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智慧:和而不流(3)
孔子说,中庸是做人的修养。尽管中庸之道很难,但是大家还是可以学会。因此,孔子说,舜其大知也,而好察迩言,舜是有大智慧的,他好问,不懂就问

 

 

  孔子说,中庸是做人的修养。尽管中庸之道很难,但是大家还是可以学会。因此,孔子说,“舜其大知也,而好察迩言”,舜是有大智慧的,他好问,不懂就问,并且喜欢听身边的人给他指出问题;他对于别人的小缺点可以忽略不计,对别人的优点却不断地表扬;他经常抓住周围的东西,控制其既不向左,又不向右发展,而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中庸之道是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的。我们完全可以每天得到一点点本领,每天理解一点点道理,逐渐积累就可以真正达到中庸的境界。孔子认为,学习中庸和我们平常的学习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样的,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孔子说,有些人对于智慧,对于知识,“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有的生下来就知道;有的是通过学习知道的;有的是有了困惑,解答不了,才去学。但是,不论是“生而知之”,还是“学而知之”,最后的结果都是“其知一也”。他们要达到的最终点,所要掌握的知识都是一样的。“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你的能力可能有大小,你的智慧可能有高低,有人聪明有人愚笨,但是你不要因为聪明就不好学,不要因为愚笨就不学习。只要你肯学习,不论是聪明人还是愚笨人,最后都能达到掌握中庸的境界。

 

  孔子说,“好学近乎知”,这个“知”是“知识”的“知”,意思是你好学,你就可以是有智慧的人。古代有一个道德原则叫礼义廉耻。孔子又说,“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你要勇于承认错误,承认了才能改正错误。所以,孔子就鼓励大家努力学习知识,努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中庸之道。“知斯三者,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哪“三者”呢?第一是“好学”,每个人要好学;第二是“力行”,不能光说不做;第三是“知耻”,懂得廉耻。

 

  孔子说,好学、力行、知耻,这三件事情都做了,你就知道怎么样修身;知道了怎么样修身,你就知道怎么样管理别人;知道怎么样管理别人,你也就会治理天下国家了。只要通过学习,都是可以达到中庸之道的。孔子要求每个学习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多学,要多问,要思考,这是孔子给我们提出的学习之道,也是如何掌握中庸的学习办法。孔子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刻苦学习的方针。他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你学一遍,我学百遍;你学十遍,我学千遍。如果真能做到这样,就是傻子,你也会聪明;就是弱者,你也会变成强者。我希望大家把这个话记住,“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学习要坚持下去,要持之以恒。

 

  真正的“中庸”是强者

 

  在过去,“中庸”被看成是软弱的,无能的,或者是只知道两面讨好的。其实,这种看待“中庸”的想法是自私的,真正的“中庸”是强者。

 

  比如,孔子曾经提出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向孔子讨论和请教什么是“强”,孔子说,“抑而强与”,强有不一样,有南方之强,也有北方之强。什么是强呢?君子会选择南方之强,“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人讲道理,不是以牙还牙,而是用宽柔来进行教育,不随便实行报复,而是以隐忍之力胜强。那北方的强是什么呢?“袵金革,死而不厌”。所以,南方的强是君子之强,虽然很软弱,但很讲道理,不报复;北方是凭武力,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国学·说家风:《中庸》篇】孔子喜欢武松吗?让他到梁山当领导,他去吗?
中庸──做人的智慧
“中庸”正解
国学学习的七大原则和七大方法
《中庸》第9节 中庸能行的三途经:勇
国学精粹《中庸》连载之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