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思考】门的哲学(作者:会宁农夫山泉)

门的哲学

文  \  农夫山泉

门的存在,究竟是为了方便进出,还是为了防止进出,这还真是个复杂的哲学命题。门的存在,为应该进出者提供方便,为不该进出的设置障碍,或许就是对这一命题的朴素回答。为了甄别应该进出的和不该进出的,有门的地方,就得要么锁君把守,要么门卫挡道。你要通畅地进出,要么腰里别上形形色色的钥匙,要么毕恭毕敬地接受门卫的盘问。从这样的门里出来,又从那样的门里进去,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进出什么样的门,就做什么样的事,便书写着什么样的人生。自家门而出,从单位大门而入,返回途中,再进出菜市或面市的门,应该是寻常百姓最普遍的人生轨迹。大多数人天天这样,进出一样的门,却乐此不疲,津津有味,简单而快乐,平淡而充实,那是因为心有归属;也有人变换着身份,进出着高大森严的衙门或者五彩斑斓的楼堂会馆大门,满目是躬身重礼,满耳是鼓掌欢迎,却也复杂地烦恼着,因为这门里没有牵挂。

我喜欢进出锁子把守的门。一把钥匙配一把锁,钥匙在手,随到随开,有钥匙者进,没钥匙者止,无需央求,无需接受盘问,自由而公平。科技日新月异,这锁具也变化万千。过去,腰里别上一大串,叮叮当当,你才能进出得了各式各样的门。现在大不一样了,指甲盖一般大小的电子钥匙,靠近便开,方便省事。还有更先进的人脸识别自动锁,只要颜面不要过分扭曲,走近了就能开门迎接,让人觉得面子十足。

锁的公平也不是绝对的。我上班的单位和居住的小区是前院和后院的关系,原来,没有遮拦,畅通无阻,后来据说太多的人在本该上班的时间随意游走在家和单位之间,坏了作风,于是奉上级之命,在小区和单位之间横隔了一道栅栏,留了一扇铁门,安了一把大锁,别处栏杆顶上再焊上尖锐的矛枪,以防翻越。想一想这样做也对,公和私总要分明,工作和生活总该分清。这一道栅栏、这一扇大门、这一把铁锁就成了公和私、工作和生活的清晰界限。自打有了这扇铁门和这把铁锁,临近上班的那三五分钟就变得弥足珍贵,早三五分钟,你就大摇大摆,畅通无阻地过去,倘若迟了三五分钟,你就被拒之门外,少不了一番折腾。

立规矩的是人,破坏规矩的也往往是人。就像门的哲学一样,这规矩的存在,究竟是为了方便于人还是防范于人,同样也是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就在把单位和小区用一道栅栏和铁门大锁分开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大家上班的脚步的确匆忙了好多,可在之后的不久,情况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门的不再是门卫,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通过关系和门道,配上了钥匙,进出得从容而任性,而且有钥匙的人也渐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人,没拿钥匙的倒成了凤毛麟角几个人。有一日,我迟到了几分钟,正面门思量,不知说错,一个蹬着三轮车捡拾垃圾的人掏了钥匙,潇洒地开了门,我侥幸得以进门并连声道谢。我突然发现,一把小小的钥匙,就能把人分作三六九等,一把小小的钥匙也能成为身份、权力、地位的象征,锁的公平也就荡然无存。

因为钥匙的扩散,锁和门便失去了意义,唯一的办法是不停地换锁。从最初的三环牌铁锁到后来的只有四棱形的钥匙才能打开的链锁,从弹簧式电子锁到电磁式自动锁,一路换来,这门也就见证了锁具世界的历史变迁。

有些门还不能一锁了之,必须修个门房,派几员保安或门卫把守,才能显示门里的威严和重要。比如各个单位的大门。庶民百姓,虽不经常,但总免不了进出这样的大门几次。二十年前,我扛着铺盖卷来到现在的单位报到,就对单位的门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小心地靠门放下行李,踮脚超门房对外的窗口张望,一年轻妖艳之妇翘着二郎腿,猩红的唇间不停地飞溅着瓜子皮儿。就在我怯生生地连说三遍来意之后,那人仍旧头也不抬,只是漫不经心地起身开门。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自豪和骄傲——这么个不同凡响的看门人背后一定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单位。

岁月轮流转,我一直坚守着平凡的岗位,但单位门房里的值守人员却是一茬接着一茬地换,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些人甚至来了不多日又去了,连个清晰的记忆也没有留下。我最敬佩的是现在值班的老王师傅。他来单位门房上班五六年了,却总是微笑着迎来送往,闲着没事的时候,手捧一本《古文观止》,圈点勾画地读着。一个文化单位的玻璃门房里坐一位喜欢读书的门卫,感觉非常和谐。

除了和单位相通的前门,后来,为方便家属进出,小区又开辟了后门。有那么一段时间,招来夫妻二人在后门值班。那男的长得干部模样,却特别能骂人,会骂人。我在厨房做饭或躺下午休的时候,总是能听到楼下此起彼伏的激烈争吵,探头望去,那男的一蹦一跳,指手画脚,极尽脏话,步步紧逼,过往的人都能被骂得仓惶逃走。用这样的脏话,搭配这样的姿势骂人者,倒是和过去老家小镇街边摆摊卖醋的疯女人阿嫂有几分相像。就在我听惯了叫骂声之后的不久,小区突然又恢复了安静,据说那人是病了,骂不动了,再不久,就解聘回家了。

因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我们还免不了偶尔去别的单位,进别的大门。前些日子,受领导指派,去市里一所兄弟学校带队考试,不成想即便是兄弟单位,即便是我努力地说明来意,那门卫还是眼皮不抬,一个劲地摇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领导说了,带队教师不准入内”。想一想,这是国家级的考试,严格把守,自有人家的道理,也就不再争辩。不让进门,马路上又没有适合我干的工作,电话汇报领导后就原路返回。走出不足一里,又接到电话,让我进门工作,来回折腾,闲生一肚子的不快。

我们还常常把门房还叫做门面房或者门脸房,说明有些门就是脸,就是面。脸面的事,不可小觑。脸面上的疤痕,破坏的是长相,门房的粗鲁和无礼破坏的是单位的形象。

2017年春天,酒泉


(注:插图来自网络,与本文没有直接关联。“天南地北会宁人”尊重作者付出,可以授权在其他公众号登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坚持准确署名,倡导原始创作,提振正向能量。感养育之恩、念精神砥砺、记风土人情、忆美好往事、歌秦音豪迈、颂祖厉雄风。“没有稿费,只有赞赏,致敬原创!”传播会宁文化,弘扬奋斗精神!欢迎搜索“allhuining”或“天南地北会宁人”关注公众号,投稿可直接发送至邮箱:280615328@qq.com,也可搜索微信280615328加好友后以发消息的方式投送稿件。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之门
退休后,做的最不靠谱的事是什么?
【快递生涯】一位快递员的儿子心目中的《我的父亲》
小区门卫管理制度
30名统一服装男子持刀棍打砸陕西省林业厅大院
这门安装了,门卫都不用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