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孩子长大后,不再和妈妈“亲近”了?原因其实很简单
孩子和妈妈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但是有些孩子在长大以后却表现不再和妈妈“亲近”,亲子关系变得冷漠。
作为妈妈自然感到心痛,辛苦将孩子养大,小时候他对自己是那么依恋,按说长大后懂事了,会更理解妈妈的辛苦,但现实是,反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
小新出生在一个农村普通家庭,家里除了她还有一个弟弟,父母关系也不太好,经常吵架。
小新上大学时特意报了一个离家远的学校,即使在陌生的城市求学生活,她也不太愿意回家,只有放长假才回去住上几天。
结婚后回娘家的次数就更少了,平时和家里几乎也没有联系,父母抱怨:女儿变“野”了,养个闺女白养了。
其实深究根本原因,小新并非父母眼中的“不孝女”,而是因为后天的家庭环境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小新家在农村,由于落后的思想观念,父母比较重男轻女,他们无意中会偏爱弟弟多些。
妈妈认为:小新是姐姐,应该多照顾弟弟。
  • 小时候她帮着妈妈做家务,弟弟却在一旁看电视;

  • 餐桌上有好吃的饭菜,也要先让弟弟先吃。

她长大工作后,父母更是要求她每月按时交部分工资,存起来给弟弟结婚的时候用。由于长期得不到母爱和关心,小新对亲情关系变得冷漠,感受不到家的温暖,不想再回去。
另一个原因是,父母经常吵架,每次吵架妈妈都会把不满情绪发泄在小新身上,传递给她的都是负面情绪,小新逐渐变得沉默,开始有意识的躲避妈妈。
其实孩子天性纯真,在她们的世界里人际关系很简单,孩子天生的对母亲有一种依赖感,但作为妈妈如果没有在后天进行正确的陪伴开导,这种亲子关系会逐渐变得疏远。
不想让亲子关系变得冷漠,在孩子成长期间,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给孩子充分的陪伴和足够多的安全感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参与,需要高质量的陪伴,三岁以前父母的陪伴,会影响孩子今后一生的性格。
心理学家发现,在父母陪伴下成长的孩子,会有更多的安全感,因此产生了探索外部世界的欲望和勇气。这些孩子也会表现出性格稳定,不骄不躁,在潜意识里父母就是她们最值得信赖的人。
父母不妨在下班或者周末时间,可以带孩子出去见见世界,也可以在家陪着孩子玩,多和孩子进行亲子互动,陪着孩子一起学习玩耍。
传递给孩子正能量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工作压力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妈妈的情绪。孩子处于弱势群里,这时她们无意间就成了父母发泄不良情绪的牺牲品。长期接受最亲近的人,不断地传递出来负面情绪,孩子的性格也会受到影响。
看到家人不开心,自己又没能力改变时,她们会把原因归咎到自己身上,逐渐变得沉默,叛逆和逃避。
作为妈妈,要注意正确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给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妈妈也可以和孩子相互分享开心和难过的事情,在分享的过程中培养孩子阳光,乐观,坚韧,独立的性格。
保持和孩子沟通,多站在她们角度看问题
有些家长对孩子采取严厉管教的态度,发现错误就严厉的批评,有时无意间实施语言暴力,比如:孩子贪玩不喜欢写作业,孩子撒谎等情况。
父母这样做是错误的,发现孩子有以上情况,应该第一时间和孩子沟通,了解她们这样做的原因。
或许是孩子有不会做的题,因此采取了逃避方式,也可能是做错事担心挨批评,就用撒谎的方式保护自己。
经常沟通才能了解孩子的想法,明白她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假果只是一昧的批评打击,采用语言斥责,孩子只会和父母越来越疏远,有任何事情也不敢和父母说。
家长勇敢表达自己的爱
中国家长不擅和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尽管她们对孩子的爱表现在一些小事上,比如:妈妈不舍得给自己买一条心仪已久的裙子,为的就是省下钱给女儿买一套乐高;给孩子买进口的牛奶,骗孩子说自己不喜欢喝牛奶等。
但是如果家长不说出来,孩子是不知道的。所以大胆地告诉她,妈妈永远爱你,像大海那样深的爱,这样才会让孩子感到有安全感,无论任何时候,妈妈永远是自己的避风港,永远和自己一起面对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孩子厌学:可能是心理疾病?还是什么原因?家长又应该应对?
心理学:孩子不听话,通常这个原因,尤其青春期孩子!
妈妈骗孩子,说“它”是弟弟,孩子表现让人心酸
妈妈你要这样说话,孩子才会懂事!不得不学!
据说,80%的父母都因为这个原因责骂孩子
支招:怎样让孩子开口说学校发生的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