路,依靠人背牲口驮的农人纷纷把苞米棒摆放在屋脊墙边,那一道金黄靓丽的色彩,本身就是一种醒目地炫耀和展示,当年人们要吃白面大米时,数九寒天,从屋顶上抛下一堆,一顿棍棒,哗哗的一地金粒,经买卖兑换,一切想要的都闹着纷纷挤来。

网上不至一次地提到,说是外国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宁愿把大宗农产品亏本卖给中国,他们放长线钓大鱼的企图就是想让中国人的土地彻底荒芜。民以食为天,国库无粮,自然就会有求于他们并听任他们摆布。这话虽有些夸张,但仍提醒我们,无孔不入的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他们从没有忘记从意识形态上以及根本上渗透颠覆破坏,日夜梦想前苏联改弦易帜的一幕在中国再次翻版上演。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人,早就从蛛丝马迹中看穿了其中的阴谋与谎言。一位老人曾以临终遗言谆谆告诫子孙,警惕仓中无粮不只会饿死人,更导致天下太乱……

审时度势的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把无粮不稳奉为圭臬。近几年发布的一系列重头一号文件,都是稳粮重农,工业反哺农业、培育新的农业增长点,在这一政策红利的感召下,曾经因外出打工、移民搬迁造成的荒芜之地再度复垦。而与其相适应的是有国家补助的大型农机具,低价化肥农药,还有不断受到监督检查的良种,不只令家是最小国仓满囤积,更令国库有备无患。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蜀黍,也叫玉米、棒子、苞米、苞谷
新疆农业现代化快马加鞭
玉米跌到7毛多,波及两亿农户,产能过剩是主因?
止泻良药
自制玉米饼 —— 比德克士的蛋糕还好吃 玉米又名苞谷、苞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多食玉米对人体健康颇为有利。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
掰苞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