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曼青的练拳秘诀与多次强调的“松”(三)

 

   【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    

文 | 陈雄

 编辑 | 鹿鸣

全身内外放松的练法

郑曼青先生给弟子传授松功练法时谈说:“最先全身不能有力。全身有九个关节要松开。三个在手,三个在脚,三个在背。手三关节是腕、肘、肩。脚三关是胯、膝盖、踝。背三关是尾闾、颈、头顶。九关之中最重要是手三关,首先要把手三关松开,第一是腕关,接着是肘而肩。肩关是最难松。如何才能松开关节?首先是松开关节之间的腱,接着骨,要不断的松开关节之间的腱,关节之间不松,气不能顺畅的流动。我们习惯于拉紧,应不断的放松。当我们初学时,动作是紧绷绷的。我们学习知道那些动作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运而后动的动作。当肩关节能松开时,其它的都容易了,脚三关中踝关最难松。尾闾关松开后,气可通上背部。这些将在以后才教,你们先练习手三关,当肩关通后才再谈其它关节。当已经松开后,我们将练气。练气法与一般的西方方法不同。气有三种(Ⅰ)空气的气(Ⅱ)气血的气(Ⅲ)真气。当一个人充满真气时,一个人会有灵。练气是先将空气的气沉入丹田。心与气守于丹田,积之渐渐会有成果。当气沉丹田时,气要细、长、静、慢,有如抽丝一般,不能强压。呼吸应自然,是心将气沉丹田。当丹田能储气时,人们将得到许多想不到的益处。手掌中央叫劳宫。当手松开后,丹田气能到劳宫。脚底中央是涌泉。最后气可到头顶。慢慢的你会感觉到气到这五点,绝不能强求。先练丹田,再行气到这五点.”

探索与练松直接有关的拳经

师承于郑曼青的一位传人在《郑曼青弟子陶炳祥谈“松”》文中说:“拳经上每一句话都很重要,但并不每一句话都与练松有关;那些话与练松直接有关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笔者以为下列数点很可注意:一、 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这几个要领散见于各篇经论诀要中,前辈们用为太极拳架势的基本要领,我觉得非常重要。郑老师不先要求拔背,认为拔背是要气通了以后才能做的,不然反而会做得勉强,影响放松,气沉丹田则为避免故意憋气,特别改为意存丹田。虚领顶劲的虚领二字特别值得注意,不从虚领二字去体会,颈项容易僵直,整个脊梁也就放不松了。与虚领顶劲相关的另一句口诀是‘顶头悬’,虚领顶劲就是以神贯顶,连带的要求是尾闾正中,如此方能使脊梁垂直,圆活自活,是肢体放松的基本准则。二、 拳论说‘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十三势歌里也讲‘若论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是一个练松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愚鲁对于行功心解中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另有别解,如果把这两句话连接起来看,可说即是‘以心运身’,拳架的动作是用心来运动,那么,与用意又有什么两样呢?说到这里就会连带想到郑老师,常常提示的‘太极拳不动手,动手不是太极拳’,这句话应该也是杨门的口诀……我觉得这是‘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最好注明。所谓不动手,第一是手除了要挪动移于一定的位置外,收放进退转折都是跟著腰腿而被被动的。第二是手上不要用力,有些人以为要发挥内劲手上就要表现得有劲,这是不正确。郑老师常讲,真松透了手要提起来时都好像是很重的,身子在运动时手就像在水中游动一样,空气的阻力自己会感觉出来。这就是不动手,但心意中手的位置、作用、姿势,仍必须全神注意,这都是内心里做功夫的。三、‘气如车轮,腰如车轴’、‘虚实宜分清楚’、‘往复须有折叠’。是放松腰腿状态重要的说明,虚实要分清楚,大家都知道,但要把重心沉入脚心而使胯、膝、跗关节的活动都圆活自然,可能就很容易忽略,其实整个拳架是要由腰腿发挥作用,腰腿不放松,如何能灵活,这要从气沉,把重心沉入脚心,再从‘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的方式来分清虚实,腿部的折叠是沉落身体重心的最好方式,进退有了转换则虚实就自然清楚,这都要用心意去运作。郑老师平常只教人养气,并不教练气,大抵太极拳是要求在很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运动,故意练气都不自然,也就不会放松,所以只要求把气存养于心意之间,等到肢体动作与心意都能协调一致,自然柔和,养气的功夫自然也包含在里边了。”

一丝不能承受外力的实战思路

《郑曼青太极拳的思路》文中披露了郑曼青给弟子是这样传授松功的:“先师教我,练拳不动手,应用没有招,没有式,没有套招,只求实战。要松净,松透。心中不着一物,要一丝不能承受外力。不给人有任何可借之力。〔用手打人是帮倒忙。拿人是傻瓜,抱人是摔自己,自找麻烦。双手不接,两脚不起。〕等于把搏斗制胜的条件全放弃。剩下的是全与人相反的教法,练法,用法。就是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哲学落实。能把抽象能说又说不清的东西,落实于健康,修身应用的。就是郑曼青先师的思路。” 该文还有郑曼青对弟子强调“松”的记录:“从‘体’之方面而言。体如能松,气血流畅,筋脉和同,五脏得其平衡。则百病不得上身。上中下三焦,了无阻滞。故古人所谓:‘上医医未病’。惟太极拳,可谓上医之良药也。学之百日,便能知其效用,如再期以岁月,或十年,或终身,受益更巨大矣。能得其健康,便是袪病,能袪病,即能廷年。以此而言,良药便在一‘松’字中得之。诸位同仁,从今日始,请勿将自卫之〔用〕,再离开了松之一字。否则即自拒太极拳于千里之外。中国其它拳术,普遍都讲用力,只有太极拳讲松。且没动手,由脚而腿而腰,完整一气,心与肺不大动,气沉丹田。脑子清醒。”

(完)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太极》微信公众号 微信:taijichanyi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郑曼青太极内功心法
《郑子太极拳十三篇》 永嘉郑曼青著,1950年台湾出版。
如何学好陈式小架太极拳
郑子自修心法
处处有太极,时时分阴阳
放松练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