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熟悉的陌生人——记我的父亲 || 作者 马泽昌3412

会宁县【正德堂】马氏家族优秀家教家风系列之六

最熟悉的陌生人
——记我的父亲

作者  ‖  马泽昌3412
时间就像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味味俱全;生活如同色彩斑斓的万花筒——赤橙黄绿青蓝紫,面面俱到;时间的生活展现着人间万象百态……


说起我的老父亲,从我出生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虽然很熟悉,但似乎又很少认认真真、完完全全的了解过他,因此又很陌生,不经意间发现父亲两鬓斑白,已经老了。回头一想,恍如隔世,而我对以前父亲的点点滴滴记忆是那么模糊,某些瞬间又是那么刻骨铭心……,心里的惭愧,难以言表。

父亲以前是一名很普通的煤矿工人,在常年不见天日的工作环境中磨练出来了一副“老黄牛”的脾气和性格,因此干啥事情都不紧不慢,也不停不歇,一直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姊妹付出、为家庭埋头苦干,真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岁月蹉跎,人生易逝,父亲大半辈子已经过去了,勤俭地难以形容,很少为自己花钱,舍不得穿一件新衣服,朴朴素素,兢兢业业,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我们姊妹身上。

小时候记忆中的父亲,总是长年在王家山煤矿下井,一年到头也见不了三两次。父亲不善言辞,却是个感情质朴的人,那时候年纪小,对于家人的感情没有更多的真切感受,只是觉得谁经常在自己身边就对谁更亲切。所以那时候对我来说,每次只要是能见到父亲,就会有好吃的吃,有新衣服穿。小时候的记忆很模糊,我也忘记了是否只是因为想吃父亲买的好吃的、新衣服穿而思念过父亲,或者希望让父亲多回家几趟……。


后来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上学时,我会委屈地问母亲:“怎么人家的爸爸都在家,每天都可以见到,为啥我们姊妹几个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我爸呢?”母亲面容为难的笑着说:“你们要是能天天见到的话,那你们姊妹几个吃啥喝啥?……”那时候太小,什么都不懂。

父亲的前半辈子可以说是交给了王家山煤矿,前后工作二十多年。我了解到当时煤矿的工作情况,在满是积水的旷道里,阴暗潮湿,除了每隔几米才有一点钨丝灯带来的微光外,再没有任何光源。每天早出晚归或是晚出早归,只有每个月休息的三五天才能见到阳光,可以说是永无天日。我很难想象父亲是如何在这种的环境下,不间断工作,一直坚守了二十多年……。前些年和父亲谈到一些当时的情况,父亲很生动的说:“别看我个子小,体重轻,才一百来斤,但是当时我能一个人扛起一个一百六十来斤的钢柱子……”言谈间能够听出父亲语气的自豪感,那是一种对生活的不屈不挠,二十年间对家庭不减的责任。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一百六十斤在我的心中重如千斤,压在父亲瘦弱身躯的肩膀上,我何尝不心痛……,父亲肩头的不仅仅是责任,更是我们姊妹的未来,父亲自始至终都没有一句怨言。

后来,随着父亲年龄的不饶人,在煤矿退休后回家务农了。生活总是在继续,母亲的身体一直时好时坏,平常只能在家里忙活,照看庄稼,家里两头耕地种田的老毛驴也要时时喂养,姐姐当时也因贫血不得不休学在家,我和哥哥正在上学。父亲当时的失业,让整个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陷入了窘困,家里的四口人要养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生活的压力逼迫父亲再次踏上了背井离乡的苦难之路,开始了四处流浪的打工生涯,来维持当时不堪重负的家庭。


之前,我对父亲的了解知之甚少,也没有过一次详细的交谈,我们父子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却又言之甚少,就连我当初去江西上学临走的时候也没有多说几句话。走之前,父亲却要坚持送我,那天的早晨下着雨,天还没亮我便要去赶车,父亲拿着绳子背着我的行李箱,雨水打的脸上冰凉,父亲只穿了一件雨衣,到了马河后湾时,雨水咕噜噜地顺着雨衣流淌了下来……,到了梁顶,天还蒙蒙亮,我催促父亲赶快回去,摞不动脚步的父亲眼中充满着担心,一连说了好几句“路上小心”,我在雨中目送了父亲,婆娑的步伐慢慢消失在了我的视线之中,隐匿在了半山腰的雨雾之中,我第一次因离家而落泪,父亲渐行渐远的脚步带出了在我眼眶打转的泪水,随着雨水一起从脸上滑落……,肩上的行囊背的是一家人对我莫大的期望,踏上了离家的道路,我怕我辜负家人对我的期望,想着想着,我感觉我背的行囊越来越重,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我意识到,家家越来越远了………。家里的电话多半来自母亲,父亲偶尔少有,我理解父亲的不善言谈,话语少。每次和父亲的通话内容几乎是如出一辙,都是最平常的寒暄:“饭吃了么?”、“还没睡吗?”、“生活费还有么?”、“吃的好着么?”,慢慢的我也发现父亲的听力随着年纪一直在下降,电话里简短的几句话一遍两遍说不清楚,开始我比较厌烦,后来也慢慢的习惯了,渐渐地有了耐性。小时候,父亲又何尝不是耐心的期待我们的牙牙学语呢?

2019年7月,我去了父亲当时打工的嘉峪关。在这之前我从母亲那里得知,父亲两个月前被我舅舅家表哥叫到嘉峪关打工去了。下火车后,我打车来到表哥说的地方。刚进大门口,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空旷的大院,院子里零零散散的堆放着一捆捆的待加工的钢材。表哥迎面接过我随身的行李,把我往房子里带去,放下了东西我出门就往父亲干活的地方走去……。人群中的父亲是最瘦弱的一个,一眼我便认出来父亲,父亲也看见了我,第一句话便是“你怎么也上来了,天热得很,你先到房子里去凉着,完了再说……”,我也没说出一句话来,就这样相顾无言。我们父子的见面,不管多久,不管多远,好像是意料之中,又像是预料之外,没有任何的惊喜,也没有任何感情上的寒暄,可能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而我此时也是一个羞愧于表达想念的人。说罢,我在旁边看了一会他们干活的基本情况,父亲又在催我到房子里面去,我想:“爸爸怕把我晒着,他又如何不怕晒呢?”炎炎烈日晒着父亲的背,烧灼着我的心……。嘉峪关的天气就是这样,雨水少,夏天的早晨,八点钟的太阳便能晒到让人疲惫不堪,像是麦黄六月麦垛子里被凉水灌过的黄老鼠一样,软趴趴的。晚上完工,父亲问我是不是也要在这里干活,我就把我的想法给父亲说了一遍,父亲也便没有多说。第二天早晨我也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父亲一大早给我准备好了手套等劳动工具。父亲无言却如山,点点滴滴都是爱……。现在想想那苦难的日子,依旧让人难忘……,一根25型号的钢筋便能让我如同一片随风的树叶一样摇摇欲坠……,而这种活,父亲一干就是整整一天,一干就是长年累月。机床里刚出来的钢筋温度超过了一百度,隔着厚实的手套,我都能感觉到灼烫的刺痛感,父亲关心地说:“你们的肉到底还是细,不像我的手死肉厚着已经感觉不到烫了,这活你以后还是能不干就不要干了……”父亲一直希望我们努力念书,以后能有一份安稳可靠的工作,摆脱和他一样下冷苦的命运。中午吃饭时无意间看到父亲拿起筷子的手如同枯柴一般,满是厚皮老茧的手掌,好像那家乡雷雨过后的黄土地,布满横七竖八的沟壑……,我羞愧难当,没有详细看父亲手掌的勇气,那些口子却如同刀割的一般深刻在我心里,痛的无法呼吸,哽咽的泪水伴着饭汤一起喝下……。


父亲没有其他嗜好,仅仅是抽烟,中午会出去买一包三块钱的红兰州,时不时的还会给我带来一瓶四块钱的冰红茶,笑着说:“这厂里的水喝起来有味道不好喝,我知道你也喝不下去!”父亲调侃的话,让我怎能心安理得,真是“表面笑嘻嘻,心里哭唧唧”,父亲这辈子为我们姊妹操的心,我们当儿女的又何曾体谅几分?父亲哪怕只有一口吃的,也要全数喂到子女的嘴里,这份爱沉甸甸的,像一块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真是“父母的心在儿女身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

农忙时,父亲要回家帮忙收拾庄稼,走之前想剪个头发,说自己的头发太长了,我说去理发店剪一下吧,他也不肯,说自己有电推子,自己理一下就好了。我拗不过父亲,我便自告奋勇的凑上去,向父亲说到:“爸,那我帮您吧!”父亲欣然同意了。这是我第一次给父亲剪发,我仔细端详着父亲,用心的帮父亲打理着头发,才看清父亲的头发已经全都花白了,可能是父亲经常带着鸭舌帽子的缘故,我竟然一直没有发现!我默不作声,眼里早已噙满的泪水,哗哗地落了下来……,院子里的人很多,我怕被看到……。尴尬之余,我连忙转移视线,说了几句别的话题,来掩饰我那没勇气袒露的难过……。父亲嫌我给他剪的头发太流行,我说:“不是还可以嘛,比以前精神多了”,父亲欣慰地嘴角微微一笑,第一次笑的那么灿烂……,晚上父亲就要回家,我给父亲网上买好了火车票,没来得及送父亲,自己却不得不在父亲之前坐车北上,前往中蒙边界策克口岸。临行前父亲又是千叮咛、万嘱咐,又嫌我自打高中毕业以来就没有在家过个好年,没有在家好好待过一段日子……,我一一应和下来,离开前我没敢多看老父亲一眼,我只记得那个身材不高,又带点佝偻的身影,看似弱不禁风的身躯却是我们姊妹以及整个家庭的精神支柱,院子里被夕阳拉的很长很瘦弱的身形是父亲的照影。一滴眼泪便能模糊了视线,那一刻,那个身影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那边是我的父亲啊!,对我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人啊!

何尝不想长促父母膝下,以敬养育之恩。母亲疾病缠身,父亲年事已高,奈何儿至今一无所成,不得不远行,我不想让老父亲再为我夜以继日的奔波操劳,我想为这个家庭的生活带来一丝好转。算一下,父亲今年已经68岁了,濒临古稀之年,而我今年才22岁,整整相差四十六岁,别人家基本是爷孙的年龄,让我们却以父子的身份相见,这种无奈的现实,让我不能够向这个现实屈服,以双倍的努力来回报家庭,回报父亲,时不我待,及时行孝,我不想把对父母的孝心放在以后长满杂草的黄土堆上,化作悲痛的一缕青烟……


父亲这一代是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代,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创新,而父亲的生活仍然如七八十年代的没有灯盏,自身平凡,却足以照亮灯旁的人,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看着父亲拿在手里玩不懂的现代智能手机,沦为现代社会的守旧者,时常被别人诟病,有些人眼中的笑话,却是子女眼中的心酸,我也希望我们能对父亲这代人多一些包容和体谅!父亲大半辈子的生活,充满着艰辛和辛酸,这条路走的满是崎岖。我很感激我的父亲,哪怕他是别人眼中的“老实人”,感激他在花甲之年仍然义无反顾地对我们默默无闻的付出。我不奢求以后的路是否畅通无阻,又哪怕布满荆棘,但求最后的结果对得起老父亲的苦心栽培和悉心教导。

千言万语,道不尽对父亲的感恩之情,越长大,养育之情更加醇厚,唯恐回报不及。古语曰“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只怕我成长的脚步赶不上父亲老去的速度……

最后,借用鲁迅先生的一首诗,谨献给我敬爱的父亲,也是父亲辛劳一生的真实写照: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父亲对生活不屈不挠的这种精神,是我以后学习的榜样。父亲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能够扎根、开花、落叶的顽强,是我们姊妹的精神瑰宝,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一定学习父亲的这种老黄牛精神,秉承父亲正直做人、低调做事的教导,吾辈当自强,应生生不息……

2020年3月13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赵学智专栏】我的老父亲
沉痛悼念父亲逝世一周年祭文
马泽涵
怀念父亲
美丽乡村的好儿女——韦洪坡
我不想回的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