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弃疾是传奇英雄,又是杰出词人〔211〕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1、人中之杰,词中之龙;2、义斩义端;3、虎穴掏逆;4、美芹悲黍。

出处:《宋史·辛弃疾传》。

参资:古诗文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辛弃疾画像

二、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辛弃疾〔1141—1207年〕,字幼安,后号稼轩居士,济南府历城人。北方义军领袖、南宋将官、杰出词人,世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名列“宋代四大词人”。

辛弃疾生于高宗绍兴10年,北方已沦陷金人之手。靖康之变时,其祖父辛赞“累于族众”,无力南渡,遂仕于金,可他身在金,心却在宋。他崇拜驱虏名将霍去病,便取“去病”意,用“弃疾”给孙儿命名,将驱金复国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其孙辛弃疾聪慧好学,祖父又让他师从名师,读书习武,成绩斐然。他14岁中举后,又两次赴金都燕京,参加进士考试,祖父都带他攀上燕山,“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谛观形势”,以图驱金复国。

祖父辛赞煞费苦心,在他心中种下爱国种子,遂使他立下抗金复国之志,养成燕赵侠士之气。后来,他也不失所望,驱金“弃疾”、收复中原的豪举壮行,也镌刻在青史上,成为像霍去病一样的历史名人。

三、愤然举义,虎穴掏逆

绍兴31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欲投鞭渡江,灭亡南宋。北方人民揭竿而起,纷纷起义反抗。这时辛弃疾21岁,他也愤然举义,“鸠众二千”,参加耿京起义军,任掌书记。

当时,金人内讧,完颜亮丧命,金军后撤。根据当时形势,辛弃疾力主投归南宋,第二年初,耿京遂命他率团,奉表南归。宋高宗接见他,收编义军为天平军,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右承务郎、兼掌书记。

  “鸠众二千”愤然举义

辛弃疾返军途中,义军内部出事了,叛逆张安国谋杀耿京,带走部分人马,投降金朝。他行至海州闻讯,立即约海州统制王世隆,选拔50铁骑,随他捉拿叛逆。

其实,捉拿叛逆,可是他的绝活。当初,他的朋友义端,守不住军纪,竟盗走他保管的帅印,准备去金营邀功。耿京盛怒,他很羞愧,立军令状,抓贼追印。当晚,他领数人急奔山口埋伏,在通往金营的路上守株待兔。天亮时,义端果然骑马赶来,辛弃疾拍马拦截,义端连忙献印,“求哥饶命”,他怒斥“叛徒”,手起刀落,义斩义端,胜利而归。

这次,他如此这般训诫后,一行人也不失时机,潜进金军大营,实施“虎穴掏逆”谋略。其时,天从人愿,风啸雨暴,而叛逆张安国正与金帅饮酒,酒意醺醺,他天神下凡似的,趁其不备,冲进中军帐,从虎穴里,出其不意地揪出张安国,一个大旋转,狠狠地摔上马背,又箭步一跳,跨上坐骑, 50人便挺枪跃马,扬长而去,在金兵还没有完全回过神之际,已经呼啸着从五万金兵的大营中,毫发无损的冲出来了。

然后,他们甩掉追兵,献俘行在,押之京师,枭首示众。辛弃疾“虎穴掏逆”的“壮声英慨,国人为之兴起,天子一见三叹”。彪炳青史,光照千秋。

  虎穴掏逆

四、美芹十论悲黍,谏南宋抗金复国

辛弃疾在义军中的豪情壮举,让他以果敢机智而名重一时,高宗命他以“归正人”身份,担任江阴签判。这一年,辛弃疾23岁,从此,他开始了在南宋的仕宦生涯。

兴隆元年〔1163年〕,孝宗刚即位,锐利进取,力图复国,任用主战派张浚为枢密使,发动“兴隆北伐”。起初,节节胜利,军势大好,可在这关键之机,前线将帅不和,导致符离大败,宋军被迫签订“兴隆和约”。自此,主和派甚嚣尘上。

  南宋与金国对峙地图

而辛弃疾却逆舆论而上,向孝宗上《美芹十论》,慨叹国家倾覆的黍离之悲,客观分析宋金双方形势,周密提出复国大计,详尽制订克敌制胜谋略。接着,他又向右相虞允文呈《九议》,再次阐述抗金方略。他希望以此唤起君臣的爱国热情,坚定抗金必胜的信心。可是,朝廷偏安成风,他的悲黍之论石沉大海。

不过,朝廷不用他的谋略,却也看重他的实际才干,一直给他升官,他相继任通判、知州、提刑,又升安抚使,成为封疆大吏。

他一向以复国为志,以武功自负,以功业自许,却不能如愿去驰骋疆场,而只能在地方上奋力打拼。他创建“飞虎军”,治理荒政,整顿村社,气象一新,却触犯权贵利益,而被交章弹劾,熙宁8年〔1181年〕,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效仿岳飞,欲建辛家军〕之罪,竟然将他罢黜为民。

  美芹悲黍字幅

五、壮志未酬而被迫隐居

这一年,辛弃疾才40岁,他满腔热血,济世救时,而壮志未酬,却被闲置。他无可奈何,只好退居上饶,在带湖稼轩庄园,自号稼轩居士,过上“人生在勤,力田为先”的归隐生活。后来庄园失火,他又移居铅山,在思期瓢泉庄园生活。

此后20年,除了—度出任福建安抚使两年,他大部分时间都被置闲在家。

宁宗嘉泰3年〔1203年〕,执政韩侂胄,主张北伐,起用闲置的辛弃疾。这时,他已经64岁,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他组织兵力,积攒物资,时刻待令,准备北伐。次年,他又面呈金国“必乱必亡”之策,宁宗加封宝谟阁待制、散朝大夫,又改知镇江府,赐金带,他精神为之一振。这时,他登临京口北固亭,凭高远望,追昔抚今,写下千古绝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开禧元年〔1205年〕,他受到谏官攻击,降为散朝大夫。后来虽又任为浙东安抚使,再进龙图阁待制、试兵部侍郎,可他忠贞勤奋,却屡遭攻击,倍感心力交瘁,意冷心灰,都推辞不就了,而回到铅山。

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为枢密都承旨,但他已患重病,卧床不起了。九月的一天,传奇英雄辛弃疾,突然警觉,大呼“杀贼!杀贼!”遂带着壮志末酬的悲愤,病逝铅山。享寿68岁,赠官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塑像

六、“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在宋金南北对峙时代,辛弃疾以一介书生,举义北方,归正南宋,虎穴掏逆,美芹悲黍,平定内乱,领安抚使,是岳飞殉国后,南宋第一猛人。可是,历史没给他机会,让他驰骋疆场“收拾旧山河”,他只能将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付之翰墨,酣畅倾泻,化为一首首慷慨激昂的豪迈词章,留下了一份丰厚的精神财富。

所以,世人称他:“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他的著作甚丰,其中有策论与词作。

策论以《美芹十论》为代表。这篇奏疏,立意高绝,内容深刻,是他驱除金人,恢复中原的满腔热血的结晶。

他的词,现存620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

他的词,题材重大,境界开阔。多以国家民族为题材,歌颂金戈铁马的战斗精神,抒发抗金复国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苍凉悲愤,又继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置闲期间,他又多次组织诗会,与陈亮、刘过等一批诗人唱和,歌咏一统的中华精神,呼唤不死的民族之魂,形成南宋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这个词派精神与独特风格,世称“稼轩体”。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他的词,豪壮苍凉,悲喜迭宕。赞英雄的豪壮,叹无奈的绝望,赞叹交织,悲喜纽结,大起大落,迭宕起伏,错落有致,反差强烈,豪迈而又悲怆,旷达而又苍茫,犹如冰水泼猛火,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量,震憾人心,令人警觉。

他的词,意象峥嵘,意境雄浑。摒弃传统的柳兰花草、粉红佳人的点缀,而选择飞动的金戈铁马、号角沙场的意象,具有—种奔腾昂扬、不可—世的豪爽,雄浑沉郁,蕴藉厚重,而绝无卿卿我我的缠绵悱恻。

他的词,语言通俗,以文入词,形式松散,流畅连贯,而又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他的词又善于用典、多用引用,使语言又通俗又典雅,让内容又显豁又蕴藉。

辛弃疾晚年,在闲置的20年,他还写了不少描写农村景色和田园生活的词,极富生活气息,于沉雄豪迈之中,又不失细腻柔婉之份,给人以清新精致之感。

辛弃疾的词,豪迈经典,传颂千年。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明人杨慎评论:“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全词为: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全词意为:千古的江山依旧,而人事全非,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已经无处寻觅。那时的舞榭歌台还在,可是风流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被雨打风吹去了。那夕阳残照下的草树丛生的街巷,人们说那就是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金戈铁马,挥师讨狄,那气吞万里的军势,何等威猛?然而,刘义隆好大喜功,草率北伐,反被拓拔焘打败,招致狄主饮马长江,只落得仓皇北顾。我回到南方43年了,看着中原方向,仍然记得那时扬州路上还有烽火连天的交战景象。怎堪回首啊,现在那里的百姓竟然在狄主行宫祭祀,乌鸦啄食着祭品,人们平静地过着社日,都不知道那是异族统治者了。我仍然力主收复这些失地,可是,还有谁会问:你老廉颇岁数大了,身体还强健吗?

词的上阕,怀古抚今:怀念孙权坐镇东南,击退强敌;赞叹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而怀念古代英雄,则隐含期盼主战派、谴责苟安求和者。

词的下阕,怀古抒情:首先用南朝刘义隆仓促北伐致败的史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可草率从事;接着用他归正43年来金宋对峙形势的变化,表示抗金复国仍是当务之急;最后借喻廉颇,表达自己壮心不已、慨叹当局不能进用人才。

全词立意高远,境界开阔,意象鲜明,意境雄浑,善化典故,引用自然,既豪迈雄壮,又悲怆苍凉,彰显人杰爱国情深,展现词龙文采风华,堪为经典。陈存选2023、09、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辛弃疾简介
【诗词人物】词中之龙——辛弃疾的传奇人生!
赏析历史文人《辛弃疾》
青兕词宗老稼轩
爱国词人辛弃疾:人生大起大落,词作汪洋恣肆,读来让人叹为观止
以豪放词著称的辛弃疾,这首词却描写了田园生活,读来清新自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