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老家在会宁的山圪落(1) || 作者 向阳


我的老家在会宁的山圪落(1)
作者    ‖    向阳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会宁娃”洞庭湖骑行记》


引子:

“人约黄昏后,月上柳稍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千古名句,都是古人“睹月思人”。今日正值中秋佳节,又是我和爱人结婚18周年的纪念日,特撰写拙文,一则“每逢佳节倍思亲”,二则思童年的苦,鞭策我珍惜今天的好日子。

本文共分《我的老家在会宁的山圪落,记忆中家乡的一二三事》、《我的老家在会宁的山圪落,记忆中家乡的地形地貌》和《我的老家在会宁的山圪落,记忆中家乡的左邻右舍》三部分,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思所想。

本文是第1部《记忆中家乡的一二三事》,文字拙劣,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记忆中家乡的一二三事

我的家乡在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山圪落,那个地方十年九旱,吃喝靠天。曾几何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十有八九从未走出过大山,似乎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的土地就是这沟沟壑壑里的手掌之地。

地形如手掌,又处在山湾之间,所以叫“掌湾里”。它是甘肃省会宁县最偏僻、最贫穷的农村之一,过去是,现在仍是……

我的家乡,无论是贫困还是富饶,无论是山清水秀还是穷山恶水,无论是山大沟深还是一马平川 ,我都永远深深的怀念它。在这片纯朴的热土上,即有我童年的记忆,又传颂着红色文化,也流传着神奇的故事。

童年记忆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我的家乡是美丽而富饶的。春天,村庄沟坝边的老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屋后山峁上漫山遍野的杏树绽放出粉嘟嘟的花瓣,其中还点缀着粉红色的桃花,村庄前山坡地埂上高大的老榆树挂满了一串串金黄色的榆钱。小伙伴们三五相约,或到冰雪融化的山沟里寻挖可就着窝窝头吃的野辣辣(一种有辣味的植物的根茎),或挂在老榆树的枝杆上狼吞虎咽的吃香甜的榆钱。我经常站在院子里,一边看着“杏花春雨似江南或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美景,一边遐想着山外的世界……

夏季,是农村里一年中景色最美的季节,山山梁梁、沟沟峁峁都被认得的和不不认得的花花草草所覆盖,农田间更是多姿多彩,秋季作物有的刚刚发芽、有的正在杀青、有的正在开花、有的正在抽穗,而夏粮相继成熟,金灿灿的麦子、紫红色的胡麻、黄澄澄的豌豆,构成了一幅幅“五谷丰登,社稷安宁”的和谐田园画卷。

“春种一粒粟,夏收万颗子”。夏季是庄农人丰收的季节,也是最忙活的时间。大人们在田间地头甩开膀子、起土烟港的抢收夏粮,而小孩子们装腔作势的专心致志的捡麦穗、剁甘草,但他们的心早都飞到山林里的杏树上了。早熟的杏子,或红或黄,挂满了树枝丫,它不仅可充饥解渴,更是“私房钱”的唯一来源,杏皮、杏核、杏仁都是变钱的“金疙瘩”。

秋冬时节,大人们仍然干着该干和不该干的农活,而小孩子们可偷奸耍滑,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打沙葱、摘野果、烤洋芋、扣麻雀、堆雪人、打雪仗…….

  

不过,最兴奋、最期盼的还是“过大年”。一旦进入腊月就扳着手指头计算过年的天数。过年,不仅可穿新衣服、吃好吃的,更是还有好玩的。对庄稼人来说,一年中其它的时间可以没有肉吃,但过年一般都要杀头猪,光阴好的人家杀的猪膘肥体壮,而穷人家的猪瘦骨嶙峋,只要能杀头猪,不管大小肥瘦,庄稼人就能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年。对小孩子来说,有没有肉吃,似乎都不太重要,最为关心的是杀了猪就有猪尿泡玩了。通过小孩子们神奇的手法,小小的猪尿泡就会长大变圆,只要用嘴向里吹些气,并用细绳子将吹气的口扎紧,就可当篮球打、当足球踢、当排球玩,甚至还可用来作恶作剧。

在我的记忆中,我家可能几年才能杀头猪,但是一般情况下等过完年,猪肉基本上所剩无几了。一则确实是猪小肉少,二则是我的母亲过惯了穷日子,又心底善良、纯朴大方,在她的心目中,“上正下腊月,都算过年,来的就是客”。所以在这段时间,南来北往的客人、走门串户的乡亲、农闲时间浪门子的亲戚,都可能是我家的座上宾。每当来客人时,我总能眼巴巴的看见母亲把香喷喷的“猪肉炒粉条”从厨房端到上窑(我们住的是土窑,把主窑叫上窑),同时,在院子的某个角落里窥视这些“山珍海味”的还有我家的大白狗和老花猫。大多数情况,等客人用完餐时,剩余的只能是大白狗和老花猫的“美味佳肴”了,而我只能又去玩猪尿泡了。

在我们那个山圪落的农村一直保留“热情待客”的礼节,当有客人来时,不管是否是用餐时间(如中餐、晚餐),好客的主人(如我的母亲)都会给客人做一顿家里最好的饭菜,孩子们都不能陪客人同时进餐,必须等客人用完餐,若有剩余,才可以吃上一嘴。这既是家规家教,也是待客如宾的最高礼节。现在回想起来,既对祖上纯朴的民俗民风升起悠然的敬意,心里又感慨万千!想当初,逢年过节,我们家“门庭若市”,而现在我的母亲八十有余,且在病榻上渡过了十年,再也无法下厨做碗回味无穷的“猪肉炒粉条”了,在那些艰苦岁月里陪伴她多年的大白狗和老花猫因年岁过老,也离她而去,所以这些年就“门可罗雀”了!

红色文化







 

说起会宁县,可能有人知道。1936年10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勤劳而纯朴的家乡人民对红军的到来敞开怀抱,热烈欢迎,并非他们有先见之明,而是觉得这支军队(指红军)与前期的军队(指地方的军阀和国民党的军队)不一样,于是就产生了很多佳话和故事,正如这首民谣:最后一把米,端来送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衣裳;最后一床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也要送到部队上。

听爷爷辈们说,在会宁大会师的红军就是通过我们村庄旁的原兰宜公路的线路(甘肃兰州到陕西宜川的公路,现改为G309国道)向延安北上的,有步兵、骑兵、汽车兵,整整通行了三天三夜,朴实的乡亲们送油送面送衣服,以表达对这支部队的支援和敬意。还听说,有位红军战士,由于伤势严重不能跟着部队继续前行,就在我们村庄休养治疗,得到乡亲们的精心照顾。

神奇的传说

  

在我们村庄的附近有个叫“马圈湾”的地方,关于这个地方还流传着一件神奇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罗梦仙[1],他何朝何代何许人也,生于何时,死于何庚,史无记载,亦无人知晓,只传说他是当地的一大财主,他居住着一座城堡,而“马圈湾”东西北三面环山,山崖陡峭,山间地势平坦,草木茂盛,是他天然牧场和圈马的马圈,周围千亩土地皆为其占有,他精勤于耕种养殖,家境富裕,粮食万石,骡马千匹,牛羊数千只,金银财宝无数。罗梦仙三妻四妾,建有一座土城堡里,堡内房舍数十间,雕梁画栋,繁花似锦。梦贤聪颖多智,将部分余粮磨成面,和成泥,裹在房屋的墙壁上,若遇天灾人祸时,裹在墙壁上的面泥可供家人吃三年。

某几年,大旱,粮食绝收,当地生灵涂炭,百姓食不果腹。罗梦仙视财如命,虽家财万贯,粮食万石,但不愿接济穷苦百姓。某日,一位拄杖的白发银须老人来到罗梦仙家门口乞讨,并请求勒梦贤,开仓放粮,接济苍生,积德积福。遭罗梦仙的拒绝,并唤狗驱赶老人,老人边退边说:老天有眼,你富有而不做善事,必会穷变。罗梦仙高声呵斥道:若要穷了我罗梦仙,干了黄河塌了天,我家的墙皮还能吃三年!老人愤怒地说道:不干黄河不塌天,一夜穷死罗梦仙。随即扶拂袖而去。

果然,当天的午夜时分,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骤雨倾盆而下,山洪暴发,罗梦仙居住的川道裂开了数丈深的河沟,堡子塌陷,仅剩半截堡墙斜跨在河沟边,家中的所有东西都被洪水冲走,所幸罗梦仙携家人及时逃出城堡,保全了性命,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艰难的活着。而马圈湾山体滑坡,牲畜或被掩埋,或被冲走。

罗梦仙正应了老人之言:不干黄河不塌天,一夜穷死罗梦仙!



[1]参考文献:干黄河不塌天,一夜穷死勒梦贤||田年世

第二部 待


  
作者:向阳,甘肃会宁人,现居湖南长沙。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和企业管理及咨询工作,并任湖南省甘肃商会副秘书长(兼);喜欢写作、摄影、运动和徒步等。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会宁老家的夏天竟然也如此美
写在前面:之家山记忆
家乡的老屋
悦生活•心之所安的地方
老家的腊肉,那种香飘千里的乡愁,在记忆中氤氲
记忆打了烊,左心房也关了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