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蔺裂腹鱼发现命名与确认历程

古蔺裂腹鱼发现命名与确认历程

代元兴

2022520日我们发现的古蔺特有物种——古蔺裂腹鱼,经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权威专家审查认可,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四川动物》杂志确认发表。完成了新物种由我们古蔺人发现、古蔺人命名、以古蔺命名的发现、研究求证和命名发表的科研过程。是《四川鱼类志》总编发表28年后,四川发现的极少物种之一,成为全社会物种多样性保护和农业重要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一件喜事。  

回忆走过这4年多的发现与求证历程,是充满着疑问、自信、执着,困惑、期待与艰辛的历程。

(一)
基本背景

古蔺地区具有裂腹鱼分布。早在1984年渔业资源调查时期,我们就有了记录。1987年古蔺、叙永两县行政区划调整回泸州市后,泸州市的资料是没有裂腹鱼分布的。1991年,我们不仅报告、选送标本,而且亲自带领导及同行一起现场捕捞,方确认分布事实。

岁月推移到2013年,箭竹苗族乡大雄村回乡创业的青年黄玉勇,开始收集本地一种“细鳞鱼”蓄积驯养,历经了洪水冲毁考验,又从新建池收集驯养,历经磨难。

2015年初夏,他选样至泸州市水产市场及水产渔政局要求品种认定。许多人不认识,泸州市的专家们把问题推给了在古蔺的本人。

经电话联系,20155月他送来一个67厘米小规格活体标本认定,我确定是一种裂腹鱼,体形有点像“短须裂腹鱼”。由于体形太小,不能明确认定其种名,让其回去好好养着继续观察。

201510月通知其参加了古蔺农业局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水产养殖)培训”。系统学习水产养殖科技知识。单独安排其测定全年水温,了解环境条件,选择适宜养殖品种。2016年底确定属于稳定冷水环境,选择适宜养殖冷水性鱼类——虹鳟鱼。

20166月在泸州市渔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争取本地裂腹鱼繁殖研究项目时,我选择了古蔺共三种裂腹鱼制作标本,请在泸州市研究铜鱼繁殖的张博士带至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是:昆明裂腹鱼和四川裂腹鱼。 

争取到“本地裂腹鱼繁殖研究项目”后。我推荐在黄玉勇的大雄冷水鱼养殖场进行试验。20174月我提议到毕节市考察学习昆明裂腹鱼的繁殖生产。我们发现他们的昆明裂腹鱼的亲本体形较大,达到6-7斤。

第一个疑问产生出来,我们的鱼类是不是同一种?或许是水域空间狭小,个体不大?黄玉勇随即买回昆明裂腹鱼鱼苗回来试验对比养殖。

为了搞清楚我们要搞的是一种什么裂腹鱼,201725日我又制作选送白沙河单一标本,在古蔺渡改桥成都天邑宾馆生态评审会上,送给四川大学鱼类鉴定中心的老师带回鉴定。鉴定结论仍是昆明裂腹鱼。昆明裂腹鱼种群太大,可能是因地制宜地发生了一些进化变异吧!

(二)
发现问题

2017428日我们按毕节市昆明裂腹鱼繁殖的考察研究季节,制定用药方案,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是完全失败,根本不产卵。429日、727日两次解剖观察,发现其性腺没有成熟。

于是我们开展调查分析,性腺发育的渐变趋势和过去在河道发现水花鱼苗的季节,确定8月中旬开展第二次催产试验。

尽管我突患脑梗走不动,正在中医院康复住院,按照我确定的催产时间,大家催着要开干了。便与家属商量向医院请假3天,口头说好实际外出可能是5天,前往主持催产试验。

812日下午到达现场,被项目负责人邀请上来的泸州市催产专家说,经过检查成熟度不佳,观点是不必催产。等待我拿最后的主意,项目负责人看着我。

我知道,亲本是溪河收集而来,成熟度参差很大,多数可能没有成熟。他们是想生产多数鱼苗,而我的试验目的是要摸索繁殖季节与时机。我们有不同目的。

我的决定是必须坚持催产。看到我行动不便,大家帮助我完成第一次注射后离开。我与家属、项目负责人蒲国安及黄玉勇四人第二天坚持了第二次催产注射,我们坚持观察把握、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此种鱼的发情表现,我们又坚持了两天。直到医院通知返回,才交代好黄玉勇继续观察、操作。

离开3天后得到黄玉勇报告,成功产卵繁殖3组。

我们无比惊喜!找到繁殖的季节了!人工繁殖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了。

惊喜的同时,我的疑问和不解更加困惑。昆明裂腹鱼在海拔1350米的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坝桥镇是4月底产卵。在海拔1150米的古蔺大雄村反而是8月中旬产卵,出现不符合正常养殖积温计算逻辑的现象。低海拔、高积温地区产卵期比高海拔、低积温地区反而推迟3个多月。这是不应该的???

难道不是昆明裂腹鱼?

2018620日在渡改桥牛捆塘生态再审会后,向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丁瑞华老师提出发现产卵期延迟3个月,是否属新物种可能?丁老师表示不确定,并指出产卵期延后,应当分析其他原因。

2018819日、22日我们连续两次繁殖顺利成功,生产鱼苗约8万尾。再次证实其产卵期的确定性。

随着成熟亲本的增多和反复对比,疑似新物种的概念增强起来:

黄玉勇在反映:养殖有来自毕节市采集自乌江水系的昆明裂腹鱼,详细对比观察其特征发现:体长与体高的比例不同。在人工繁殖试验的操作中,我们都发现体表也有较多的与昆明裂腹鱼不同的特征差异。如:背部有深色斑块、体表色素色泽在侧线上下明显分离,背鳍条数少及鳞片着生情况差异等等。

在办公室电脑上,我连续两个月,查阅整理约30种裂腹鱼的资料。可以说都对不上。

疑问复疑问……???

为了求证这个鱼类资源究竟是什么,在省水产局的一次评审会后,我坚定地寻找《四川鱼类志》编著者、著名鱼类学专家、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时年78岁的丁瑞华老师,提出疑似发现新物种的问题。开始被丁老师不客气地连续封口“不能妄说新种”、“不能妄说新种”。
最后,勉强答应我“你送5个鲜活标本到研究院来,先看看”。
(三)
物种认定
20181020日傍晚,新前来投资的白连友老板、黄玉勇和我,亲自送鲜活标本到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五天后,丁老师告诉我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了牙齿序数有些不同,找到一点差异,。
201811月中,丁老师告诉我,基本确定是一个新东西了。要求我安排实地考察生存环境、检视更多的鱼体,查看、丰富比较解剖数据。由此,新物种研究课题成立了!
同时,丁老师告诉我既然人工繁殖已经成功。可以发表实验报告了。20192月我在四川水产局与四川水产学会联合主办的《四川水产》内部期刊,发表试验报告《古蔺一种裂腹鱼人工繁殖试验》。对鉴定研究中的物种,开始简称“古蔺裂腹鱼”。

由于天气寒冷,我们把现场考察安排在2019年的6月初。专程接来丁老师后,查看了上百尾鱼体特征,测量、辨识了许多生理标志,及白沙河洞梁子大跌坎状态。还查看了古蔺较多的、有鱼类出入的溶洞。
最后,丁老师开始与我商量编撰论文。商量结果是丁老师作为第一作者、本人作为第二作者,共同组织资料。

第一稿起草中,关于命名的问题,丁老师用微信征求意见。我提出使用“古蔺裂腹鱼”命名,获老师赞成。
论文第一稿620日发出后,编辑部转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审稿。623日曹文宣院士通知其团队,正在赤水河采样监测调查的人员寻找我的联系电话,立即派人现场采集标本。
据第二天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刘飞博士率队前来采集现场标本。紧接着开展多次现场标本采集。第二次来时给我讲:根据初步判断,我们发现的新物种已不是论文初步提出的亚种级别,其分划程度部分达到新种的级别了。所以曹院士比较重视。
由于一百多年来,大量登记物种、发现新物种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就我们四川的《四川鱼类志》,当时已经编辑出版达25年。鱼类分类学科技人员减少,且都老龄化。比如曹文宣院士时年已经85岁。而且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于这一类鱼又长期出现迷糊结论,很难确定。新一代具体审稿人员的疑问,需要我们用更多证据明确。
漫长的论证、辨识、补充认定资料工作开始了。在丁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在古蔺主要开展的后续研究工作主要是:
(1)与本地昆明裂腹鱼种群的解剖数据对比,防止出现杂交现象。要求有:体长、体高,背鳍分枝鳍条数、不分枝鳍条锯齿数;弓骨比例、鳃耙数等等数据。我坚持左侧肢体残疾行动不便,历时4个月组织捕捞收集标本,解剖求取数据,报告给丁老师提供审查。


(2)背鳍分枝鳍条数存在争议时,当审稿人迷惑不解时,我们利用人工繁殖时期,重新检视300多尾鱼体,通过照片、表格等报告丁老师。仍然不不能确定。我大胆提出认定标准可能不统一的问题,请丁老师与审稿老师研究。最后正确的是丁老师坚持经典比较解剖学的认定标准,认定是67。一个简单数据出现奇异分化现象的认定标准分歧,我们共同学习研究了大半年时间。
(3)关于补充两种鱼体照片资料,我们上下反复照相供稿,3个月达五次以上,多数不能达到丁老师的标准。最后采用了鱼体麻醉和多种固定方法、对比照相。终于达到丁老师的论文要求。
论文7张照片中,我们拍摄的占5张。

(4)关于白沙河河道情况及洞梁子大跌坎,形成鱼类无法上下游洄游分布,双沙坝子以上河道鱼类栖息环境的数据证实与地貌水域描述。直到202110月初,还在给丁老师组织资料。
论文稿反复审查、修改、补充达四、五次。丁老师不仅要组织实验室的解剖研究、数据比对与历史资料的查对、分辨,还要负责论文起草修改补充。毕竟老人家已是80岁的人了。发现他老人家产生困惑、难办的时候,我内心感到非常心痛与不忍。
老人家不辞辛苦、坚持原则和执着的科学精神,也让我由衷敬佩,从心底里非常敬重。古蔺裂腹鱼的论证与研究过程,使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科学知识,感受到崇高、认真的科学精神。
202110月底在四川省都江堰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上,刘飞博士演讲报告幻灯片出现长江上游特有种:“古蔺裂腹鱼”。我知道新物种审查可能就要通过了。


20224月底。丁老师通报我,论文审查通过。编辑部确认收稿待发。3年时间的磨砺和煎熬,我们终于进入等待发表了。
2022520日下午4时左右,我陪朋友在古蔺太平镇长征四渡赤水纪念碑游览间歇,查看手机“知网”信息发现论文发表了。迅速把信息转给丁老师、中科院水生所刘飞博士及关心此课题的友人。刘飞博士迅速给我转来PDF版本的论文资料并热情祝贺。
此事,以黄玉勇2015年找我鉴定计算历时7年。以第一稿发出时间计算,到获得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权威专家们认可,历时了34个月。这样以古蔺命名的鱼类:“古蔺裂腹鱼”闪亮登场了!
得到信息后,古蔺农业农村局养殖业股罗延股长第一个在局工作群发表祝贺短文,办公室林晓娇发稿至古蔺融媒,随后古蔺融媒,古蔺同乡会平台、四川农民日报的采访报道、泸州发布、泸州日报新闻客户端、川江报、区县新闻等等宣传展开了。
养鱼学生王其江制作的“抖音”超过10万点击不再推送,原来被泸州电视台抖音平台编辑选播,传至富顺县等等地方。

522日我高兴地给丁老师寄去古蔺茶叶报喜问安后。23日到箭竹苗族乡连友农场参加我们团队古蔺人员的庆祝会。

一个发现,被科学界认可、被全社会认可了。                        
202283

文字:代元兴

图片:代元兴

编辑:采桑

投稿、进群,请加微信:gulin9876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2座拦河坝已拆除71座 赤水河流域四川段重现水清鱼跃
【一日一题】(438)清道夫鱼
【寻根寻亲】四川省泸州市古蔺文氏寻亲
伪鳃鳉从孵化到繁殖仅需17天
因灭蚊引进的“大肚鱼”,现已泛滥成灾,它到底是“英雄”?还是“祸害”?
1年吃掉100万吨!带鱼捕获量逐年下降,它会像大黄鱼一样枯竭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