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言——汉语古音的活化石 || 作者 任笃让

方言——汉语古音的活化石

作者    ‖    任笃让


上古时代无轻唇音f、w;无舌上音zh、ch、sh、r 。这早已是学术界的公论。这里只想用附近几个地方的方言对这一问题加以简单的证明。

一、关于“古无轻唇音”

我们可以用宕昌县理川一代人的方言来证实古音中无f。有句玩笑话说理川人:“一个蜜蜂(婚)落到头发(花)上,风(哄)一吹飞(灰)了。”其实是理川方言保留了f的古音读法之一。我们可找到文字语音传承的例子。f有三读:(1)读p,比如“阿房宫”,相传是秦始皇为自己修的宫殿,“阿房”作为地名,房,在这里应读pang。又如,广东有番禺,番在这里必须读pan。再如《诗经·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方,应念pang,相当今之旁。再如盆、汾。山西有汾水,汾,古念pen(此读法,是清代大学者王念孙的研究成果)。(2)读b,如扮、颁、攽。另如,佛字古代念bi,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还有吐蕃(bo),唐代这样读,现在依然如此。(3)读h,如毁谤、诽谤,诽是后起字,有了f的读音之后才造的字。理川一代的方言正好保留了f的第三种读法。

关于轻唇音w,会宁、宕昌方言均可证明。会宁、宕昌方言都把蚊子叫mo子,把尾巴叫yi巴。会宁有个叫魏(yu)家咀的村庄,住的全是姓魏的人家。会宁方言把些微念些mo,些微在会宁方言里是些许、稍微的意思。这就可以证明w在古代有两种念法(1)念m,(2)念yi。念yi的还有陕西,陕西人把渭河念渭yu河。另外,到现在有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口语中常把味念yu,常常听见“人老了,嘴里没味(yu)了。”


二、关于“古无舌上音”

这一点,全国各地的方言几乎都可以证明。Zh、ch、sh、r古读z、c、s (缺r的古读字母),以四川方言最为明显。会宁、宕昌方言也有保留,如志气的志,两地都读zi。迟到的迟,两地都读ci。早晨之晨,会宁方言在个别句子中仍念ceng,如问:“你家地耕完了没有?”答曰:“还有一层(晨)。”宕昌有“畅”(qiang)姓,畅按普通话应念chang,而姓氏之音不随语音的演变而演变,可证古无ch这个舌上音。湖南一带至今念chang为qiang ,如“长长(qiang)的头发。”事情的事,会宁、宕昌两地都读si。会宁、秦安、甘谷一带把二、儿,读的跟四川人一样。古代没有r这个音,这在《红楼梦》中也有记述,如史湘云称呼贾宝玉为二(爱)哥哥,让大家取笑。静宁很多地方把二读成爱。唐代以前读儿为ni(霓),如白居易《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兒(ni)。”三国时曹操的儿子曹植被呼为“黄须兒(ni)”。可佐证的如,以兒作构字部件的字如霓、倪、睨、鲵、猊等。概括地说,古音几乎一律读zh、ch、sh为z、c、s。r有三读:(1)读爱,(2)读如四川人,(3)读ni。

另外g、k、h逐渐演变为j、q、x的现象,也能从方言中找到依据。

g在很多地方方言中有保留,如家字,广东读ga:“孩子,这是你的家(ga)” 。河北读ge,而且写成各,如杨各庄、王各庄,但石各庄由于后来成了大城市,各的读音随各地人的念法一起变为家jia,成为石家庄。宕昌读家为gan:“到你们家(gan)去。”另外如牛角(ge)、解(gai)板、街(gai)道。宕昌把两家的地界叫界(gai)子。江西井冈山有黄洋界(gai)。会宁把芥末叫芥(gai)末。而有的字,由于语音的演变而有了两个音,如给(1)gei(2)ji。

K演变为q,如方言中腔(腔子疼)念kang,壳念ke。扛,用肩膀承担重物,也可以说掮。

H演变为x,如方言中咸念han,今之普通话念xian。涎,方言念han,普通话念xian。鞋,方言念hai,今普通话念xie。限,宕昌的阿坞一带如今仍念han。宕昌农村把杏子叫杏(heng横)儿。宕昌岷县一带有一种油炸面点名叫下(ha)茶,一边喝茶一边吃的小吃,样子也小巧别致。巷,街巷中念巷xiang,但一些行业性很强的地方,如煤矿的巷道,仍念巷为hang。

据此,我们可以称方言中的某些词汇的读法是汉语言古音的活化石。



任笃让,男,汉,会宁人。书香门第,教育世家。大学文化,副高职称。自1971至2011教书四十年。退休后,参与宕昌文史编辑工作。兼任副总编辑、总校对。业馀喜欢写字摄影。现为陇南市文联会员,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会士。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融文化】福清方言是唐音的活化石(一)
长沙的方言有什么特点?
潮汕话为何如此难懂难学
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以及阴阳对转说
河洛话
古漢語語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