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蔺往事:那些年看电影


01

少年时代有两事难忘,一是吃肉,一是看电影。
上世纪70年代,城里每人每月有一斤肉票。以我家为例,好像一个月能吃三次肉,只是不管够——不到两斤肉,大小5张嘴,基本上是“浅尝辄止”,我就曾于心不甘地不下三次猖狂地将吃完回锅肉的油碗舔得“光可鉴人”。农村就更不济了,不发肉票。我家住城郊结合部,有不少农村发小。其中一人回忆,五黄六月里要是有一家人吃肉,全生产队都会奔走相告。
肉难得吃一次,电影也难得一看。那时整个县城只有一家电影院,偶尔会放一次电影,凭票入场。电影票有两种。一种是机关单位发给职工的,但如果父母没吃公家饭,就见不到这玩意儿。一种是掏腰包买,一角二分钱一张,贫寒子弟衣包里大多掏不出。逢年过节好像会有儿童场,五分钱一张票,我就曾用押岁钱看过《小兵张嘎》。偶尔也有五分钱一张票的学生场,《闪闪的红星》就是学校组织看的。但更多时候,我们这些毛孩子只有站在电影院门口,流着口水看别人趾高气扬走进电影院。

电影院守门的是全城大名鼎鼎的费哑巴。同学刘二娃告诉我,费哑巴与他父母友好,上过聋哑学校,能识文断字。记忆中费哑巴门神一样矗立在大门旁,精瘦的猴脸上写满了认真,似乎永远不会笑,查验票时那双眼睛尖利得仿佛要将票穿出一个洞洞。
印象中观众入场时,一个大人可以牵着一个小孩进去,但孩子需是一米以下。大门旁边就刻印着一米高的标志,专门比划孩子高矮。我曾蹲在进场的大门边,瞪大眼睛寻找认识的大人,希望能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混进去。可惜许多时候父母的朋友都死绝了,没一个出现。终于有一次在望穿秋水中,看到了舅舅在政府上班的同学,便以十二万分的亲切叫“叔叔”,央求他带我。叔叔买账,我便蹲下身子装矮,牵着他身后衣服。到大门前,费哑巴那双火眼金睛如鞭子一样往我身上抽,随即拔苗助长般提扯我到比高矮的标志前,一个近10的娃娃怎受得了一米线打压。费哑巴嘴里一通“哇啦哇啦”,就把我推一边凉快。我狼狈、委琐、沮丧、羞愧地蹲地上,恨不得有个洞洞能钻进去。至今,我还对当时的窘态记忆犹新。

02

我相信当年有许多毛孩子与我同样有过对费哑巴的怀恨及入不了电影院的沮丧。然而,天可怜见,东方不亮西方亮,那个时代居然有不要钱的露天电影——就是在空旷的坝子里挂上白色幕布,架上电影机放电影,是人都可以看。依稀记得县城周边不少地方放过露天电影——我就曾在上桥操场、中城区公所、中城粮站、古蔺中学、火星山下农场、城郊的飞龙公社和彰德公社坝子里看过。那时只要听说放露天电影,就如同听到要吃肉,心里立时放出光来,心情与行动都极合一句现在的流行歌词,“无论你在哪里,都要找到你”。
放露天电影离县城最远的好像是彰德公社,要走10多华里公路,好像去过两次。
一次是月黑天。电影散场时,黑暗就像周围的山一样压迫过来,要将人收走。山中有星星点点火把,忽明忽暗,那是当地乡民归家。我们回城时,脚下看不见路,几乎是摸黑在公路上走,一片墨黑中只隐隐约约听到古蔺河的流水声。有比我们大的“哥老倌”趁黑恶搞,讲落水鬼吊死鬼之类吓人龙门阵,听得我们这些小屁孩毛根子立,互相抓着手壮胆,生怕那黑暗中伸出一支鬼手将自己拉了去。我路上尿涨,憋得只差流鼻血才停足解决,火急完事追赶大伙时,就觉得后脖有一股嗖嗖冷气,恍然真有鬼追。一发小尿来不敢落单,回家湿了一裤子。
一次是大月亮。电影散后四山空明,当地农民鸟散山路,林山间林木掩映的房屋不时传来狗叫。古蔺河泛着白光水声悠悠,流沙岩的山峰在月色下迤逦流展。我们踩着一地如水的月光顺着公路往城里走。或许是好月亮带出好心情吧,人们便都亮出了嗓子,一簇簇三五成群的人,有唱样板戏《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的,有唱《沙家浜》“智斗”的,还有的唱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主题歌的:

  赶快上山吧勇士们

  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

  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

  我们的祖国就要获得自由解放……

  嗓音好的不好的都可着劲唱,走过我身边的人脸上表情与平日都有些异样——我当时形容不出,现在回过头看,应该是快乐、亢奋、充沛、超脱的审美综合。也就是说,在月光下,在唱歌中,人心都长上了翅膀自由飞翔。  

03

只可惜露天电影也不是随时有,能够一月一次就谢天谢地了。所以,我才会在回忆露天电影时,把它同风马牛不相关的吃肉联系在一起,并认定它们分别是当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稀有代表。正因为稀有,每次看电影后,我就会像回味肉味一样,在心中“炒回锅肉”。
被我一遍一遍“炒回锅肉”的有国产电影《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奇袭》等10多部,有外国电影《列宁在十月》《海岸风雷》《多瑙河之波》《卖花姑娘》等也是10多部,还有十个样板戏电影……大多数都看过三遍——那时,无论是什么电影,也无论是否看过,只要放就去看。影片中的经典对话与场景,除了当时“绕梁三日不绝”,至今还死皮赖脸地占据着记忆的“抖音相册空间”,厚颜无耻地高喊“重播”“回放”——
《列宁在1918》——“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小兵张嘎》——“别看你现在蹦得欢,就怕你以后拉清单” 
《南征北战》国民党李军长的呼救——“张军长,请看在党国的面上帮兄弟一把。”
《地道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高,实在是高,高家庄的高。”
《闪闪的红星》——“俺胡汉三又回来了。”
《海岸风雷》游击队员见面时暗语——“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电影中许多乐曲我们也能随口哼上几句。哼的最多的是 “鬼子进村”那段旋律——音乐一响起,银幕上就出现几个穿丝绸褂,头戴小凉帽,腰挎手枪,叮叮当当骑个自行车带路的汉奸,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鬼子队伍。最搞笑的是《平原游击队》结尾也用了这曲子——鬼子大队长松井在音乐声中举起战刀,垂死挣扎走向李向阳,每走一步,那裤子就往下垮一截——当是时也,观众尤其是我们小孩就按那旋律节奏齐唱,“皇军的裤儿要垮——要垮——要垮啊——要垮要垮要垮……”(“垮”是古蔺方言,意思相当于普通话的“掉”)——我后来才知道,这段音乐改编自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人家老肖本来描写的苏联人民在二次大战中抗击德国侵略者,与小日本没半毛钱关系。

04

将电影“炒回锅肉”最出众的,应该是一个比我们大几岁外号叫二莽子的人。他人如其名长相也莽,但那五脏六腑里却藏了无数聪慧,记忆力尤其好,能绘声绘色把抗美援朝电影《奇袭》从头到尾搬上“口头”,维妙维肖学说出电影中众人相,摹仿美国鬼子“叽里呱啦”的英语尤其令人叫绝。可惜他摊上了一个地主爷爷,初中毕业上不了高中,只好学手艺拿起砖刀当泥水匠。文革后,居然就升格为包工头,并成了县城第一批买摩托车的好汉。可叹时运乖厄,一次下乡翻车折了一条腿——不知摔下岩的那一瞬间,他眼前是否出现了《奇袭》中追击志愿军的李承晚匪军翻车场景。之后,他就退出江湖,不知所终——以他的聪明能耐,如果没出车祸,到2000年后,应该由包工头进化为开发商。
当年我们中小学生能将看过的电影一遍一遍“炒回锅肉”,并将精彩镜头、对白、人物姿态表情烂熟于心,摹仿表演,实在是因为手上有太多的时间——学校学习宽松,没有作业压力,回家也找不到课外书看——寻常人家里除了毛主席语录与几张过时报纸,好像就找不出其他书与杂志。至少在我,上高中时才在一父亲上过中专的同学家中第一次看到《唐诗三百首》,当然也是第一次知道世上居然有这“劳什子”。然而,人食五谷就要产生能量,有能量则要泄放。电影就成了我们少年时代精神能量外泄的决堤口——不断看,不断回放,不断摹仿。这一能量泄放过程,就相当于现在的孩子背唐诗宋词,愚公挖山般没有穷尽地做家庭作业。
有一个细节很神奇——中学毕业时,整个年级无人戴眼镜,人人眼睛都是“一点五”标准视力。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我们那时不需要熬夜学习,也没有电脑游戏可打电视可看。傻乎乎的活动却很多——打篮球打乒乓,下河洗澡摸鱼。学校安排到工厂“学工”,农忙时到农村“支农”,甚至还拉练到几十里外的红军长征太平渡口“学军”。假期到20多华里外地名外叫小水的地方挑粮,叫椒坪的地方背煤,有关系的还会去做小工找几个小钱……这些体力活都不用眼睛劳神。所以,性别无分男生女生,户口无分城里农村,一个个眼睛贼亮贼亮,炯炯发光,就如同当年高音喇叭中高喊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众好汉参军体检时,眼睛这一关没人被打趴。

    

05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年的电影应该算作我们课堂之外了解世界的“百科全书”——我们关于历史地理、关于是非真善恶、关于人间百态的许多知识,都来自于电影。
对这个“百科全书”,当年民间有一个段子进行了高度概括:“苏联电影老是一套,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又搂又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     
所谓“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是电影正式放映之前,大多要放映几则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就如同而今央视的新闻联播。我就经由这些“新闻简报”,懵懵懂懂地知道了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希哈努克亲王、尼克松总统、田中首相等外国政要访问中国,还有中国共产党“十大”与全国四届人大召开等大事。

“罗马尼亚电影又搂又抱”,是指《多瑙河之波》中有好几组镜头,是船长米哈依与丰乳柳腰水眼妻子安娜搂抱亲嘴。其实,《列宁在1918》中也有警卫员瓦西里与妻子娜塔莎搂抱亲嘴,还有极裸的芭蕾舞。我便因了这些镜头的“打赏”,第一次知道世间男男女女之间,除了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还可以如此来事,自然就为“百科全书”增加了新篇章。犹记当这些肆无忌惮的情爱镜头出现时,我们这些不知道屎臭的毛孩子,就惊诧喊叫,半大小伙子们则打口哨、尖叫甚至鼓掌。我就曾看到邻居张大哥用姆指和食指打出尖利口哨,脖子伸长状若“曲项向天歌”大鹅,恨不得纵身钻进银幕中——“大老远跑来就是看亲嘴” 张大哥如是说。姑娘们则害羞地捂脸,胆子大的女子也只是从指缝里偷看……
“回放”这些场面,我必须对露天电影肃然起敬——这种纯天然的人性率真表现,包括“皇军的裤儿要垮”之类即兴发挥,只能在野旷于天地间的露天电影场景表演,在幽暗压抑的电影院里绝对不会有如此精彩闪亮登台。从某种程度上说,露天电影就是那个年代上苍派来拯救凡尘众生的天使,至少于我来说是功莫大焉!

06

其实,《多瑙河之波》那些搂抱亲嘴镜头早已在我脑海里模糊,而真正让我对它无法解释怀的,却是邻居小马叔讲的一个与它相关而让人嗟叹的凄倇故事。
小马叔在乡下当知青,1976年春节回家过年时,说他们公社出了一个笑话:公社每两个月会放一次露天电影,放映前,公社书记大多要亲临广播室发表重要讲话,讲形势讲任务。一次例行讲话后,大家都盯着银幕等放映。但电影机出了毛病,老是放不出。没想却等来了广播中一段精彩“对白”——“李娜,你这新毛衣太好看了!”“书记,手拿开嘛,我晓得你要摸我奶——嗯啊——”天,广播室的麦克风竟然没关。
小马叔讲,李娜是自贡知青——古蔺当年曾是省直辖市自贡对口插队落户的山区县,被成百上千自贡知青当作了第二故乡。记得其中一个叫陈松林的,曾到我们学校演讲。此公戴一幅紫色眼镜,风度儒雅又意气风发,帅呆了的造型。记得我后来读到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时,马上就想到了他——那天他以县知青办领导的身份鼓励我们到农村“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一开口“看到同学们红彤彤的脸蛋,雪白的牙齿”就让大家心潮澎湃。
话说回来,公社书记见李娜人长得乖,还有唱歌跳舞的文艺细胞,就调她当了公社广播员。出这丑后,书记被拿下。李娜在广播室自然无法呆了,加之母亲是资本家大小姐的事被人公开到处说,于是就在“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的瑟瑟秋风中,孑然一身沿赤水河边踯躅,去了一个鸡鸣四川贵州二省的小山村“守边关”……文革结束后回了自贡。记得当年小马叔讲到她乖时,喉咙就呑口水。“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前年小马叔专程到自贡拜访同一个公社知青,但真正目的是寻访心中女神“安娜”——李娜出丑那天放的是《多瑙河之波》,结尾有一句台词“安娜是个好姑娘”。小马叔他们背地里就叫李娜是“安娜好姑娘”。只惜彼时安娜今已泯然为一带孙子老妪,整个就一《红灯记》中李奶奶,扁平的胸脯找不出半点当年“安娜好姑娘”的风韵。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小马叔向我说起他的“安娜”时,一口一杯闷酒,脸上布满“沧海桑田”。我打趣他,“你应该深情地对安娜说,亲爱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文字|悍马

图片|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电影
你还记得大队里的露天电影院吗?
重温露天电影
马仲全|追逐露天电影
看露天电影的回忆
露天电影两部连续放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