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不到野菜的春夜,最难将息

每到这个季节,芍药就喜欢重温《梅酒香螺嘬嘬菜》这本书,号称江南野味的民间话本,当初也是冲着此书的清新颜值和吃货本质才下手。自从做了公众号之后,再看谈正衡怎么写江南野味,又有了新体会。

如果一株植物有食用价值,那么在正当好的时节吃掉它、用最美味的方式烹饪它,是不是才比较对得起人家?何况像艾草、马兰头这样的植物,没吃到简直是过了个假春天。

大大大吃货沈宏非说:「没有秃黄油的冬夜最难将息」。呵呵呵呵,对吃货来说,哪个夜晚好将息了?

今晚就想诱惑你,谈正衡(《梅酒香螺嘬嘬菜》作者)是怎么把几种常见野菜给吃掉的~~~

芍药姑娘 Vol.282

x

煮野菜呀煮野菜

春天要吃的东西可真多啊,嘴巴和胃好忙哦。

真假吃货,也是从春天见分晓的。会吃的孩纸都在买野菜、挖野菜。很多外地童鞋莫名被勾起了乡愁。想到小时候吃到的满嘴清野香,城市总归是差了一口气。

路边买把山野菜,花了八块五毛钱。

急火炒,掂几掂,起锅之前放点盐。

甭提味道有多好,仿佛住在山里边

——可惜有点儿咸。

@老树画画

炒个野菜倒是不难,菜够新鲜、地儿够偏远,生嚼都清甜。不过,大晚上的,看看别的吃货大谈食野菜之法,也没什么不妥是不是?

芍药要请出《梅酒香螺嘬嘬菜》的作者谈正衡先生了,做职业编辑之前,早年他曾是乡村赤脚医生,经常要进山采挖中草药,能挖到不少宝贝,首乌、茯苓、黄精啦,随挖随吃,个个儿都是气血大补之物。(不要羡慕,你学不来)

所以赤脚郎中的美食经验是极有发言权的,怎样吃最地道?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民间吃法?都好想知道啊!我精选了春日最有代表性的几种野菜,马上来看!

捧读此书的夜里,最难将息啊。。

还是最喜欢这版封面,和书名配一脸。想买的亲,各大图书市场、网站随便一搜都是。

怎么吃芦蒿

芦蒿是菊科蒿属植物,《诗经》里把它叫做蒌蒿。和茼蒿有相似之处,茼蒿吃叶子,芦蒿常吃茎。

苏东坡那首妇孺皆知的诗里也提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不过,多少人忽略了蒌蒿,只记得河豚啊~

这种天生地长的野菜,散落在江滩和芦苇沙洲上草长莺飞的三月,正是芦蒿清纯多汁之时,有一股冲人的青蒿气。《红楼梦》中,晴雯也爱吃芦蒿。

现在售卖的芦蒿,有野生和大棚两种,野地里采的,茎杆红紫、细瘦有点老气,嚼起来带响,香气清远怡人。大棚摘的味道就淡许多。

芦蒿炒食,最多的做法是配干丝、肉丝、红辣椒等,吃起来满口鲜嫩。各路档次的饭店,也都通行腊肉炒芦蒿。

不过谈先生最喜欢的是茶干丝清炒,把芦蒿掐成寸段,清水浸去涩味,再用盐腌制;锅内最好倒入土菜油,干辣椒炝过,芦蒿倒入锅中煸去水分,再加茶干细丝,锅内跳跃记下就成了。

芦蒿与臭干子同炒,是安徽一绝,清香与臭味浑然一体,吃到嘴里是一种鲜而悠长的香,真实可触摸到的「新涨春水」。

是了,芦蒿还可以炖汤,也是美味。

怎么吃马兰头

生活在包邮区里,春天不吃马兰头还真是辜负了。

又是属菊科的,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田边菊、红梗菜、紫菊。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所以俚语里说:「马兰头,拦路生」。

马兰头开的花是小紫花,想起那首跳绳儿歌:「马兰开花二十一」,诶,也合适?

路边看到此花,就意味着有马兰头可以挖了。采马兰头是个力气活,「轻拢慢捻抹复挑」,至少得采一两个小时,才小有规模。

古人吃马兰头没有那么多讲究,饱腹而已,不过马兰头却经常得到文人墨客的赞赏。正所谓「洵美草木滋,可以废粱肉」,也是一种很阿Q的心理暗示。

捡去老茎、杂物,只留下叶嫩头。江浙人喜欢切碎了,加酱油、香醋、麻油、五香茶干、花生碎末拌匀,讲究碧绿色中点点洁白,这一口泥土气息,最是撩拨心扉呀。

谈先生说,若是将马兰头和春笋嫩头一起焯水切碎,拌上臭豆腐干,就此菜喝啤酒,就是拿鱼翅来都不换了。(嗯,他真的很爱吃臭豆干)~

马兰头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可以解油腻,对宿醉人士来说也是一剂良药。拿马兰头配白粥,清平淡泊,平平淡淡才是真,也是人间至味了。


怎么吃香椿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桩头、椿天,香椿树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香椿芽就是树上长出来的菜,临风流韵,恣意高扬,有点另类。

每逢冬去春来,布谷鸟一叫,大大小小的香椿芽就开始喷芽。三五日春风一吹,更是争先恐后钻出来舒展胫骨。姑娘和孩子便可以拿起竹竿和顶叉,欢声笑语打起椿头来。

打香椿头很有讲究,谷雨前椿头最嫩。最好打侧枝和旁边逸出的将舒未舒的芽叶,不去碰主枝顶端的壮实椿头。打下一时吃不完,就晾干腌起,放入吸水坛子封好,可常保鲜香。

香椿芽有股冲冲窜窜的清气,败火功力很强。中国人食用香椿的历史由来已久,最出名的菜莫过于香椿炒蛋。

香椿头洗净开水一烫,切碎与豆腐凉拌,浇点小麻油,真是一筷入口,三春不忘。

早年记忆里,谈正衡的外婆会把香椿头切成细丝与煎黄的蛋皮同拌,码在白瓷盘里,淋上熬熟的菜籽油。光是看着,就很养眼了。

泾川当地人喜欢把香椿头当香菜、葱花用,煮鱼汤时加一点,提鲜去腥。吃了鱼肉之后,鱼汤可以连喝两大碗。

香椿面

香椿芽还可以用来做「天妇罗」,沥干水分,在调好的面糊里没头没脑地拖一下,丢入热油锅中炸成金黄色,咸酥脆香,也是一道有个性的小零食。

香椿豆腐

怎么吃艾草

艾草恐怕不用多说,又叫艾蒿,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我们常见的艾灸,熏艾之物,就是艾草制成的。

清明前后生长最猖狂,大部分地区都有吃艾草的习俗,艾草采回来蒸煮成汁,捞除废渣,将艾草汁和面团和匀,做法与元宵相同。

江浙一带叫吃「青团」,浑圆滚滚,分甜口、咸口,甜口内包红豆沙、黄豆沙或黑芝麻,夹杂碎花生,咸口内包猪肉馅儿,艾草不像汤圆,可水煮,一般是上锅蒸熟后随吃。

青团隔夜后,可用微波炉或蒸锅再加热,也可以直接吃。加热时千万不要将外层薄膜撕掉,否则要闹人间惨剧的。(这个四月已经亲身示范了)

芍药家乡喜欢做扁的艾果,名叫「艾巴巴」,也是每年小时候妈妈必包的春日点心。

谈正衡倒是没提到艾草的吃法,不过这是芍药小时候很深的记忆。淋着雨也不忘摘几把艾草回家,摘时很辛苦,久久才得一小袋。

妈妈忙活到三更半夜,白色水蒸气冒满了整个厨房,和氤氲的春天混在了一起。

极少人知道的小野味

倒是还有一些植物,也值得一吃。

比如天门冬,润肺养肾常用中药,也是人们爱养在庭院的观赏植物,花卉市场就有售。

每当二月,令箭嫩茎就窜出来了,尺把长时掐下,切寸段与腊肉同炒,入口也是滑腻清脆。

又比如野蔷薇也能吃,也是春二三月里从老杆或地下抽出嫩茎,颜色有青有暗红,掐下来,撕去连夜带刺的表皮,直接送入口中,甜丝丝的很好吃。

如果用绍兴老酒、老抽、油等调味料腌制,与里脊肉同炒,也是极好吃的。

这是谈先生传授的独门吃法,他还举一反三,按「药食同理」的说法,花坛里的月季、情人节上售卖的玫瑰都是近亲系列,也是应当能做相同处理的,胆大的不妨一试,自创一道「蔷薇茎刺身料理」。

为什么今晚来得这样晚?

因为一边写一边脑补了很多画面。。

尤其最后一道充满想象的,

蔷薇茎刺身料理,

让我恐怕很难将息了。

对于这些野菜,

你们还有哪些独门吃法?

也贡献一个~

(就,不要睡了,互相伤害啊)

END

图片来自pinteres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野花野菜香
南京有十大怪,最让人惊讶的竟然是这一怪…
扬州“吃春”:请你品尝“舌尖上的春天”
夏天女人不吃这野菜亏大了,脆嫩爽口,美颜抗衰老,多吃还不长肉
清明前后,这8种野菜正当时
对身体好的野菜,别再拒绝吃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