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村庄拾遗(连载九:戏台) || 作者 马彦明

村庄拾遗(连载九:戏台)

作者    ‖    马彦明

作者:马彦明,男,汉族。一九五七年生,现址,会宁县,头寨镇,老鸦村。网名,农夫。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链接:

《年味》《悼亡友》《村庄拾遗(连载八:祭灵)》《村庄拾遗(连载七:庙堂)》《村庄拾遗(连载六:社火)》《村庄拾遗(连载五:老先生)》《村庄拾遗(连载四:乌兰钟声)》《村庄拾遗(连载三:湫池)》《村庄拾遗(连载二:山响)》《村庄拾遗(连载一:涝巴)》《三元钱引发的悬案(小说) 》《农夫正传》

清晨,一阵噼哩叭啦的鞭炮加杂腾空而起的烟花冲天而起。全村男女老幼沉浸在戏台的落成之中,几代人的愿望落地生了根,刹那间,一个世纪,代代人为它而奋斗的零零碎碎归结在我脑海,在我的眼里,端庄秀丽的它,却犹如风尘仆仆,风雨苍桑的老人蹒跚走来,而关于它的风韵趣事已爆棚于戏台之上,难怪,古人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叹!

这次是应国家项目而政府承建的。家乡的戏台,从古至今,都是鞍马劳顿,今东明西,前后有十处戏台遗址。零三年至零七年,一度因没地场而搁置了几年。一到正月,黑灯瞎火,每逢邻村,鼓角相闻,旌旗相望之时,村人们的心里都酸溜溜的,感觉年不像年,节不成节。今日跋涉到此,嘎然止步。矗立于村庄最西而面向东方。晨曦微露之时,古色古香的胴体,熠熠生辉,最早瞰俯百家灯火和炊烟直上。颔首尽揽家乡情,庄重更显地灵来。一句话,感觉十分的接地气。

家乡的戏台,前身可追溯到爷爷的爷爷辈。那时叫"地摊子",人众围个圈,手掌火把或羊油蜡烛,敲几页烂铧,蒙个羊皮鼓,脸上涂些红色就算化了妆。没有戏词,自编自唱,雏形和书上记载的原始娱乐,如出一辙。到我出生前几年,选一块稍高的地块,栽四个木杆,借门帘,搬窗扇,抬八仙桌,找牛笼嘴挂煤油灯。有限的台面,转一圈也是兵行万里,三两人也算雄兵百万。唱到凄苦处,台下也是唏嘘一片。那时的人,文化媒体极度匮乏,把看戏当真的对待,最易溶入剧情。而表演者,虽然缺少艺朮指导,靠摸索言教身传,但每个角色执著的追求,力求塑造最完美,最贴近民意的演出,以看痴台上人,唱哭或笑倒台下人为标准。由于条件简陋,烂羊毛套子扯掉乌纱帽耳翅,县官变成了相公。破草鞋一脚蹬飞,挂在桌档上,三天也找不见。还有韩琪歹了三次刀,不杀秦香莲,台下等抽褥子睡觉的观众急红脸的笑话,在那时已应运而生了。

再到后来,六二年,我五岁时,村庄盛接了十三庄社火,戏台周围的盛况更是空前绝后。据说十三个春官老爷登台咬仪程,各显其才。咬到红火处,谁肯山神谢过土地,那个不是搜肠又想刮肚。有诸葛亮骂死王朗之威,吕洞宾三戏牡丹之艳。最后只有两人对唱,竟争魁首。一人唱道"十三个爷,十三个舌,红尘万事离不开舌。什么无言能学舌,什么无舌游江河,什么舌多起风波"。这个以"舌"为主题的段子,看似简单,却藏着人生观的非常哲理,如今也谈“舌尖上的中国“,在那时,先辈就戏台上注重舌的作用了。只见对方从容答道“鹦鹉无言能学舌,鱼儿无舌游江河,人因舌多闹风波。既然言兄知道的多,我来问来你来说,什么早晨四条腿,待到午间两条腿,再到晚间三条腿"。此问一出口,十二个春官一个瞠目结舌,怎能总结,简直如五雷轰顶。须知这个古希腊的迷底,是说人一生从小到老的全过程,这个放之四海而现实的人生本质,用语言形象化,在那个稀文断字的年代,还确实是个奇怪的理论。仅此一段,立马啃折了戏台柱,咬断了社火腰。台上台下沉寂一片,老爷们趁兴上台,灰溜溜下台。可见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这个春官的博学,通古半个世纪过后,要配春官这一角色,谈起那晚的一幕,还心有余悸。可惜我当时年幼,还懵懵懂懂,并不懂戏台上的角逐有多利害,以及台下的观众气氛有多激情澎湃。

农村的戏台,其实还另有头衔,叫"气皮台",显然含贬意。是因戏台上产生的矛盾,而顺势戴上的帽子。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组成。那么这个"气皮台"是不是浪得了虚名,而究竟气从何来呢?是偶然和必然凑巧的结果。据说某一年,也是接社火,挨排登台表演。前一场唱的是《镇台念书》,反映李庆若小时是如何的聪敏好学,头悬梁锥刺股,状元及第,官拜八台总镇。观众终因李庆若的功成名就而释然了。而下一场恰是《打镇台》,李庆若纵子秋江一带调戏良家妇女,被闲散在家养老的朝阁文庆打死,圣旨发到华亭县王震案下审理,李庆若不服,哄闹公堂,被小小县令王震以防害治安罪,打了个皮开肉绽。同样是古人的作品,却反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按理论,也是官场的逻辑。问题出在“巧"字上,唱《镇台念书》的村庄,怎么也想不同,也许还隐隐觉得屁股疼,就偃旗息鼓,悄悄地要溜走,作东的自然是把酒看盅,检讨自己的失察之责,不该把这两折戏放在同台表演,过后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自己,老死不相往来。我的村庄那时由于戏服,道具简单。尤以单念单唱的小曲为主,如《桂香担水》《安安送米》《瞎子观灯》《十二梅女》等等。《牧牛》是最拿手的一折戏骨,以演员的滑稽,憨态,取笑恰到好处,已炉火纯青了。草本我没见过,听先辈论是神童牧牛的段子,有个"神"字,虽然牧牛,也光彩了不少。且听一下唱词“开开子牛圈门,吆出了一对牛。跑的耕地去,牛把铧踏碎。穿了个烂皮袄,虱连虮子多,搭到断墙上,野鹊垒了窝,阳世三间穷人多,哪一个都像我……"。没半句仙家偈语,更不能陶冶人的情操,充其量算个农家田园生活插曲。就这个《牧牛》,出庄到牛姓大村,故伎重演,唱的也是尽心尽力,笑翻了一场人,但他们事后冷静一想,明明是含沙射影,欺我牛庄无人。隔几天要到他们庄上,以牙还牙,赶排了一折《司马拜台》,司马懿筑台拜帅,本来是三国司马家称王称帝的前奏,最辉煌不过。问题出在谐音上,司马或读为死马,死马败下台,就剩宰肉剥皮了,私下改名叫《剥马皮》。恰我村子,绝大部分人姓马,初来乍到,不觉得异样,事后幡然醒悟,痛恨不已。老人言,穷人心薄,我理解是文化不透彻,钻了牛角,并把当时这一现象,称谓“戏台文化"时期。说到底,竟争的是文化技巧,却远远超出了那时的人文范畴,也并非一方戏台所能包容的。

戏台,是人从古至今,从低筑高,从小到大造就的文明之台,它是,重复人生经典,借鉴古人,教育新人的场地,由于来历悠久,更是历史的积淀。也蒙上了许多阴影,也叫禁忌。民间连厕所都有坑神紫姑娘娘的传说。可想而知,这个堂而皇之的地方,也有个叫"庄王神"的神祗把持。他不同于梨园祖师,社火始祖之类,只辖一方戏台,力求闹中取静,严禁台上台下争吵,打骂。出台和谢台的戏曲,以吉祥为主,如《天官赐福》《黑虎坐帐》《香山还愿》等等,民间传言,戏台是民间人、神鬼三者互动,与民同乐的地方,所以,宁肯神仙打仗,不可凡人犯上。台上台下很有讲究,行为要谨慎,言语要检点,不然灾祸如影随形。正因互动,某庄敬奉显神大王的,戏台上你就不能唱《伍圆逃国》。供奉关二爷的,唱出五关斩六将,古城壕边斩蔡阳,作东的高兴,你也备受抬举,相反唱《夜走麦城》就不受待见。甚至还说,狂风大作,戏台上星火无种。真的是这样吗?世事人作造,没有神鬼的道。众所周知,一介凡夫俗子,一个伟人圣贤,都是最初低落,到兴盛发展,再趋于衰败灭亡,是常理,任何人与物都逃不出这一规律,要搬上戏台,就受诸多限制。浙渐地人们也触类旁通了,对戏曲也有了讲究,如《起解》,《困山》之类的折子戏,有碍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自然是皱着眉头欣赏,心内一直敲小鼓。敢怒不敢言。其实,这些都是人的心理作祟,心内不接受的事实,虽精彩也没戏。

戏台虽然是乡人一年一度社火芸花一现之地,却有纲举目张的意义,它虽没山川、江河辽阔,方寸之地也包罗万象,从开天辟地的神话到现今高歌猛进的新时代,都能再现天、地、人、神、鬼无所不及,仅一方土台是没有光坏的,配上前面的戏字就珠联壁合,光彩眩目,神秘莫测了。一九八O年前,生产队组织了社火,出台之日,却不遵古训,不按过会顺序。认为接社火(过会)的日子越早越好。强行把社火队拥到了某村庄。意思很明显,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提前到你庄,把你庄过会的日子嫁接过来。那年正是我在戏台崭露头角之时,在《十五贯》里饰演油葫芦——一个酗酒卖肉的屠夫,赚得十五贯铜钱后,醉卧家中,被当地的一个无业流民娄阿鼠踫见,一斧子砍死。那年代,唱惯了小曲戏,把这样的全本戏叫大戏,却不懂掩幕藏尸的技巧,直挺挺躺在台子上,正月的夜晚,又恰逢鹅毛雪花飘来,等清官况钟到来昭雪伸冤,左右等不来,悄悄翻起身,已是台空人散。也许强扭的瓜不甜,人家不待见。社火队已落荒而逃上路了,油葫芦虽死不暝目也只好尾随其后。这年的六月,生产队换来的精品,甘八小麦。长得如墙板一样,土泼不进,颗粒饱得像老鼠眼晴。恰要收割的当口,群众摩拳擦掌,兴奋得等不到天亮。这日,一朵乌云飘了过来,随即电闪雷鸣,冰雹先小后大,像瀑布般倾泄下来,一百亩甘八小麦倾刻像剥了皮的洋芋,白光光一片。真的是,霹雳一声冰雹来,赛如麦篅露了底,男女老少齐抹泪,怨天怨地怨戏台。古人常说,皇上有个三宫六院,百姓且有七怨八怨。为何这次还怨戏台?实际没怨错。一是心中有愧,二是方圆村村没下,单下到甘八麦地里。现象陡然,周围更是哗声一片。给人像云里,雾里的感觉,只有把风、马、牛连起来考虑。戏台上的操作属人为的争强好胜,可老天为啥配合得如此默契。古圣贤语讲天时、地利、人和的六字真言,在这次抢会卖戏的事实面前,基本得到一次完整的诠释。可见这个方寸之地,触一发而动全身,谈笑声中,杀伐凛冽。也有文治武攻的策略,况乎一个人的能量,在这个气候中,更是微乎甚微,在戏台上所犯的失误,受到惩罚的人,顺手拾得。给人在重温古今风云趣事中,警钟长鸣,不由得暗生恐惧,敬畏自然,尊纪守法。

时代在发展,戏台也与时俱进了。现今的人,文化媒体渗透了,觉悟提高了。戏台上的操作更娴熟了,增加了审戏的一步新规章。先到戏台上订戏。除上述不能触犯的框架外,一般的戏,名字不好的,改头换面,或者忍痛割爱。不雅的段子和词句,省略或忽悠而过。春官仪式,咬的不果断,挡的更彻底。像现在的农植物喷以增色剂,增壮素。这一现象又向戏台环保,我称谓"戏台文化包装"过程,节目虽然皆大欢喜,赏心悦目,但没有了原汁原味。

戏台啊?戏台,你有雅号,更有别名。看似聋子的耳朵,形同虚设,可不管丰年,歉收,乡人总喜欢在你怀抱里念叼,说唱。你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每每到来,快乐和忧愁就爬上你饱经风霜的额头。你是代代人传递的火炬,你酝酿了后辈的希望。在你的耳提面命下,辈辈人克己复礼,尊老爱幼,敬畏自然。从此而漂流到各地的儿女,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更能独善其身地融入到各地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你是无数乡人苦乐年华的见证者,也是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的里程牌,更是啊!是家乡人文、情怀,最结晶、最靓丽的一座丰碑。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冥婚、扎小人,郑少秋这部鬼片太大胆
散文||大村齐村
河南民俗志:民间游艺介绍
山西博物院戏曲故乡
荞麦青青散文||关于社戏
巴漠原创 | 故乡的味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