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阅读︱一个心怀仇恨心理的人幼年时究竟发生过什么

开心阅读42  臭脾气反而对胃口

 

白公胜下定决心,要先杀了子西,再攻打郑国,以复制伍子胥式的辉煌。白公胜派人去请白氏宗族中最富贤名的白善,希望他为自己的复仇计划出谋划策。

 

白公胜自父亲太子建死后,实为孤儿,至今受封为白公也不过十数年的时间,何来白氏宗族?

 

这其实是由当时的分封制度决定的。白公胜不但获封了一块土地,而且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也一并被划入他的辖治,并一同被授为白氏。所以,白善原本并不姓白,和白公胜也没有什么血缘之亲。但根据分封制度,这些被授氏为白的人,就形成了一个内群体(宗族)。随着时日迁延,子孙繁衍,白氏宗族的血脉之情就会浑如一体。

 

白善一听说白公胜想要杀掉令尹子西,不禁吓了一大跳,说了一句:“从子而乱其国,则不忠于君。背子而发其私,则不仁于族。”

 

白公胜的封地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小王国,大小事宜均由白公胜做主。但这封地同时也还是属于楚国的。按照宗族的规矩,白善应该以宗族利益为重,毫不犹疑地服从白公胜的调遣。但是,子西声名卓著,无故杀他,不但与道德不符,也会搅乱整个楚国。从白善的内心真实态度来说,他不支持白公胜的计划。

 

这个两难的矛盾,立即导致了白善的认知失调。在两难的选择中,人们首先就会想到走第三条道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智慧找到第三选择,并有足够的勇气执行第三选择。很多人只能在痛苦万分的百转千折后,还是在矛盾中选择其一。

 

当然,任何选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三选择也不例外。白善的第三选择就是放弃白公胜给他的俸禄和职位,退归乡野,筑圃灌园,当一个园丁终老。

 

白善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第三选择,主要的原因在于白氏宗族形成的时日尚短,宗族本身以及白公胜作为宗族之主对白善的约束力也还不怎么大。在这样的情势下,白善能够扛住相对较轻的心理压力,遵从自己的内心态度,从而拒绝了白公胜的要求。否则,白善的第三选择也许就只能是一死了之了。

 

白公胜得知白善不愿参与自己的复仇大计,非常生气,发怒道:“没有白善,难道我就杀不了令尹了吗?”

 

这个已经被复仇图式洗了脑的人,无论如何都是不会放弃他的复仇计划的。白公胜找来自己的亲信勇士石乞商议,问他说:“令尹和司马,各用五百人对付他们,是不是就足够了?”

 

石乞说:“要刺杀令尹和司马,人不在多,而在精。太多的人,也不能都接近到令尹和司马的身边。所以,您必须找到能以一当百的勇士才行。”

 

白公胜说:“这样的勇士到哪里去找呢?”

 

石乞说:“我打听到市南有一个叫熊宜僚的人,就是这样的勇士。”

 

白公胜立即让石乞陪着他去市南探访熊宜僚。熊宜僚见到封地之主白公胜亲自登门来找自己这个平头百姓,大惊道:“王孙贵人,您怎么屈身来寒舍了呢?”

 

这一幕和当年伍子胥第一次登门拜访专诸如出一辙。只不过,伍子胥当时不过是个逃亡的大夫之子,而白公胜现在已贵为公爵。在当时的等级制度下,民间的草根一族,平时很难有机会见到贵族领主,更不用说宗主纡尊降贵,亲自驾临了。这样的反差颠覆了一般的社交规律,等于是白公胜给出了一个巨大的恩惠,而作为对恩惠的回报,熊宜僚自然是受宠若惊了。

 

尚为幼童的白公胜当年跟随在伍子胥身边,亲眼目睹了伍子胥结交专诸的那一幕,今天在他自己面前重新上演。这也给了白公胜一个积极的自我暗示:复仇计划,正沿着伍子胥的成功轨迹,如愿前行。

 

但白公胜却比伍子胥更加心直口快。趁着熊宜僚的感激情绪尚未退潮,白公胜就提出了让熊宜僚帮助自己刺杀令尹子西的要求。

 

没想到熊宜僚竟然一口拒绝:“令尹有功于楚国,却和我没有私仇。我实在是不敢听从您的命令。”

 

白公胜大怒。事实上,他更应该做的是反省。白善和熊宜僚作为他封地上的子民,本该对他言听计从才对,为什么会都拒绝行刺子西呢?

 

但是,在特殊情境下成长起来的白公胜,自我监控度极低,根本就不会自我反省。他一怒拔剑,对着熊宜僚直接就翻脸了,说:“你要是不从,我就先要了你的命。”(不从,先杀汝)

 

道义胜于生命。这正是当时世代的普适价值准则。熊宜僚作为一个勇士,又怎么会惧怕一死呢?他面不改色地回答道:“我熊宜僚,命如蝼蚁,要杀我又有什么困难的,何必要这样怒气冲冲呢?”

 

熊宜僚将自己比作蝼蚁,属于自轻之举,但却体现了自己的尊严,达到了自重的目的。人必自重,然后他人重之。白公胜当即投剑在地,长叹了一声,说:“您真是一位勇士啊!请勿见怪,我刚才不过是试试您罢了。”

 

以白公胜的“直道”性格,他刚才说的“不从,先杀汝”,绝对是他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但为什么在熊宜僚宁死不屈后,白公胜却转而“服软”,甚至极为罕见地违背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将前面的举动解释为试探之举?

 

要知道,作为封地之主,白公胜确实拥有对熊宜僚的生杀予夺之权。他要是一怒之下真的杀了熊宜僚,熊宜僚也只能怪自己命苦而毫无办法。

 

白公胜看似反常的举动,其实也并不奇怪。这就是“相似性法则”在发挥作用了。所谓相似性法则,就是指人们更倾向于喜欢和自己在年龄、种族、国籍、经历、性格、气质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人。

 

当初伍子胥之所以收留伯嚭,并着力维护,就是因为伯嚭和他有着相似的惨痛经历。而白公胜也正是从熊宜僚的强硬拒绝中发现了他的个性与自己非常相似,都是直筒子脾气。

 

臭脾气反而对了胃口,白公胜一下子喜欢上了熊宜僚。反观白善的软性拒绝,则是白公胜这个“直道之人”最为反感的。所以,白公胜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对白善的进一步笼络。

 

白公胜随即招呼熊宜僚上车,与石乞一左一右,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熊宜僚没有想到自己在冒犯了白公胜之后,竟然还得到了他的欣赏与礼遇。这等于又是一个巨大的恩惠。互惠法则的威力无处不在。在恩惠的感召下,熊宜僚尽管还是不赞成刺杀令尹子西,但他已经无法拒绝白公胜对自己的殷勤之意了。

 

从此以后,白公胜以最尊贵的宾客之礼来对待熊宜僚,饮食与共,出入相随。而熊宜僚也渐渐地表现出了应和之心,最终决定对白公胜“以身相许”。

 

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以身相许”和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以身相许”是大不一样的。熊宜僚的意思是可以为了白公胜死心塌地卖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而这自然也包括了他先前断然拒绝过的行刺子西。

 

那么,为什么熊宜僚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呢?

 

这就是行为改变态度。

 

人们往往认为,一个人是按照其内在态度而表现出相应的外在行为的。与之对应,人们也往往将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视为其内在态度的标示物。比如,白善和熊宜僚,一开始内心都不赞同白公胜刺杀令尹子西,所以,他们表现出了对白公胜的拒绝。而白公胜也正是通过他们的拒绝,而明晰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态度。

 

但是,当人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了与内心态度不一致的外在行为后,为了不让他人将自己划归表里不一的行列,人们往往会改变自己的态度,而与已经做出的行为保持一致。因为行为已经无可更改,而态度处于内隐状态,更加便于改动。这样,行为就成功地改变了态度。

 

熊宜僚如果要坚持自己的态度(不支持刺杀子西),就不应该接受白公胜的好意与厚待,就像白善所做的那样。但是,一旦他接受了白公胜的盛情,与之同车共食,这样的亲密行为,对外就昭示了熊宜僚与白公胜的一致性。而这也“迫使”熊宜僚在潜意识中调整了自己的态度,不再坚持反对刺杀子西。否则,人们就会将熊宜僚视为言行不一的小人,而这会导致熊宜僚强烈的认知失调。为了让自己心安,熊宜僚只能改变自己先前的立场,而与白公胜保持完全一致。

 

就这样,白公胜成功地收服了熊宜僚。熊宜僚和石乞一起,成为白公胜复仇计划中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白公胜从此开始,苦苦等待着行刺良机的到来。

 

心理感悟:自轻有时候是实现自重的一种好办法。


﹙未完待续,相约下周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叶公不好龙,更不胆小,反而是一个靖难勤王、功遂身退的真英雄
靠侥幸成功的人会贪欲更大,白公胜就是这样的人!
[專輯]陳穎飛:楚國封君制形成與初期面貌新探
103 攻城和守城
贤明善良的子西,让楚国恢复元气,最后却被忘恩负义的侄子所杀
贾谊《新书》卷31淮难诗解淮南王悖逆而亡其子少闻父辱岂须臾忘不可封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