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童年之——我的太爷 || 撰文 吴文博


童年之——我的太爷

撰文    /    吴文博

封建社会,中国的家庭能够四代同堂的很多,但新时代中,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国家政策的约束,一个家庭里,三代人其乐融融,可是,能够四世同堂的就比较少见了。

而我家,正好就曾是这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因为记忆中,我就是被太爷带大的。太爷去世的时候,我已经九岁了。所以关于太爷的故事,在我儿时的脑海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爷,字汉杰,生于民国,卒于八十年代末,享年八十二岁。太爷身材魁梧,膀大腰圆,属于典型的北方大汉。太爷一生只有两个爱好,一是练武术,二是读《三国》。

先来说说太爷的武术吧,从我能记事起,太爷每天早上起来都要舞拳弄棒,嗨嗨哈哈一阵。太爷善于长拳,经常操练的是祖上家传的那套《八步转》和《小洪拳》,棍法也很了得,有太爷独创的叫不上名堂的《铁门栓》,舞起来虎虎生风,大有秋风扫落叶之势。常常是杏树上的青杏子连同树叶都被他打了下来,惹得太奶时常用漏风的含糊不清的语气唠叨。然而太爷最最拿手的看家本领,应该是他疾风闪电般的流星锤。据说,太爷年轻时耍起流星锤,泼水不进,舞到高兴处,人随锤走,太爷一手拽流星锤,一手抓起太奶夹于胳肢窝下,一个箭步就从两三米高的墙头跃过去了。

当然,说起太爷了就不得不说说太奶。太奶是童养媳,打小就在我家长大,自然地和太爷是:“郎骑竹马来,绕窗弄青梅”了。据说太奶年轻的时候也是十里八方出了名的美人胚子,乌黑的秀发及腰,配上小巧的三寸金莲,想必走起路来也是风摆杨柳,婀娜多姿吧,但我能记起来时,太奶就已经成了一个很老的老婆婆,腰弯弯的,背部就形成了一座同样弯弯的桥。和太爷相比,太爷的腰板直的就如同一条笔直的大路。可以说,我们家,正是因为有了这座桥和这条路,子孙们才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曾经那些艰难的岁月。

因为太爷有功夫,所以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太爷打太奶的时候,不敢用手打,只是在太奶犯了错误后,折一枝细细的柳枝,在太奶的屁股上扫几下就行了。

像太爷一样,从民国走过来的人对毛主席总是无比的敬仰,那种深入骨髓的感情是我们现代人无法理解的,太爷当年也被国民党抓过壮丁,但没过几天太爷就逃回来了,太爷说过,即使当兵,也绝不当国民党的兵。爷爷告诉我,七六年毛主席去世后,太爷嚎啕大哭,两天两夜没睡觉,没吃东西。

我小时候刚好碰上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到户,所以农民的劳动热情很高,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所有的劳力都下地干活,家里只留下太爷太奶照顾我,记得当时我们村上有两个被私人承包的大大的果园,太爷有事没事的就会跑到果园里去,和看果园的老头下下棋聊聊天,最主要的是他每次都不忘向果园老头索要两个苹果,回到家里,拿出那个用一块铁皮自制的磨粉机,(其实就是在铁皮上用钢钉钉出好多个窟窿来),然后在铁皮下放一只碗,太爷拿起苹果就在那个磨粉机上顺时针的去磨,苹果糊状的汁液很快就流到了下面的碗里,完了太爷用嘴再砸吧一下那个苹果核,这才把碗交给太奶。

每当这个时候的我就已经迫不及待了,跪坐在太奶跟前,太奶用她那又瘦又长的右手上的食指和中指当筷子,伸到碗里捞起一撮苹果糊,送到我的嘴里,就这样我一指头,她一指头,很快小半碗苹果糊就被我俩解决了。

有时候太爷会要上四五颗苹果,我们吃上两个,剩下的这一顿舍不得吃,但又怕我的几个小叔叔和姑姑偷去了吃,于是太爷就把苹果塞到他的那双自己用羊毛织的袜子里面,然后偷偷地藏起来,等到第二天再拿出来我和太奶分享。

老年人常说:“不干不净,吃上没病”。的确,也许是当时我小的缘故,也或许是穷的原因,总之,小时候从来就没有嫌弃过太奶的手指是否洗过,也没在乎过太爷的袜子那股浓浓的羊毛骚味。

接下来还得聊聊太爷的三国情节,三国演义里有一位忠义的化身叫关羽,经常手不释卷,通读一本《春秋大义》。而我太爷也是一辈子只读《三国》,闲暇之时一本《三国演义》读遍了七八十个春夏秋冬。太爷能对三国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章节倒背如流。因此,从没有任何人敢在太爷面前卖弄三国的道听途说。而太爷的讲三国,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那个年月里村里最有意思的娱乐活动了。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太爷已去世将近三十年了,如果不是偶尔的在家族之内提起太爷,已经很少能想起他的音容笑貌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年的清明时节,掬一捧新土添在他的坟头之上,在坟院茂盛的蒿草上挂满花花绿绿的纸幡,燃三根清香,奠一瓶白酒,仅此,以表达我对太爷的哀思......

2015年4月杏花阁主人 


作者,吴文博,甘肃会宁人,普普通通的一个中学老师。网名,杏花阁主人,爱好文学,喜欢看书,旅行。坚信生活既要做好本职的工作,也要兼顾诗和远方。希望和更多的喜爱文字喜爱旅行的朋友交流,微信346460858。


注:正文图1图3来自作者,其他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天南地北会宁人”尊重作者付出,可以授权在其他公众号登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坚持准确署名,倡导原始创作,提振正向能量。感养育之恩、念精神砥砺、记风土人情、忆美好往事、歌秦音豪迈、颂祖厉雄风。传播会宁文化,弘扬奋斗精神!欢迎搜索“allhuining”或“天南地北会宁人”关注公众号,投稿可直接发送至邮箱:280615328@qq.com,也可搜索微信280615328加好友后以发消息的方式投送稿件。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另一端的世界
祖宗十八代称谓
狐仙为什么叫胡三太爷,另外胡三太奶是狐狸吗?
谢谢好友一粟JIN
大堂仙家(图)
胡三太爷胡三太奶的来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