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胆小怎么办?家长说“别怕”并没用,他更希望你能这样做

恐惧,大概是人们都本能地想要逃避,却不得不面对的一种情绪了。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东西,因此总会和恐惧这种情绪打交道。这种情绪在孩子那里,就以“害怕打针”、“怕黑”、“怕打雷”等等情况表现出来。

当孩子向父母表现出自己的恐惧时,却经常得不到重视。父母虽然听到了却不以为意,总是以一句“别怕”来打发孩子。

然而一句“别怕”就能消除孩子恐惧吗?

不,父母的不重视只会加重他内心的无助和惶恐。

毕竟在他的世界里,父母是他能够接触到的最厉害、最亲近的人,如果连他们都不愿意帮助自己战胜恐惧,那还有谁呢?

一句“别怕”几乎不能起到什么作用,要想消除孩子的恐惧,还是要清楚他内心的的恐惧从何而来。


产生恐惧的原因

孩子内心生出恐惧的原因有很多,这里从主要的四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1、父母胆小

虽说胆小这个问题不会通过基因遗传,不过父母本身的性格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孩子。

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胆小的人,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恐惧的次数比较多,那么他也会受到爸爸妈妈的影响,容易心生恐惧。

另外,在孩子因什么事情而心生恐惧的时候,父母不仅没有站在他身边坚定的帮助他排除恐惧,反而同样流露出胆怯瑟缩,这样会更加让他心底的恐惧放大。

毕竟在他心里父母是最厉害的人,连他们都不能解决的事情,他一个小孩子岂不是更没办法?

2、经常被父母恐吓

有些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他总不听,干脆编出莫须有的事情或者塑造出一个极其可怕的人物形象去恐吓孩子,以此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这一点,相信现在已经做了爸爸妈妈的人都还是深有体会。

  • “你再不睡觉,鬼就会把你吃掉!”
  • “撒谎的小孩子都会被老虎抓走!”

上面这种类型的句子,相信大家非常熟悉了,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被这些话“要挟”过。

但孩子的心思是单纯的,不懂得父母其实是在骗自己,就会相信他们口中所描述的“鬼怪”是真实存在的。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里想象那些可怕的形象,变得胆小也是必然了。

3、曾有过不好的经历

有过糟糕甚至是可怕经历的孩子,会比普通的小朋友更加胆小。对于孩子来说,即便电视剧里有坏人的形象,但是他们也没有自己真实去体验过,对于恶的概念是模糊的。

只有亲手体会过那些糟糕经历的孩子,才能感受到那种绝望无助的境地,而且遭受的恐惧是无法衡量的。当时的恐惧心理犹如附骨之疽,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比如,有过拐卖、溺水、或者校园暴力经历的孩子往往会变得胆小、内向敏感,甚至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彻底和外界隔绝,也就是俗称的“自闭”。这是身体本能的保护机制,因为遭受过伤害,才会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4、家庭氛围不好

如果孩子经常处于“水深火热”的家庭环境中,那么他的性格会非常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不是懦弱胆小,就是暴力、叛逆。

父母不和谐的婚姻生活给了他们非常不好的体验,让他们从小就没有多少安全感,总觉得下一刻父母就会离开,自己就会被抛弃。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孩子害怕的问题?

孩子害怕,家长一句轻飘飘的“不要怕”“别怕”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家长应该积极应对,寻找方法消除他心中的恐惧,首当其冲,父母应当明白他恐惧的来源是什么,再对症下药。

比起轻飘飘的一句“别怕”,他们也许更希望你能这样做!

对于自然现象、神话故事的恐惧,家长应当解释清楚

  • 对打雷、下雨或者是其他自然现象的恐惧,父母首先要告诉孩子恐惧心理是很正常的,让他正确面对恐惧。
  • 然后再告诉他这些是自然现象,就像白天黑夜,只是正常的交替罢了。当然了,家长可以用温馨的话解释,让他明白无论是黑天白天,其实都是一样的,不需要害怕。

如果是来自于对神话故事里某一形象的恐惧,那就向他解释这些都只是故事而已,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那些形象再可怕也只是虚构的东西罢了。

不过对于小朋友来说,还是尽量不要让他接触什么恐怖故事、恐怖电影。这些恐怖的情节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还会自己脑补出更恐怖的事情。

此外,家长自己也不要动不动吓唬孩子,尤其是用警察去吓他,那是万万不可取的。这会让孩子对警察从小就产生恐惧的心理,觉得他们非常可怕。那么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父母又不在身边,也不敢去找警察叔叔了。

陪伴是抚慰不安的良方

无论是对被自然现象吓到了的孩子,还是对于那些遭受了糟糕经历的小朋友,父母的陪伴永远是他安心的来源,给予他足够的勇气。

  • 在他被打雷吓到睡不着觉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苛责他,可以陪在他身边,向他解释这是自然现象,并且给他讲一个温馨的童话故事。
  • 让他伴随着父母的声音入睡,慢慢的,他自己就会发现其实那些东西也没什么可害怕的。因为无论怎么样,爸爸妈妈都会在他身后陪伴他、保护他。

建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家庭氛围到底有多重要?
  • 孩子的大部分安全感几乎全来源于此。

如果连他的家都变得动荡不安,让他想要逃离,那么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他感到安心呢?

处在一个有爱和谐的生活环境中,他会自然而然地变得乐观开朗,能够勇敢地面对任何困难和恐惧。

【写在最后】

恐惧,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孩子心底的一颗小小种子。

父母的忽视和不以为意,最终都会化成养分,将这颗小小的种子滋养成无边无际的丑陋藤蔓,一圈一圈,将他的心悉数缠绕。

这颗种子伴随着孩子的降生就已经存在,它虽然无法被销毁,但父母可以在他旁边种下一颗名为“勇气”的种子,让它茁壮成长足以对抗恐惧。

父母的重视和陪伴不仅会成为“勇气”的养分,还彻底切断了恐惧的能量来源。那个时候,恐惧将不再是恐惧,那不过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个小小坎坷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必知:别在孩子心里种下仇恨、恐惧、自卑的种子
纯真的笑容(写在六·一之前)
与青春期和解——公益讲堂
分享感悟:
所有的痛苦都是一种化了妆的祝福|为什么有些人经历重创也没有被打倒?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