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崇尚务实 勤政爱民——记布衣县长冯琯 || 作者 王 平 杜守琴

崇尚务实 勤政爱民

——记布衣县长冯琯

作者  ‖  王 平  杜守琴

冯琯,字莹庵,1922年生于会宁县桃花山乡城关村校场社,现已年届八旬,但仍心怀桑梓,关心着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他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会宁支部书记,是会宁人在本县入党最早的人之一。从1946年兰州师范毕业去宁县中学任教,到1986年12月从兰州师专顾问的岗位上离休,他的一生同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曾于1949年8月、1963年和1997年三次担任定西地区教育局局长,为发展定西地区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他于1954年5月至1958年6月担任会宁县县长,是会宁县人民政府成立后的第三任县长,是第一个担任县长的本籍干部。冯老在担任会宁县县长的4年间,由于不尚空谈,注重办实事,解民忧,深受全县人民爱戴,老百姓至今念念不忘;他生活俭朴,布衣蔬食,虽当官而生活如同平民一般,故人称“布衣县长”。  新世纪初春,笔者怀着敬仰已久十分崇敬的心意拜访了这位大名鼎鼎的老人,与冯老先生一席话,感受智者的风范,令人如浴春风、春光、春雨,老人的健谈让人如痴如醉!当前,全党正以新世纪新的作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恰逢冯老先生的80大寿,应许多同志及知情人士的吁愿,经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对冯老先生任县长期间的一段经历和主要政绩做粗略的辑录,以期收到存史资政,借古鉴今之效。

整修公路

解放前的会宁,山大沟深,交通闭塞,物资交流,货物运输,全靠人背、肩挑、畜驮。全县仅有的大路是青江驿到西巩驿,县城至靖远的两条旧驿道,由于年久失修,晴通雨塞,通过能力很差。虽有西兰公路通过会宁县境,但它是从会宁南部通(渭)会(宁)边境经过,对于会宁县城及全境来说等于没有公路。广大人民群众饱尝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之苦,迫切要求党和人民政府尽快修通连接国道的公路。于是全县土改工作结束后,1952年秋县人民政府决定先修通县城至慢湾的公路,当即指派建设科长何志敏、财政科长贺国华负责勘察路线,10月5日开工,由何志敏、梁桢具体负责施工,1000多民工经过80天艰苦奋战,12月25日修成,全长34公里。由于是冬季施工,质量较差,仅能通过货运汽车和畜力大车。1954年5月冯琯任县长后,立即组织群众对这条新修的公路进行整修铺砂,使之成为一条基本合格公路,终于1955年10月会宁破天荒地向外通了班车,同时组织民工开始修建会宁到靖远的公路,1957年8月17日《甘肃日报》发表题为《全省公路建设成就巨大》的报道中,提到正在修建中的会宁到靖远公路的状况。经过数年的修建,全长124公里的靖(远)会(宁)公路于1958年3月18日修通,举行了通车典礼。这条公路的修成使会宁南北沟通,大大便利了货物流通和方便了群众生活,初步解决了全县的闭塞状况。在他的任期内,还修通了另外两条路:一是界(石铺)定(西)公路杨崖集乡沿川子至县城段,全长59公里,1956年7月动工,1957年6月竣工。二是河(畔)白(草塬)公路,全长12.21公里,1955年建成。整修和建成这4条公路,现在看来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技术力量十分薄弱,施工手段十分原始的条件下,在短短4年时间里,能整修和兴修229.21公里公路,确实是很不容易的。由此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路”,让人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该照片摄于1950年代初期

兴办学校

教书匠出身的冯琯,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他当上会宁县县长以后,仍抓住办教育不放。不论工作多忙,总要抽出时间研究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先调查了解学校的情况。每到一个区、乡,都要和那里的负责人去学校看看,了解和帮助学校解决存在的问题。有些学校的校址就是他亲自选定的,甚至连校舍规划、师资配备他都亲自参与研究。他经常苦口婆心地启发各级干部要热心教育事业,要尊重、关心教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会宁县乡有了完全小学。由于他的热心倡导,民办小学也办起来了,还普遍开展成人识字教育,初步解决了互助组、农业社缺少会计、文书的问题。在他的任期内,会宁小学教育发展最快。到1957年底,全县各类小学由原来的173所增加到326所,教职工由原来的187人增加到534人,在校学生由原来的4935人增加到2.49万人。

1949年8月定西和会宁解放后,冯琯即担任定西专署文教科科长。在他的重视和指导下,会宁的中等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首先在1950年初,根据省委“合并学校,调整班次,充实员额”的精神,会宁简师和会宁初中两校合并,合并后的校名为“会宁初中”。1955年5月,省长邓宝珊来会宁视察灾情时,冯琯县长专门把省长请到会宁初中给师生们讲话,给了师生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为了适应全县社会经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需要,1956年春,在县长冯琯的主持下,县人民政府给会宁初中在北校场选定了新校址,占地80亩。到暑假结束时,新的会宁初中拔地而起。1956年夏季,广大师生和家长强烈要求县上成立高中,以解决子女的深造问题。于是,冯琯亲自到省教育厅向王志匀厅长汇报会宁的人口、教育现状和干部群众的要求,提出了建立高中的设想,当即得到王厅长的支持。1957年上半年,省教育厅行文批准在会宁设立高中,下半年正式招收了第一班高中生。从此会宁初中更名为会宁中学,此时在校学生已增加到14个教学班,600余名学生。为了解决北半县的学生就近上学问题,同年7月,在河畔创建第二中学,始为初中,后为完全中学,改称会宁县第三中学。会宁的教育能有现在这样的规模,是和50年代初冯琯任县长时奠定的基础分不开的。无庸置疑,“高考状元县”其中也凝结着他开拓的心血和汗水,智慧的种子逢甘雨而生根开花结果。

抗旱救灾

1953年会宁遇到了解放后第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这次灾害以旱灾为主,并伴有病、虫、鼠、霜、冻等灾害,粮食作物严重欠收,牲畜缺乏饲草,人畜饮水困难,使建立不久的人民政府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54年、1955年继续不同程度地受旱。据县委1954年11月23日在《甘肃日报》上发表的文章《树立长期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思想,努力改变干旱地区面貌》中写道:会宁有13个区98个乡,31941户,203631人,耕地面积251.7万亩。干旱以北部最为严重,有55个乡,占人口的54.6%。1957年10月30日《甘肃日报》发表新华社记者王体强的专稿《在甘肃最干旱的地方》中写到:甘肃是有名的干旱省,会宁县是甘肃最干旱的地方,说会宁县“最干旱有所指:一、平时一担水卖3角,水荒时卖5角;二、过路客人休息,主人宁肯请他吃馍,却舍不得给他水喝;三、十年九旱,解放前因旱灾死了不少人,解放后经过几年的恢复,尤其是通过发展水地,会宁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县计划委员会提供的数字可以看出。据冯琯县长调查,1929年大旱时全县死人三分之一。1953年旱灾比1929年还严重,但未死一人。1956年会宁县开始有余粮上调。”这些都说明,会宁当时的旱灾是严重的。1954年5月冯琯担任县长伊始,面对的首要任务就是抗旱救灾。他认为要从根本上制服旱灾,就必须拦洪蓄水,发展水地。于是,他在全县掀起了修筑拦洪坝的高潮。1955年冬季,全县兴修蓄水土坝33座,可灌地3000多亩,正在兴建的有22座。其中最大的关川安家沟大坝已于1955年5月到12月修筑完毕,坝高41米,比当时全国出名的首都官厅水库大坝只低4米;坝底宽350米,可灌溉4000亩平川地,省上有关部门正准备向全省推广会宁县打坝堵洪的经验。1956年4月13日,《甘肃日报》发表了该报记者王鸿雁的文章《巨大的拦洪蓄水大坝》,介绍了安家沟拦洪大坝的建设过程。《甘肃日报》为此特发表社论《大规模治理沟壑的创举》,赞扬会宁安家沟拦洪蓄水土坝工程这个伟大的建设,正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并从6个方面肯定这个工程的意义,要求“全省旱山区学习会宁县五种主动大胆,积极领导群众前进的精神。”在修坝的同时,还提倡打井,1956年4月3日《甘肃日报》报道:会宁县的青年突击队半月之内打成了566眼井。群众性的打坝打井运动,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全县超额完成了1955年的水利建设计划,这一年新增清水浇地和洪水漫地11.3万亩,提高了抗御旱灾的能力。为了扩大全县水浇地面积,关川渠也于1956年4月上马。冯琯抓救灾的另一手就是实事求是地安排好群众生活,连年旱灾,不但一部分群众口粮有问题,种子和饲料也有困难。冯琯作为一县之长,时刻把群众的困难挂在心头,他深入实际经过调查,如实向上级反映。1954年,全县农村共回销粮食506万公斤,比1953年的159万公斤增加2.18倍,保证了群众没出大的问题,这一点在1958年批判他的时候,说他是地方主义,成了被划为“右派”分子的罪证之一。他同时指示县供销联社从外地采购1800头大家畜,首批购回300头,及时供应给农民,解决了农业生产的急需。水啊,水!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的仁人志士为之探求。会宁,水之论至今仍是一个如饥似渴的艰巨课题。

绿化东山

位于会宁县城的东山,虽然古代曾是树木葱茏的原始森林,但到了近代由于干旱和人为的破坏,长期是一副干山枯岭不见绿的模样。冯琯担任县长以后,立即着手绿化东山,每年春秋两季,动员县城的干部、职工、学生、市民、农民上山植树造林,并成立东山林场加强管护,很快就绿树成荫,倍受各界赞扬。1954年8月17日的《甘肃日报》报道:会宁县城机关干部、学生、农民坚持植树造林,绿化东山,改变干旱面貌,东山上造的200亩林长势很好。该报还配发短评《推广会宁县荒山造林经验,改变荒山面貌》。经过数年的努力,到1956年最干旱的东山,已经树成林,草满坡。这一年11月29日的《甘肃日报》发表王志宏的甘肃游系列篇《干旱区内的新景象》,描写了他在会宁的所见所闻,他说会宁县是干旱区里最干旱的县,可是他到过的东山、桃花山、张家河等地造林绿化都搞得很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工绿化了半个世纪的东山,风雨沧桑,绿了又绿,还需再绿,西部大开发在召唤,退耕还林在召唤。

大办冬学

当时会宁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很差,因为识字人少,乡上找个文书,农业社找个会计都很困难。针对这个问题,冯琯一方面狠抓学校教育,使学龄儿童都能上学受教育;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因地制宜大办冬学、青年技术业余学校、读报组等,扫除青壮年中的文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陇西川农业生产合作社举办的冬学,1954年10月28日开学上课,全社参加学习的62人。13区红叶乡红堡村在建设过程中,组织起了6个读报组,用读报解开群众心上的疙瘩。郭城区马家堡乡寨子初小订出了具体计划,组织学生在寒假期间参加扫盲工作。张家河乡成立了青年技术业余学校,参加学习的男女青年63人。郭城区成立了24个农业技术业余学校。1956年大沟开展冬季扫盲工作,全区32个高级社做到社社有学校,队队有班组,80.2%的青壮年已入学扫盲。1956年10月26日《甘肃日报》关于《全省首次扫盲积极分子代表会议闭幕》的报道中,写到新添堡青年妇女王玉华,1954年以前还是个文盲。后来刻苦学文化,当了民校教师,而且被选为校长。成为扫盲战线上一个出色战士,这次不仅参加会议,而且和全省其他17人一起,被选为出席全国扫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从上述零星的报道中可以看出会宁全县当时的冬季扫盲和文化技术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作为倡导者和组织者的冯琯县长真是远见卓识。

——这,就是冯琯,

——这,就是县长……

冯琯担任会宁县县长是距今40多年前的事,他现在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但他那求实而坚韧的工作作风,简朴而廉洁的生活作风,至今仍为不少干部群众津津乐道,这种作风正是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所大力倡导的。冯老先生的言行告诉我们:凡给人民办了实事,做了好事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2001年12月6日



作者王平,写作该文时系中共会宁县委常委、党校校长、讲师。作者杜守琴,写作该文时系中共会宁县委党校原书记、编辑。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甘肃会宁一男子持自制手枪行凶致3死8伤
永远的长征,永远的会宁
谋一方福祉 展巾帼风采
徒步长征路第245&246天:参观会宁会师地;泥土路丢帐篷
甘肃会宁:对县国土局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甘肃的高考状元县—会宁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