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种思维模式决定人生的两种打开方式,你选哪一种?
发布于 2019-02-14 22:38:10
在一个个人能力固定的世界里,成功需要你证明自己的聪明和天赋,证明你自己的价值;而在另一个能力可以改变的世界里,则需要你提高自己,去学习新知识,发展自己的才能。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信念,只是你意志的一部分,而你是可以改变你的意志的。——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
这几年,不断听到很多关于思维让人生不同的金句:“人跟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思维不同、格局不同、平台不同、教练不同”,“人之所以不同,是脖子以上不同”……。在读完《终身成长》这本书后,我才更加深刻的体会,确实不同的思维给人带来的是巨大的人生差异,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
《终身成长》一书,是美国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研究者、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所著。在书中,作者主要介绍了人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型:固定型与成长型。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型让人们在对待自身评价、成功、失败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表现在:
关于自我评价:固定型思维的人对自我的评价非好即坏,要么自卑,要么自负,认为人的能力是天分所在,基于此,可能一生当中都在力求证明自我的智力、个性和特征;而成长型思维的人能够即开放又准确的评估自己当下的状况,既能准确看到并接受自己的不足,又能开放的相信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培养的,现在的能力水平并不代表未来的水平。
关于成功:固定型思维的人把成功看做是自己能力的证明。为确保成功,习惯掩饰自己的不足,最后成为一个不爱学习的人;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把成功看做是能力的拓展,而不是个人天份的高低。
关于失败: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失败是一个身份标签,如果失败了,不是事情失败,而是整个人的失败;而成长型的人认为失败只代表一件事情上的失败,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它可以让自己更强大,并不代表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
关于努力: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无能的人才需要努力,如果一件事情是需要努力的,那说明就是不擅长的,也就无需努力;而成长思维的人认为即便是天才,也是需要勤奋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
关于大脑对兴趣的反射:一项对脑波的测试发现,固定型思维的人对反映其能力高低的内容感兴趣,成长型思维的人则对能够帮助其发展能力、取得成就的部分感兴趣。举例说明:拿学生考试来说,固定型思维的人对成绩、排名感兴趣,并不关心自己做错的题目是哪些,为什么错;成长型思维的人恰恰相反,无论成绩、排名怎样,他们更关心的是哪些题错了,为什么错……。
了解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下,人们有着什么样的认知和思考方式,作者又带领我们看到两种思维模式指导下的人们在各种领域中表现出的语言和行为模式的大不相同。细细体会下来,觉得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观自己的思维、语言、行为模式,看到自己在以哪一种思维模式指导着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又最终产生了一些什么样的结果和效应。让我们一起来反观一下:你是否也在很多时候用固定型思维经营着自己的人生,却还盲目不自知呢?
在商业领域:
固定型思维的领导者只关心个人的伟大、强调“我”;成长型思维的领导者则相信人具有发展的潜能,关心自己、员工、企业的成长,强调“我们”。
在人际关系领域:
对待爱情,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如果爱情需要努力,说明不属于自己,爱情中有问题,意味着是性格上有缺陷。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爱情是彼此磨合、共同努力的结果。
对待社交,固定型思维的人害怕冒险,非常害羞,在意评价,焦虑,怀疑自己。成长型思维的人同样会害羞,但把其视作挑战,并拥抱挑战。
在教育领域:
父母对孩子,固定型思维的父母要求孩子达成期望的成就,忽略孩子兴趣和潜能。成长型思维的父母尊重兴趣,重视孩子拥有完整的人格。
老师对学生,固定型思维老师会营造出一种充满评判的学习氛围,判定学生事“聪明”的和“笨”的。成长型思维的老师充满信任、没有评判的氛围,注重的是“我应该怎么教,可以把孩子们教得更好?”,而不是“这些孩子是否教得会?”。
在看到作者详细阐述的两种思维模式表现出的不同思考方式以及行为模式后,不知道你是否有对照自己,对自己有一些对镜和反思呢。
有一点必须要强调的是,两种思维模式并不是独立的是两种人,而是人的两种状态,每个人都是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我们可能会在某些情境下是固定型思维,在另外一些情境下又是成长型思维。所以,能够看到自己在哪些情境下是固定型思维模式,显得非常的重要,只有首先看到自己的模式,才有可能有意识的培养和改变模式。
在阅读本书时,对照我个人,发现一个自己很棒的成长和改变。在阅读本书前,并不知道这就是从固定型思维开始转变为成长型思维了。过去的自己在社交中都是使用的固定型思维,不相信自己,害羞,害怕别人嘲笑,很多时候自己内心也有声音想要去表达,但是都羞于开口,最后给自己下了定义:自己就是一个不善人际、不善交流、不善表达的人。直到我从工作转变为创业者的身份,开始接收到同伴的鼓励、赞美,才逐渐开始尝试着开口表达自己,从几个人的小型分享会都支支吾吾讲不清楚,到慢慢能够在几百人的舞台上做分享,一路见证自己在社交、演讲、表达方面的前后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成长改变。现在回看起来,对此也特别感概,如果一个人用固定型的思维生活着,那人生永远都没有了上升的可能性,那人生可能会失去很多的色彩。
固定型思维模式在老师教授学生上体现出的语言和行为模式,也让我特别感触。身边有不少从事小学、中学老师职业的同学、朋友,经常会从部分老师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这些学生太笨了,怎么教都教不会”……。以往的自己不以为意,就当是听听朋友唠叨就过了。读完作者这本书,才意识到,如果老师都以这样的思维模式去从事教育行业,那我们的孩子们可能真的从小就被带跑偏了,成绩好的同学形成自傲型固定思维模式,而成绩差的同学形成自卑型固定思维模式。想到这里,真心期望有更多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们,能够读到此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孩子们养成一生受益的成长型的思维,而非一生受阻的固定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阻碍人的成长,限制人的成就,让人们认知局限、狭隘。成长型思维帮助人成长改变,发展能力,取得成就。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成长型思维呢?作者在书中提到:
一、在将学习型思维模式传授给他人时,应该做到:
1、掌握称赞的方法:赞美学习的过程、付出的努力……等,而非有能力、聪明……这样的赞美。
2、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对挫折表现出兴趣,把挫折当做好事传递给孩子,而非表现出焦虑和关注孩子的个人能力。
3、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关注孩子是否深入理解知识,而非死记硬背。
二、个人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
1、接受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每个人都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有固定型思维模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自己有固定型思维模式。对于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也不必感到羞愧,只需承认它,面对它,接收它。
2、观察你的固定性思维:它什么适合会出现?出现时你有什么感受?为此你做出了神呢决定?……找到你的固定型思维出现的原因。
3、给自己的固定莹思维模式命名:把固定型思维人物化,如:你在教育孩子时会出现固定型思维模式,把这时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取一个有同样模式导致坏的结果的电影、小说甚至现实人物的名字,用于警醒自己,当发现自己的固定性思维模式又出现时,用名字警醒自己:我不要成为他那样。
4、教育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当固定型思维模式出现并阻碍你时,学会和它沟通。你要明白:固定型思维是为了保护你,让你感觉到安全,但它的方法却做不到这点。所以,用成长型思维和它沟通、教育它,向它说明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它和你一起,它会给你支持和帮助。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悟就是:一定要成为一名终身成长者,用成长型思维经营人生,对自我有准确的认知,也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不断地努力、尝试、突破,挑战。你呢,是否也愿意选择勤奋努力,不断挑战突破自我的成长型人生?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阅读此书,从而看到自身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对自己造成的阻碍。承认、接受、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维,走上终身成长之路,经营属于自己的成长型人生。
我知道,这条路并不容易。但就如樊登老师在解读本书时所说到的:
改变是不易的,有些想法、观念、认知已在我们的脑中运行了很多年。改变也是痛苦的,我们得和自己的局限、脆弱、恐惧以及未知作斗争。但改变也许很难,却从未有人说过不值得。何况,我们都是对自我有要求的人,不是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老师心育 | 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
决定一个人能力上限的,是成长型思维
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你的人生样貌
夸奖孩子最应该忌讳的一些字眼,很多人不知道
分享给你在意的人:不能,还是不愿?
《终身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