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永康《人文三泸》连载20:奢王世家

【 2014年4月16日,古蔺县

奢王世家[1]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天,我向大家报告的题目是《奢王世家》。

    古蔺、叙永和黔边诸地人们所谓的奢王,指的是天启年起事反明,战死叙永桃红坝的大梁王奢崇明。其实,奢崇明的列祖列宗都可以称作是“奢王”。

    为什么这样讲?《宋史》说:“泸州西南徼外,古羌夷之地,汉以来王侯国以百数。”山高皇帝远,中央王朝鞭长莫及,少数民族各自为长,称侯称王。扯勒彝人首领的历代祖先,都在蜀之徼外称王。直到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元世祖“诏喻泸州西南蕃蛮王阿永、筠连,腾川等处诸族蛮夷,使其来附。”[2]可见其时仍在称王。

    “至元十五年(1278),签书四川行枢密院昝顺招诱都掌蛮夷及其属百一十人内附。以其长阿永为西南番蛮安抚使。”[3]只是迫于不可抗拒的兵威,扯勒彝人首领才接受蒙元王朝的诰封,去除了王号。虽然去了王号,仍然统治一方,直到奢崇明反明失败,改土归流。所以,这支彝人的历代首领,都可以称之为“奢王”,亦即“扯勒奢王”。

    扯勒奢王的祖先,要从东汉桓灵时期率部九千、从云南窦地(昭通)渡白水江而东,进入赤水河流域,以柏雅妥洪(今古蔺)为中心,居住古、叙二县和今日贵州毕节、仁怀、习水、赤水一带的德赫辉算起,[4]进入宋代,这个部族和另外两支彝族先民乌蛮的事迹一起,著录于汉文史籍,《宋史》卷四百九十六《泸州蛮》:

        庆历初,州言管下溪峒十州有唐及本朝所额。乌蛮王子得居其地,部族最盛,旁有姚州,已久。得盖愿得州名以夷落。诏复建姚州,以得盖为刺史,之。得死,其子窃号罗氏鬼主,鬼主死,子号,浸弱不能令族。乌蛮有二酋领,曰晏子,曰斧望恕,常入地鬻马。晏子所居直长宁、宁远以南,斧望恕所居直溪、江安以东,部也。晏子距近,井之阻;斧望恕近溪,以舟下半日。二酋浸强大,擅劫晏州山外六姓及溪二十四姓生夷。夷弱小,皆相供其宝。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二百五十三:

        熙宁七年五月巳亥,诏西南蕃乌蛮罗鬼主仆为银青光禄大夫、知縻姚州;甫望为银青光禄大夫、知归徕州。沙取禄路、乞弟并为把截西南蕃部巡检。从经制夷事熊本也。乌蛮领,常入省地鬻马,晏子监,甫望隶纳溪寨,皆部也。晏子距省地近,井之阻;甫望恕近溪寨,舟下州不半日。而二首晏州山外六姓及溪二十四姓生夷。本遣勾公事邓轸招以爵赏,仆夜、晏子、甫望恕皆纳贡,愿受王命。本言:不羁属两蛮,则诸蛮未易服也。晏子未及命而死。沙取禄路者,晏子之子也;乞弟,甫望恕之子也。

    谭其骧先生说吕告蛮和阿永蛮“在泸南历史均无可考见”;[5]方国瑜先生认为“得盖以来历世不可考”;“疑即元代永宁路阿永蛮酋长。”[6]谭先生和方先生的学术、道德、文章人人景仰,他们心血浇成的诸多论著,我终身受益无穷。不揣谫陋,愿为两位可敬的师长作一点发明和补充:

    1、姚州地在大方,后来发展成为罗氏鬼国,亦即元代的亦奚不薛和明代的水西);得盖是默部彝族水西安氏的先祖,不属扯勒。据夷谱,他与仆夜的父亲为兄弟,仆夜是得盖之侄,而不是得盖之孙。这个部族的头人窃号罗氏鬼主,是从仆夜开始的。从此,这支乌蛮便以“罗氏鬼”为号,这就是后来明代的水西安氏。《宋史》所记“得盖死,其子窃号罗氏鬼主,鬼主死,仆夜袭其号”不确。

    2、归徕州即永宁河上游和河源地带的今日古蔺、叙永诸地,代为恒部扯勒彝人所居。归徕州的治所,即今古蔺县县城。斧望个恕是扯勒彝人,其后为阿永蛮,发展成为明代永宁宣抚司奢氏。这支乌蛮的历代首领,就是川黔边人们所说的“奢王”。

    3、晏子部乌蛮居住长宁、宁远(今长宁县三江口)以南的今日云南镇雄一带,其后为吕告蛮,属默部彝族芒部家支,这就是明代的芒部土司头人陇氏。

    下面,我就来证明自己的这种判断。扯勒彝人《通雍余氏宗谱》说:

        自扯勒至补德补裕凡十七世,即宋仁宗时之德盖仆夜也,人名世次,尤为相近。《大定(府)志》疑为水西,而以其五十四世祖普额当仆夜,又别撰一得盖以实之。今考安氏《夷谱》,并无得盖其人。……《宋史》之乌蛮德盖仆夜父子,必以扯勒为是,断非水西。得与德同音,补裕即仆夜之讹。较水西普额之称,语音尤近,时代与地,又更相符。

    此说有待推敲。

    余洪模先生用《通雍余氏宗谱》同另一部记述扯勒彝人世系的老彝文典籍《西南彝志·扯勒珍藏》对读,列表如下:

西南彝志·扯勒珍藏

通雍余氏宗谱

世系

姓名

住址

世系

姓名

住址

四十五世

不己布德

居布德塔那

四十五世

补杰补德


四十六世

布德阿史

居阿史赫亚

四十六世

补德补裕


四十七世


疑缺

四十七世

补裕阿喜


    表中,补德补裕对应的是布德阿史;补杰补德对应的是不己布德。汉译虽然不同,而语音大体相近,可以认为同是一人。而德与得虽然同音,但 “补德”(布德)与“得盖”,读音就相距太远,不足以证明《宋史》所记的“得盖”就是 “补德”。这就是说,得盖未必是扯勒彝人。

    得盖既非扯勒,那么他的族属是什么呢?是罗氏鬼蛮(水西默部彝人)。这种说法,可以从文献和历史、地理三个方面得到证明。

    道光《大定府志·水西安氏本末》说,仆夜为彝族“六祖”之一的慕齐齐(慕济济)之后。慕齐齐的第五十代为阿阔,“阿阔卒,阿得袭。阿得卒,沮区袭,无子,以弟初之子则额为子。初亦先卒,叔弟盖摄事。夷法父子连名,称得盖。……已而得盖老退,则额乃因窃号称罗氏鬼主,于是卢鹿部始有鬼主。则额卒,仆夜袭。”其世系为:

    《西南彝志》说“阿阔额迭,为五十一世。阿阔额迭子曰额迭德初。五十二世君,乃额得纪杞。纪杞是长房,无子以立嗣。……兄终乃弟继,兼管德初业。……纪杞忍额继,为五十三世。……忍额濮额继,为五十四世。”

    二者略同。夷谱世系只记宗子,而得盖只是摄事,是不能记入宗谱,计算世系的。“兄终乃弟继,兼管德初业”,便说的是得盖曾为君长。

    宋王朝“以得盖所居之地为姚州”,而姚州地在大方(宋代称罗氏鬼国,元代称亦奚不薛,明代称水西,清代为大定府),地望相符。

    综上所述,我们似可认为《水西安氏本末》所记基本可信,亦即得盖是默部水西安氏的先祖,不是恒部扯勒彝人。

    斧望固恕部,《宋史》称其居住江安、纳溪以东,被任命为归徕州刺史。归徕州地在古蔺(柏雅妥洪),代为扯勒彝人居住的中心,可知这个部族就是扯勒。斧望固恕儿子乞弟战败,失去归徕州。宋哲宗元元年(1086)正月,泸州安抚司奏报:“蛮贼乞弟为患,已死。新立蛮头领阿几等亲手刻到牌乞降。本司已出给信札文字,许令投降。”[7]重新恢复了与宋王朝的臣属关系。

    “阿永,乞弟子也”;阿几,《夷谱》无载。元丰七年(1084)乞弟死后,为什么由阿几继为头人?刘复生同志说: “其子阿永可能尚幼,阿几以某种身份代行管理其部事务,阿永成人后方行首领之责。” [8] 

    政和五年(1115)赵平定晏州夷人卜漏,“乞弟之子阿永始诣投《牒》,愿复归顺。奏闻,补阿永夷界都大巡检使。岁入中马,相传今数世,皆承袭卫边。其所自述,犹称“阿永”焉。”[9]以“阿永”作为自己部族的名号。这就是宋、元汉文史籍所说的“阿永蛮”。   

    阿永蛮与宋王朝的关系大有改善,阿永本人重新被受王命,连年与官家进行规模盛大的朝贡贸易,经济长足发展。重新雄踞永宁河上游及其河源地区,罗氏鬼主力有不逮,已自退回水西:

        绍兴三年(1133)夏四月丙戌朔。戊申,西南蕃武翼大夫、州防使、南夷界都大巡检使阿永献马百有十二匹,州以闻。诏押赴行在。

        阿永,乞第子也。元丰间,乞第既效顺,愿岁进马向化之心。官以银、缯偿之,所得亡虑数倍。其后阿永所数岁增不已政和未始立定额。每岁冬至后,马来,州遣官之,自江寨浮筏而下,官及放者九十三人,悉劳飨之,亲与为礼。诸蛮从而至者二千人,皆以筏白椹、茶、麻、酒、米、鹿豹皮、杂毡、蓝属,博易于市,留三日乃去。[10]

    《元史》对阿永蛮也多有记载:

    ——至元十二年(1275)十二月己亥,签书四川行枢密院事咎顺言:诸蛮吕告、乌蒙、阿永等有向化之心。

    ——至元十四年(1277),元世祖诏谕泸州西南番蛮王阿永等处诸族蛮夷,使其来附。十五年,阿永蛮投降,其头人受封西南蕃蛮安抚使。  

    ——至元十九年(1280),张万家奴以八百人败阿永蛮于鹿札河。  

    ——至元二十一年(1284),阿永蛮酋长阿泥入觐。

    ——大德五年(1301)二月己亥,永宁路总管雄挫来朝。大德六年,陕西平章也速带儿讨顺元(水西)叛蛮,回军就粮至永宁,阿永蛮酋雄挫及芒部(今镇雄)反。

    从东汉德赫辉的习部通雍氏到晋代平夷令长的扯勒、宋代知归徕州斧望个恕、乞弟,至南宋泸南夷界都大巡检使阿永而发展为阿永蛮,脉络是清楚的。

    洪武八年正月甲子,明王朝升永宁长官司为永宁宣抚司,以土酋禄肇为宣抚使。《且兰考》说“禄肇之先,自□汉以来,世长其部。至宋元,始受王官,亦属羁糜。”扯勒(阿永)彝人在这一地区长期、稳定地保持统治。因而在这一地区“世长其部”且“受王官”的,只能是扯勒(阿永)头人。

    至于禄肇其人,《且兰考》说:扯勒部“四十三世龙更龙之,妻曰奢节。四十四世曰龙之阿举,妻曰奢苏。奢苏,明永乐时人也,入朝,请增置赤水宣抚使。”禄肇之子名阿摄,《明史》有载,《明太宗实录》:“永乐五年十月戊子,永宁宣慰司故土官阿摄妻奢苏来朝。”可证禄照即是《且兰考》所记的以德赫辉为一世祖的扯勒部第四十三世龙更龙之,而在以慕雅卧(穆阿卧)为一世祖的《扯勒珍藏》与《通雍余氏宗谱》,则为第六十一世。

    云南同志主编的《中国彝族通史》说:

        吕告后裔发展为南宋末的吕告蛮、阿永部。

        得盖后裔仆夜墙部中的晏子部后裔成为元代永宁 路总管的线索完全清楚,进而发展为明代永宁宣抚司奢氏。[11]

    今按吕告其人,生活在南宋年间,是“所居直长宁、宁远以南”的北宋乌蛮晏子之后。吕告助宋平蛮有功,受封赏。其后晏子部遂以“吕告”为号。嘉定九年(1216),根据潼川府路安抚司转报的长宁军《申文》,宋宁宗皇帝批准其头人阿祥承袭其父阿永,任职西南蕃部都大巡检使。长宁军的《申文》说:

        阿祥始祖沙取,因朝廷差充统军,众蛮推服,并收反贼立功,特补礼宾使;男备承袭,降到内殿崇班、西南蕃部都大巡检使;次高祖尧所承袭;次吕告承袭,於政和年内收复晏州夷贼,给降武略郎,后缘本蕃遗漏沙取、备、尧所、吕告所授告(诰)命,照不存;次落祗承袭,特补武经大夫、忠州刺史、西南蕃都大巡检使;次阿祥翁普磨承袭;次阿祥父阿永承袭。……今阿祥是阿永亲男,别无合承袭之人,九世相传,即非假冒。

    其世系是:

        晏子—沙取禄路—阿祥—备—尧所—吕告—落祗—普磨—阿永—阿祥

    吕告蛮居住“长宁宁远以南”的南广河河源,亦即今日珙县和云南的镇雄一带,道路险远,与中央王朝武装冲突不多,因而得以相对稳定地世居其地。

    镇雄古名芒部,杨升庵有诗云:“赤虺河源出芒部,虎豹之林猿猱路。”宋置西南番部都大巡检司,元至元中置芒布路,入明改为芒部府,又改镇雄军民府。《水西安氏本末》说安氏始祖慕齐齐第二十四代阿妥之子孟布居此。孟与芒谐音,孟布即是芒部。《且兰考》:慕齐齐之后有安、陇二姓,安氏即水西,“芒部陇氏世居大雄甸,祖名得始,十世陇德芳以陇为姓,至二十世祖陇乐祚,奉改大雄甸为芒部郡。至二十二世祖陇普禄奉改芒部郡为芒部路。相传十世至陇以杰,奉改为镇雄府。”

    吕告蛮世居镇雄;其头人在宋代受封“西南蕃都大巡检”,世代相承。与《宋史》和《安氏本末》、《且兰考》诸书所记相合。无论从居住地望还是从部族源流审视,都只能说吕告蛮的后裔是芒部陇氏,而不是永宁宣抚使奢氏头人。

各位领导、各位师友!

    我的考证,与余宏模教授大体相同而小有差异;与《中国彝族通史》,则迥然不同。孰非孰是?渔洋山人王士稹有言:姑妄言之姑听之,瓜棚豆架雨如丝。”我姑妄言之,各位不能姑妄听之。尚祈有以教我。

    谢谢大家。再见。

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1]  2014年4月16日,古蔺县。

[2]  《元史》卷九《世祖纪六》。

[3]  《元史》卷十《世祖纪七》。

[4] 彝族先民自希慕遮之世进入父系社会,实行父子联名制,传至三十一世名笃慕俄(隆穆、祝明),居泸阴之山(乐宜山、罗邑山),笃慕俄有三房妻室,生六个儿子,分居各地,不断迁徙发展,成为川滇黔边境地区大姓世家,是为“彝族六祖”。六祖的后裔,发展成为武、乍、糯、恒、布、默六部。今日古蔺、凉山、盐源和昭通的彝族,分属糯部和恒部,同为二房生子穆阿热(慕雅热)与穆阿卧(慕雅卧)的后裔。穆阿卧是笃慕俄(隆穆)的第四个儿子,居住在协(滇东北),后迁于窦(今昭通)。他的子孙因称君亨氏,又称耿恒氏,简称恒部(进入凉山的,则称为古侯)。古蔺彝族,是恒部的扯勒分支。

[5]  谭其骧《贵州杨保考》。

[6]  方国瑜《彝族史稿》。

[7]   《宋会要辑稿·蛮夷五·西南蕃》。

[8]   刘复生:《僰国与泸夷》,巴蜀书社2000年。

[9]   《永乐大典》卷2217《泸字》。

[10]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4。

[11]   王天玺、张鑫昌主编《中国彝族通史》,第2卷第5章第6节《川南地区》,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

有古蔺人的地方就有古蔺同乡会

一个温暖的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卷一四九二
师有福:探访巡检司阿哲刺绣工作室
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宣德鼎彝谱》
此人辅佐李继迁割据西北开疆拓土,为建立西夏王朝奠定了基础
关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