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是亲骂是爱!养出的到底是乖孩子还是叛逆少年

  说到这个话题,也许很多人会觉得,现在都是法制社会了,那还有那么多打骂孩子的家长!

  实际上,在我们中间,就是有那么一批爸妈,跟从着素质教育的大流,喊着“打是亲,骂是爱”,来掩饰自己对于孩子粗暴的打骂行为。

  仿佛只要一切暴行都披上“爱”的外皮,就可以被大众所接受。  

  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打骂的效果是显著的,因为只要用力的吼孩子,骂孩子“没用”,成绩不好是个“废物”等等,幼小的孩子就会诚惶诚恐,感觉到一种如同利剑悬于头上的恐惧,从而在这种恐怖的阴影下迫使自己去做出合乎施暴者要求的行为。

  关于“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很多父母都有所误解。这句话不仅是指打孩子,还指用侮辱性的字眼辱骂孩子,如“废物”,“没用”,“后悔生你”,“滚吧”等等,这样的词汇。还有一些冷暴力,也被归在这个范畴内,比如为了减肥不让自家孩子吃饭,把孩子关在家里写作业等等。  

  按照科学上来讲,“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种斯德哥尔摩症的表现,对待小孩子可能是言语上的威胁和强权要求,等孩子长大了,懂得一些事情了,就会慢慢放弃这种强制的行为,转换为以“亲情”为外皮的“道德绑架”和“情感绑架”,每当孩子产生反对意见时,父母们就会声称我都是为了你好,我是爱你才会这么做。

        别人不要求你这么做,是因为他们不在乎你,所以不会强制要求你遵从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这也是现代社会很多父母使用的基本教育模式,其中很多点值得反复的琢磨,体会。

  理所当然,这样养出的孩子可能会具有“乖孩子”的表象,但是实际上他们可能是“叛逆的”,也有可能是“无助迷茫的”。

  外表遵从内心叛逆暂且不说,那些无助迷茫的孩子近乎是没有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脑海里,一直有个声音在提醒他们,跟随自己父母的选择。  

  难以想象,这些几乎已经失去了“自我的理性判断”的孩子们,在遇到鱼龙混杂的社会人员和前途未卜的挑战时,会是怎样一个懦弱无助的样子。

  不支持“棍棒底下出孝子”并不代表支持溺爱孩子,这两点天差地别,不可混为一谈。

  家长对于孩子,应该是引导者而不是决策者,生孩子虽不易,养育孩子更加需要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个理论还能存活多久?
棍棒底下出孝子
什么原因让棍棒式教育僵而不死
小孩出现这些行为,该打就得打,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没有道理的
2个大学用长达50年的研究证明,“棍棒教育”究竟效果如何?
家长反对:“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专家直言:“该揍就得揍”!|棍棒|孝子|父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