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剑腻苔(三潭印月)

《形色外诊简摩·舌质舌苔辨》说:“苔乃胃气所熏蒸,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借以诊五脏之寒热虚实也。”胃气正常之时,舌苔薄白,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脏腑功能失调时,胃气挟邪气上蒸,表现为病态、从舌苔颜色、舌质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病邪的轻重及病情的进退。腻苔是舌面上覆盖着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颗粒细腻而致密,刮之难去,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等阳气被遏制的病变。




   腻苔多属水湿痰浊为患,脏腑多于肺脾肾肝关系最为密切,治法多以温化、清化、芳化、燥湿、多固护中焦、不伤阳气。然曾见有一腻苔,处以上法而时多反复,腻想起伏不定,后其患者,腻苔不存,询知乃因经常感冒而服用玉屏风散半年,腻苔也随之而消。

     忆起东垣《脾胃论》之清暑益气汤,方由黄芪、苍术、升麻、人参、炒曲、橘皮、白术、麦冬、当归身、黄柏、葛根、泽泻、五味子。治疗平素气虚、又感受暑湿,导致身热疼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者。方以补中益气汤化裁,故以补气为要,燥湿利湿者为次。针对临床汗出怕风、大便不成形、脉弱者。


    故腻苔勿拘泥于芳化化湿、健脾燥湿诸法,气虚者亦可见之,乃气不固护,邪易侵着,其中肺乃清虚之脏,六淫之气,一有所着,即能致病。脾胃为生化之源,运化水谷精华(饮食入胃,经胃之腐熟,脾之运化,借脾上输于肺,肺宣发肃将,清者向上向外宣发滋养皮肤和毛发,浊的部分肃将滋养五脏),化源卫营。气馁不强,邪不得泄,留着不去,故常有邪存,产生腻苔,其为病理产物的堆积。


在看不好意思,那就点个赞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草经解》
望病须察神气论
【健康养生】脾主升,胃主降,养脾养胃有不同~
【中华医学】《中医知识宝典》
学术 | 慢性肾病、肾衰辨治九要点
[转载]论治脾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