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阅读︱没有齐鲁之争,孔子的抱负恐难实现

开心阅读22  一个超级大难题

 

一百多年间,白云苍狗,世代更替。齐景公成了齐国的当政者,而田氏一脉则传到了田乞(田恒的父亲),正好是公子完的第五代后裔。

 

那个被人渐渐淡忘的神秘预言,其实正如一个深埋在尘世之间的定时炸弹。而这个“第五代”就像是触发这颗定时炸弹的引信。

 

“五世其昌,并于正卿”,田氏的第五代传人田乞又恰好获得了正卿的高位。预言的一步步实现,自然而然地让田乞想到了“八世之后,莫之与京”的终极目标。

 

具有天命权威的百年预言一经引爆,立即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和惊人的破坏力。于是,田乞一方面对百姓大施恩惠,大斗出,小斗入,收揽人心。另一方面,田乞也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弑杀国君安孺子以及诸多公卿大夫。毕竟,有老天撑腰,怕他何来?

 

在田乞手上,田氏家族的百年昌盛之梦向前狠狠地迈了一大步。田氏取姜氏而代之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齐景公的国相晏子多次向齐景公劝谏,但齐景公根本就没在意。晏子在出使晋国的时候,只能私下里对晋国的上卿叔向慨叹说:“齐国的政权最终要归到田氏的手里啊。”

 

田乞死后,实现家族百年梦想的接力棒交到了他的儿子田恒手上。田恒比他的父亲更加心狠手辣。他借着齐鲁纷争,鲁国借助吴国的力量攻打齐国的机会,杀了国君齐悼公向吴国请罪,劝退吴师。后又改立齐悼公之子壬,是为齐简公。

 

但此时,齐国的世卿大族如国氏、高氏、鲍氏、晏氏等势力犹在。随着预言所指的世代(第八代)的更加临近,更大的紧迫感驱动着田恒,要以更血腥暴烈的手段来铲除这些拦路虎。

 

当初,周太史作出这个百年预言的时候,也许没有想到,这不但给田氏(陈氏)家族带来了百年的美好期待,也给整个齐国带来了百年的腥风血雨。

 

田恒思前想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田恒决定向鲁国寻仇,以便为自己确立更大的威权。田恒对齐简公说:“鲁国是我们的邻国,却联合吴国,挑衅齐国。害得先君丧命。这个仇,我们可不能忘了。”

 

齐简公心知父亲本是田恒所弑,但却不敢明言,只能任由田恒安排。田恒于是举荐国书为大将,高无平和宗楼为副将,大夫公孙夏、公孙挥、闾丘明等也一起领军出征。为了确保战胜鲁国,田恒亲自送军队出征,一直来到与鲁国交界的汶水之畔。

 

这个时候,年近七十的孔子已经结束了周游列国。他知道自己去日无多,这一生已经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了,所以回到故国鲁国,埋头整理诗书,笔削春秋,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流传后世的典籍之中。

 

这一天,孔子的弟子子张匆匆忙忙地从齐国赶回鲁国,来见孔子。

 

子张带回来的就是齐国即将对鲁国大举进攻的消息。齐鲁两国刚刚封国的时候,是实力相近的大国。但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后,鲁国日渐衰微,而齐国十分强盛。具体来说,齐国是万乘之国,而鲁国是千乘之国,两国的实力对比相差十倍。

 

孔子当然明白,齐军大兵压境,等待鲁国的必将是一场灭顶之灾。身为鲁国人的孔子当然不能置身事外,况且,这么多年来,他精心培育英才,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全面施教,一大批才能卓越的弟子早已脱颖而出。也就是说,孔老师手上握了一大把好牌。那么,孔子到底会打出哪一张牌呢?

 

孔子立即紧急召集了目下正在鲁国的所有弟子,对他们说:“我看到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一向都深以为耻。鲁国是我的父母之邦,我死后也要埋葬在这里。现在齐国大兵压境,不能不救。我自己年纪大了,跑不动了。你们有谁愿意替我去一趟齐国,面见田恒,阻止他们侵犯鲁国呢?”

 

孔子的话说得很轻柔,但他提出的却是一个超级巨难的说服任务。其难点有三。

 

第一,外部情境的强势约束。

 

人是情境性动物,往往要受到外部情境的影响,而不能任由主观想象。

 

此时此刻,齐国大军已经驻扎在位于齐鲁两国边境的汶水之畔,大战一触即发。这是一个约束力极强的情境,就连造成这一情境的始作俑者田恒都不能扭转这已箭在弦上的形势。所以,即便孔子的弟子能够说服田恒本人收回成命,恐怕田恒也难以做到覆水回收。

 

发兵征伐,是国之大事。田恒发动这一场战争的理由很过硬,就是要击败鲁国,为死去的齐悼公报仇。而如果田恒想要临阵撤兵罢战,又该用什么立得住脚的理由呢?

 

大军既发,贸然叫停,却找不到什么过硬的借口,这是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的。

 

《战国策·宋卫策》上就记载了类似的一个例子。

 

魏国的太子申亲自领兵去攻打齐国,途中经过宋国的外黄。外黄的徐子对他说:“我有百战百胜的方法,太子愿意听一听吗?”太子申说:“我愿意听。”徐子说:“现在太子亲自领兵攻打齐国,如果大胜,并吞了齐国的城池,那你的财富也不过是拥有魏国,成为魏国之王。但是,如果你失败了,你只能选择逃亡,太子之位也就丢失了,将永远失去魏国。所以,我觉得还是不要去攻打齐国为好。这就是我百战百胜的方法。”

 

太子申觉得徐子的话很有道理。他早已是太子之位,只要能够顺利接班,自然就可以成为魏国之王,即便立下再大再多的战功也不能给他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

 

太子申决定听从徐子的意见,立即撤军,领兵回国。没想到徐子却叹了一口气,说:“现在太子您虽然想退兵回国,但恐怕已经不可能了。那些想利用跟着您作战获取赏金,建立功勋的军士太多了,您没法阻止他们了。”

 

果然不出徐子所料。当太子命令部队返回时,他的侍从人员说:“大将领兵出战,如果无故撤回,与败逃同罪。我们只能继续进军了。”

 

太子申没有办法,只好继续进军。结果被齐军击败,太子申本人也死在了战场之上。太子申之所以做不到悬崖勒马,就是因为情境使然,根本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加以挽回。而徐子虽然足智多谋,看到了问题所在,却也没能为太子申提供免于灾祸的万全之策。

 

田恒面临的情境在某种程度上和太子申是极为相似的。除非那个将要领命去说服田恒的孔门弟子,能够拥有超越外黄徐子的智慧,否则,是根本不可能说动田恒撤兵的。

 

第二,说服者的权威程度。

 

一项说服能否达成,有时候要看说服所关联的双方权威程度的比较。同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效力是不一样的。帝王的一句话,一言九鼎,可以等同于其治下国家的法律。而布衣百姓的话,其影响力则非常有限。也就是说,说服的成效往往和说服者的身份、地位、实力等因素成正比。在春秋末期的乱世里,军事实力更是直接和权威程度相关。越是拥兵自重者,才越有权威,才越有影响力。

 

田恒是齐国的权臣重卿,其权威程度不言自明。而孔门的众多弟子,大多不过是平民百姓,最多也不过是公卿大夫家的家臣。就是孔子本人,虽然在列国间有较高的知名度,也曾短暂担任过鲁国的司寇,但现在也仅是一介白衣。这样的身份、地位与实力,与田恒相差甚远,只能在田恒面前屈居下风。

 

第三,说服者的立场与利益。

 

立场与利益密切相关。任何一个人,如果是为了自身或自身所属的群体的利益而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说服时,往往很难取得进展。这是因为,你想从中得到的利益(或想避免的损失)正是对方所觊觎的,双方之间是一种零和博弈。而且,你的对立立场自然而然也会引起对方的高度警觉,哪怕你所提出的建议可能并不会损害对方的利益,但对方也可能将你的建议视为一个陷阱,不论其合理与否而加以拒绝。

 

孔门弟子想要前去说服田恒,其立场是很鲜明的,正是站在与齐国直接对立的鲁国立场上的。齐国要攻打鲁国,鲁国要避免被攻打,两者摆明了是对立矛盾的。即便你巧舌如簧,田恒也不可能为了维护鲁国的利益而损害齐国的利益。

 

由此可见,孔子所提出的这个任务,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难题。但是,孔子一向谆谆教导的“有事,弟子服其劳”还是发挥了作用。

 

孔子门下第一大弟子颜回第一个就坐不住了,立即站出来,主动请缨。孔子看了看他,缓缓地摇了摇头。

 

子路一看颜回吃了闭门羹,急忙站出来,请求出使齐国。孔子看了看他,还是缓缓地摇了摇头。

 

随后,子张、子石相继表示愿意效劳,但孔子依然没有同意他们的请求。

 

孔夫子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

 

心理感悟:权威是最好的说服。

 

﹙未完待续,相约下周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孔子的再传弟子田子方墓被发现,一段历史之谜水落石出
《论语•雍也》:孔子之“道”
四十不惑——孔子生平简介之5
十、孔子迎来仕途的春天,先后任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代冢宰
此人是孔子门徒中的全才,以一己之力搅动天下局势
共读 |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