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一座花冢 || 作者 陈璞

红楼梦,一座花冢

作者    ‖    陈璞


作者陈璞,甘肃会宁人,兰州市作协会员,笔名石桥,作家、诗人、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关山明月》(70余万字),获2017年甘肃省黄河文学奖。

《红楼梦》一书,字字经典,句句传神,套用一句很俗的古话说:增一字太多,减一字太少。尤其是书中对于一些主要人物的描写,或短短几句,便可传神入骨,心性尽现,惟妙惟肖。比如写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似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写史湘云,“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写薛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整部书中,曹雪芹先生笔下刻意描画的两位女主人公,两人着墨相差不大,不分彼此轻重。这一点可以从金陵十二钗排行榜上看出来,两人并列第一,判词也是合在一起说的。我们看她们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个“停机德”,指的便是薛宝钗。这里有一个典故,说的是东汉时期,一位叫乐羊子的小青年,因常年在外求学,某一天忽然想家想媳妇了,没能完成学业就跑回了家,媳妇看他回来,停下织布,开始教育老公,她说你千万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读书和织布一个道理,都是要持之以恒的,千万不能半途而废,业精于勤荒于嬉嘛,等等。这个典故十分的暗合了薛宝钗的性格,其中“德”这个字,也十分契合薛宝钗的人生三观。薛林两个,薛宝钗最讲女德,最符合封建女子的标准,讲求女子无才便是德,以贞静为主,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说女孩子认不认识字、会不会写诗倒在其次,重要的是要会做针线活,女孩子如果看了《牡丹亭》《西厢记》这些杂书,移了性情,变坏了就不可救了,她倒是经常规劝贾宝玉认真读书,功名为重,把心思都放在仕途经济学问上,别成天和我们这些女孩子厮混,小心长大了没出息,可怎么好。反观林妹妹,她未曾劝过宝玉哪怕一回,她和宝哥哥一个德行,反对的是仕途经济之学,从不劝贾宝玉科举求仕,立身扬名。林妹妹有点看不起读书人。

下一句“堪怜咏絮才”中的“咏絮才”,说的就是林黛玉。这里面也有个浪漫的典故,讲的是东晋大才女谢道韫作诗咏雪的故事,谢才女出身名门,是东晋丞相谢安的大侄女,也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媳妇,王凝之的妻子。娘家婆家都是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谢才女就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了。东晋一朝,伴随着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龙亢桓氏四大家族起起伏伏,这是个奇怪的朝代,命运从来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言归正传,《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某一个冬天的早晨,东晋王朝的首都健康,忽然下了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这就激起了谢安一时间的兴致,忙把族中侄子、侄女们都喊来,大家围炉闲坐,煮茶谈玄。谢安指着窗外洋洋洒洒的飞雪说道,你们看这个雪下得多好啊,你们说拿什么比喻这个雪色才好。他有个叫谢朗的侄子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对照来看,这位才女的这一句更具美感,确实是巾帼不亚须眉,可惜她有点看不起书圣的儿子,她嫌自己的老公没文化。曹雪芹拿林妹妹比作谢道韫,以彰显林妹妹的诗情才气。《红楼梦》中有“诗魂”一语,单说林黛玉才思敏捷,诗作得好。这个评价十二万分的高,历代诗坛上,李白被奉为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是诗佛,到曹雪芹先生的笔下,林黛玉成了诗魂。由此可以断定,在金陵十二钗中,他老人家独钟情于这位林妹妹,难怪脂砚斋评书时,有那么一点点的醋意。周汝昌先生怀疑这位脂砚斋,应该就是史湘云的人物原型。这么来说,脂砚斋一定是知道曹雪芹笔下的林妹妹,她的原型是何许人也,长得好看不好看,大眼睛还是小眼睛,手指头细不细,咬她的手指头的时候,她笑起来什么样子。脂砚斋如果不吃一点子醋,是说不过去的。

读书至此,我倒有个大胆的想法,就是“薛林一体”,薛宝钗、林黛玉其实是一个人的两面。曹雪芹借她们二人的言行举止,想要表述一个人的两面性:冷与热。林黛玉是体弱怕冷,贾宝玉就说林妹妹是内症,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点风寒。用林黛玉自己的话说,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就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配药,皆不见效。薛宝钗正好和林黛玉相反,她患的是热毒症,她说我这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子热毒,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有个秃头和尚给我一个方子,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吃了倒有些效果。两个人吃的药也正好相对,林黛玉吃的是人参养荣丸,人参性热,是虚寒症候的补品,一般人却吃不得,吃了反而坏事,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就是误食了人参才死的。林黛玉小小年纪,却以人参做药,可不是好事情。再看薛宝钗吃的冷香丸,用白牡丹、白荷花、白芙蓉、白梅花的花蕊,和四节气的雨、露、霜、雪制成,还要埋在花树根下面冷藏,这个丸药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冷到底,寒彻入骨了。这就是说,林黛玉的另一面正好是薛宝钗,薛宝钗的另一面则是林黛玉,二人不可分开,所谓冷热之间,便是人生。曹雪芹从来不说人性的善与恶,他笔下的坏蛋,是我们读者眼中的坏蛋,而不是作者心中的坏蛋。比如尤氏姐妹,以常眼观之,则二人都带几分红尘余味,特长是打情骂俏,且老幼通吃,绝不是良善之辈。然尤二姐嫁给贾琏后,初为人妻,一改往日做派,她的种种表现,敬上爱下,恭顺谨从,进退有节,其行为举止,至少不输给王熙凤。尤三姐更是红尘女侠,敢爱敢恨,可惜的是她遇人不淑,看上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柳湘莲,断了后路,只能一死明志。我读了这段文字,心中五味杂陈,不知如何评判。曹雪芹的文墨下面,对每一个人,同情有之,没有批判,不以善恶相看待。人性是复杂的,不能单凭善恶二字来论处,一时之善,或为一生之恶,一时之恶,或为终身之善。严嵩这个人事母至孝,对他老婆也是忠贞不二,我的眼里只有你,一辈子只爱你一个。就这一点,严嵩就比他儿子严世藩强多了,《金瓶梅》书中的西门大官人的原型,便是这位严世藩,西门庆才几个老婆,人家严世藩明媒正娶的就有二十七位,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严世藩偷了多少个,只有天知道,这方面,西门大官人比起严世藩,一个天上,一个人间。然而,严嵩和严世藩这一对父子,却是个大名鼎鼎、遗臭万年的大奸臣大坏蛋,父子俩一面贪赃枉法,一面陷害忠良,先害死了杨继盛,接着害死了沈炼,也害得到了今天,拍电影的那些导演和演员们,搞不清沈先生何许人也,以至于到了崇祯年间,大明朝眼看要完蛋了,这位早死在严嵩刀下的锦衣卫,还在继续战斗,和魏忠贤那个死太监斗得你死我活不亦乐乎。反串历史,实在有点累,沈炼活着累,我看着累。

我想不起俞平伯、周汝昌、冯其庸几位红学专家对于“薛林一体”这个事的看法,若是一致,则不胜欣喜,若不一致,则我要从我的心意。再说判词的最后两句,“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两句说的是薛林二人的结局,很悲惨,这里我不想说,还是换个话题吧。

《红楼梦》书中有三回的描述非常精彩,一个是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王熙凤威风了一把;一个是大观园建成后,贾政拉上贾宝玉和一大帮子帮闲文人进去逛园子,试才题对额,那文人们拍起马屁来,着实有水平,倒叫我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文学;最后一个写元宵节贾元春省亲的事。这三回不论在内容、文字以及写作的风格上,皆同书中其它回目的写法大不相同,甚至,我的看法,似乎有点大相径庭、格格不入的感觉。这三个回目中,曹雪芹用尽各种夸张手法,极尽辞藻之优美华丽,写尽了贾家两府的豪奢尊荣,从史太君到贾珍,再到王熙凤,以至于荣宁两府下面的大大小小的奴仆们,可谓是一门两府,人人穷奢极欲,个个贪婪成性,只知道一味的索取,却不知大夏将倾,末日迫近,死期不远矣。住在黑油大门后面的那位大老爷贾赦,虽然老之将至,却贪财好色,一面逼杀了石呆子,夺了石呆子的二十把扇子,一面色眯眯的瞅上了鸳鸯姑娘,用尽各种手段,想娶回家来做小老婆,事有不成,花八百两银子,买了个十七岁的农家小姑娘回来放在炕头上,这才作罢,丑态百出,老不正经。另有贾珍和贾琏勾引尤三姐的大场面,反被尤三姐调戏了他们哥儿俩,精彩的很。这就是曹雪芹笔下,贾府老爷们的可恶嘴脸,也是一面镜子,以一而知全,贾府的其他人,大概也是这个样子的,可恶至极。

这三回之外,其它回目虽也写了荣宁两府主子们的骄奢淫逸,但还没有到如此疯狂的地步。曹雪芹特意的浓墨重彩的描写贾家为秦可卿大办丧事、修建大观园、元宵节省亲这三件事,这是为什么呢,他的用意何在?难道仅仅是为后面贾家的败落设下一个伏笔么?如果因为这个原因,似乎没必要下笔如此隆重,反闹得前后风格不一,这三回在整部书中,显得比较突兀另类。没有割舍不下的缘故,就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

《红楼梦》总体贯穿一个宗旨,就是故事一脉发展,前后照应,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比如写秦可卿的死,便埋下了梦托凤姐二事的情节,写元宵节元妃省亲一事,便是埋下了八十回后元妃之死的事件,元妃贾元春大概是被人逼着上吊自杀的。浓墨重笔描写大观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则更是《红楼梦》这部书的灵魂所在之处。八十回中,贾宝玉因贾迎春已出阁,薛宝钗搬出去住,园中已现萧条,宝玉拄着拐杖一路徐徐行来,但见草木萧瑟,落叶遍地,便要掉泪。据冯其庸先生考证,接下来的第八十一回里面,要写到贾宝玉也要搬出去住,这便是预示着贾家败落的开端,之后便是探春和惜春的出走,一个出家,一个出嫁。我细细的算来,到这时候,单留在大观园中的只有林黛玉一个人了,孤月高悬,天高星稀,而她孑身一人,看落花如雪,流年似水,这是何等的惨烈啊。其实,这是我的猜测,曹雪芹写贾府修这么一个天上人间似的园子,不为元春省亲之意,而是为林黛玉修的一座坟墓,所以前面一回中,林妹妹她要葬花,她要唱出那一曲腐骨蚀髓的《葬花吟》来,林妹妹她葬的不是落花,她葬的是她这一朵曾经娇艳妩媚而现在即将凋零的红莲。只有林黛玉最后死在大观园,才符合曹雪芹先生的初心本意。所以说,我的意思是,若没有秦可卿的死,就没有元妃省亲这个事,没有元妃于元宵节省亲这个事,便不会有贾家人大动土木修建大观园的事,没有了大观园,则林妹妹的芳魂将归何处?

呜呼,大观园不是一座花园,它是林黛玉的修罗场——她前世里就是一株绛珠草啊,大观园也是那个凄风细雨下,孤零零的花冢,一层月光,守望那颗最亮的星子。大观园埋葬的不是林妹妹这个通灵玉质的女孩子,而是她的一缕香魂。

红楼梦,一座花冢而已。

2022年8月9日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黛玉为什么取笑刘姥姥是母蝗虫?曹雪芹的真实用意,很少人读懂
红楼梦四场生日会,没有一场属于林黛玉,曹雪芹:好戏在后头
红楼多少事,一梦话千秋(中)
薛宝钗有多完美?曹雪芹赋予了她六大优点,每个都惊艳了时光
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薛宝钗人物分析
《红楼梦》:贾宝玉宁死不碰薛宝钗?她褪下麝香串时,贾宝玉的想法已暗示一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