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远去的二中》连载三 || 作者 曹治中


《远去的二中》连载三

作者    ‖    曹治中

作者曹治中老师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链接:

《〈远去的二中〉连载一 》《〈远去的二中〉连载二》《童年趣事(连载1、2)》《童年趣事(连载3、4)》《童年趣事(连载5、6)》《童年趣事(连载7、8)》《童年趣事(连载9、10)》《童年趣事(连载11、12)》《童年趣事(连载13、14)》《童年趣事(连载15、16)》《童年趣事(连载17、18)》《童年趣事(连载19)》《童年趣事(连载20)》《童年趣事(连载21)》《童年趣事(连载22)》《童年趣事(连载23)》《童年趣事——杀年猪(连载24)》《童年趣事——第一次进城(连载25)》《童年趣事——被狗咬(连载26)》《童年趣事——偷瓜摸果(连载27)》《童年趣事——过房(连载28)》读大沟连载(一)《〈读大沟连载(二)《〈读大沟连载(三)《〈读大沟连载(四)《〈读大沟连载(五)《〈读大沟连载(六)《感念母亲——母亲辞世十八周年祭》《〈让父母进城连载(一)《〈让父母进城连载(二)《〈让父母进城连载(三)《〈让父母进城连载(四)《〈让父母进城连载(五)《“上当受骗”游大沟《取款《无题(小小说)《我见过的大官《你点赞老人,我点赞你!《一本旧情簿《电视剧〈新上海滩观后感《七夕断想《喜欢读书的农民兄弟《顽石之雅《向往秭归《北京求医絮语《高考,一个不朽的神话《北京的喜鹊《红包趣事

(四)

我的一生,

你只陪一程。

不忍离别,

但终究物是人非。

我虽远走高飞,

但记忆,

常常原路返回……

——笑看风云

(1)

1977年“城关中学”更名为“会宁二中”。1985年秋季会宁二中由完全中学改制为独立高中。1984年秋季初中部剥离,在新校址招生。初设11个教学班,学生620人,教职工39人。1983年命名为“会宁县第三中学”,1985改名“会宁县枝阳初级中学”。始料不及的是三十五年前,从二中母体分离出来的枝旧中学,又原路返回,有幸搬迁到了二中的旧校园,再一次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除极个别从二中到枝阳中学随班任教的老教师已退休还健在外,其余一切日新月异,己物是人非,踪迹全无,让人掏心掏肺,无限的感概。

(2)

1982年会宁二中初中部有初一、初二两级,一级4个班。初中部的教室,进校门在校园中路的左手,前几排。高中部的教室,进校门在校园中路的左手,后几排及更左的几排。校园中路右手除前一二排为教室宿舍外,后面全部是学生的住宿宿舍。初中部约400名左右学生,几十个科任老师。当时的校长、副校长前后有赵晋、白帧、李兰图、牛郁贤等。前后给我上过课或能记起的老师有数学(班主任)张作仁老师、高树青老师、语文罗忠义老师、英语扈进祥老师、政治谢兆兰老师、体育王吉老师、地里刘福汉老师、李玉梅老师、美术吴鸿飞老师、物理朱禧老师、化学杨军(初三班主任)老师。还有同级任课或替过课的有李景春老师、张述博老师、王海雄老师、牛秀英老师……这些老师,有一些已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不朽的师魂和永远的传说,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1982年以后,二中初中部依据国家规定开始设立初三级。二中当时的教师来源一部分是民教转正的老牌高中生,正当壮年,人数不少,大多成了会宁的名师。一部分是当时师范毕业的中师生,是当时二中的新生力量,像当时的张作仁、朱禧、罗忠义等老师,二十岁左右,因年轻有为,课上得好,颇受好评,颇让学生怀念。还有一部分是师专毕业的专科生,这些老师在当时的二中是稀缺人材,深受领导的器重,家长的厚望。还有极少数五六十年代毕业于兰大、西北师大等大学的老牌本科生,在当时二中校园里凤毛麟角,鹤立鸡群,是当时二中教师队伍的象征和二中的旗帜和招牌。

(3)

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无论是双职工,还是两半户教师,在县城有私人住宅的非常少,基本都是人均一间十平米左右的办公室,办公、住宿、做饭都在其中。当时,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很低,心态平和,心理非常单纯。家在农村的教师大都连一辆自行车买不起。和学生一样,到了周末都要徒步回家背干粮、取吃喝。但在我的印象中,当时的教师除了出奇的敬业,出奇的能下苦,出奇的对学生有仁爱之心。再就是比较轻松欢乐。课余,总见教师三三两两的在校园里大声的说笑闲聊,或散步打球,或组织一个自乐班,吹拉弹唱……一个校园里的教师,吃住生活在几排相同的区域,大都喜欢互相交流参加集体活动。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有缘相聚在一个大校园里,仿佛就是一个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那时,在学生的眼中,总觉校长权力非常大,调配教师校长说了算。有这样一个惯例,每一个学年,极个别的教师由于敬业精神不够,或由于专业水平欠缺等等原因就被调整调动到农村学校去任教。因此,校长的办学主动权就比较大,管理的力度和权威性有所保障,责权的有机结合和有机协调,才真正的体现出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的办学理念。为以后会宁二中教育的辉煌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为会宁“三苦两乐”教育精神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应有贡献。

(待续)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伯乐不常有 -----我所熟识的张廷寿老师 | 曹振华(诵:蒙蒙)
周福如丨怀念蔡文亮
先知亭前缅怀四先师
【我是小作家】王腾悦《校园的新鲜事》|指导教师:曹文乾
初中校长如何处理师生间发生的矛盾?
配角的"立"与"力"——"配角"肖宁的一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