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次走进白公馆和渣滓洞

记得在我童年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听爸爸读小说给我听,那本厚厚的、黄黄的《林海雪原》就是我听的第一本小说。而在我所看的小说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红岩》中江姐、许云峰、陈刚、小罗卜头、孙明霞等先烈们的英雄事迹,知道了什么叫地牢、铁窗、老虎凳等酷刑,记得那时是点着煤油马灯一字一句看完的,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很崇敬这些先烈们,那时就盼望有一天到白公馆、渣滓洞去缅怀先烈们,去追寻当年她(他)们那种宁死不屈的崇高革命精神,工作后有几次经重庆都匆匆而过。这次终于有幸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走进白公馆。

  导游把我们带入白公馆的第一现场松林坡。

  车耀先烈士的生前介绍。

  罗世文烈士生前介绍

  这位刘国鋕烈士是我们泸州人,导游介绍说,他家庭很富有,当时他被捕后家里用金条和支票为他买通了关系,只要他签字确认与共产党脱离关系就可以释放他,但他誓死不签字,并说:“有党在,我等于没有死!如果我出卖组织,活着也就没有什么意义”的豪言,

最后英勇就义了,这是何等的伟大!这种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比信仰是今人无法超越的。

  这是刘国鋕的生前简介。

  进入杨虎成和张学良的展览厅。

  张学良将军简介。

  杨虎成烈士生前简介。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附近,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效外别墅,白驹自诩为白居易的后代,借用白居易的“香山居士”别号,把别墅取名为“香山别墅”。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用重金将其买下,改造为关押、迫害革命者的残暴监狱。解放后成为红色教育的革命遗迹基地。

  进入白公馆大门右侧有一小男孩塑像特别引人注意,他就是《红岩》小说里给我印象深刻的“小罗卜头”,大约有八岁多,名叫宋振中,他是在出生八个月的时候随父母宋绮云烈士和徐林侠烈士被捕带入监狱的,由于长期住在阴暗潮湿的狱中,吃的是发霉变质的米饭,严重缺乏营养,造成大头身细、面黄肌瘦的奇形身体,狱友们都疼爱的叫他“小罗卜头”。1949年9月6日随父母牺牲于松林坡,当时他才八岁零九个月。

  这是“小罗卜”三口之家的生前简介。

  走进渣滓洞

  渣滓洞简介。

  这是我从小印象最深的江姐(江竹筠)。1949年11月14日,牺牲于重庆歌乐山麓电台岚垭,导游介绍说当时国民党残忍的将她的尸体抛入流酸池化掉了。这充分证明了当时的国民党的凶残暴力。

  这是当时渣滓洞关押的政治犯300多人中的部分头像。

  这是狱中难友们集体创作的誓言,充分体现了先烈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值得后人永远敬仰学习。

  这是国民党渣滓洞看守所的一个小官写的,很有现实意义的……

  这是对烈士们的残酷刑具,看着都有些毛然悚骨,不知烈士们是怎样挺过来的……也许他(她)们靠的就是对党崇高的信仰和无比忠诚。

  这是看守所对犯人的招供口号。

  刑讯洞,关押刑讯逼供政治犯的地方。

  这是国民党看守人员的守则。

  这是逃生墙。大屠杀时,部分人员从这里推倒围墙逃出去的,当时遭遇国民党外围机枪的猛烈扫射,最后死里逃生冲出15人。

  这是逃生出来的15人头像。

  这是渣滓洞森严壁垒的外围墙。

迈着沉重的步伐从白公馆、渣滓洞出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复,当年这些英烈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和忠诚是何等的坚定!为推翻旧中国、旧军阀,为人类的自由、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面对种种酷刑与威逼利诱大义凛然,在狱中与凶残国民党暴徒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这片热土上普写出了一幕幕英勇就义的感人场面。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追寻烈士的足迹,聆听烈士当年的豪言壮语,使我受到了一次更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现在的中国正需要这样一种信仰、一种坚定不移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希望这种信仰与精神永远代代传承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歌乐山的震撼
[优秀作文]参观白公馆、渣滓洞有感15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白公馆、渣滓洞景点介绍(附图)
重庆渣滓洞导游词
红岩魂
英烈千秋:在重庆歌乐山凭吊邳州“一门三烈”|张法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