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近伪科学】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靠谱不?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以上被称作是人生四大喜,尤其是最后一条。

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十年寒窗的考生们没放松几天,又将面临填报志愿。在某些略带夸张的描述中,高考已成为这个社会中少有的、脆弱的公平之一,它可能会影响到人的一生。

对此,我想可能最近几届毕业生的父母们会有切身的感受。他们更知道,填报志愿会有多么重要,即便是高分考生,倘若志愿填报出现一些差池,很有可能无法进入理想的大学。

抓住为人父母的心理,某些培训机构推出了填报志愿的服务,而且是通过科技的手段——今天下午我偶遇某考生家长,惊悉每日里我耳濡目染的大数据,居然被用作宣传的噱头。

“大数据助你迈入好大学!”“志愿报得好等于多考20分!”这些标语打出来,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动心:好大学就等于赢在起跑线了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多拿20分是什么概念?于是一些家长按捺不住了,即便付费可能需要几万元之多!

在一些机构中,某种被标称为“一对一”的高考志愿填报大数据咨询价格被标至数万元,而前去咨询的家长也是络绎不绝,虽然多数人不会选择最昂贵的套餐,但已经足以让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在各种宣传案例里,我们总喜欢列举大数据的神奇。没错,在经济发展中,大数据已经显示出磅礴的威力。然而,大数据并非万能,我们绝不能用大数据来衡量一切,更不能用之取代对于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

按照IBM的理论,大数据应该具备五个V的特征: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racity(真实性)。而在那些培训机构的所谓大数据中,我们根本找不到任何的体现。

举例而言,目前除了国家相关部委,没有哪家机构可以拿到足够多的高考分数及填报志愿的信息。仅此一条,我们就知道外间的培训机构根本无法满足大数据的“大量”需求,那么他们如何能够帮助考生做出审慎客观的填报判断?

我们假定培训机构通过大数据,可以预测出某些专业的招录情况,并对第一位寻求帮助的考生提出可靠的建议。那么对下一位情况类似的考生,它的建议是否一样?假如有50位考生来寻求帮助呢?假如招生指标只有30个呢?“大数据”会知道这一切,并动态调整结果吗?

我猜不会。

正在阅读本文的多数读者,应该有过填报志愿的经历。当年我们基本是遵循老师们总结的前一年的经验,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也经常出现推测失败,导致大量人填报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反而把分数抬高,造成很多人名落孙山。

现在培训机构信誓旦旦的所谓“大数据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其实仍未走出以上的范畴,无非是加了几台服务器,将人工转换成机器模式而已。

在我看来,当前将“大数据”与高考志愿填报联系起来,只是打着科技的幌子,行骗人钱财之实。当然啦,假如说谷歌的阿尔法狗、IBM的沃森,或者说阿里的小AI,愿意进行类似的尝试,我觉得或许有些搞头也未可知。


胖头陀

一个老媒体人的观察与守护

本公众号长期致力于科技及数码类产品、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的内容传播。目前所有文章均同步到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天天快报搜狐新闻凤凰新闻一点资讯等国内平台,以及汤博乐WordPress等海外平台。

投稿合作请联系:1126699@QQ.com;微信请加:itobserv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狂奔的高考志愿填报:5年内相关公司数量增长近80%
风暴眼|毛利率高达90%!1300万高考生背后:2000家公司靠报志愿赚钱
预防“志愿填报诈骗” 公益服务要唱主角
填报志愿 不能只靠大数据
考得好不如填得巧,南京教育专家戚若予教你填志愿!纯干货
记者调查:高考志愿填报 咨询费被炒至数万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