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车声声

水车声声


骈国华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我们苏北地区全面推行旱改水。我家乡的生产队也第一次种上了100多亩水稻。由于水利配套工程跟不上,全乡只有仁集一个抽水机站,离它稍远些的生产队,灌溉根本指望不上它。遇上干旱,十天八天不下雨,稻田里的裂口能塞进手指头,稻苗就像生了重病一样,叶片卷曲,垂头丧气,没有一点精气神。要是半个多月不下雨,稻田里一片枯黄,稻苗都奄奄一息了。

  抗旱如救火,抗旱保苗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好在村庄前后左右有好几个池塘,都蓄着水。旱改水时,大队配发给生产队一台木制脚踏水车,正好派上用场。生产队紧急组织青壮劳力轮班车水,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歇人不歇车。

脚踏水车的结构并不复杂。一根比碗口还粗的圆木是轴,有六尺来长,两端细而光滑,固定在灌渠两旁丫字形木桩上。水槽一头没入塘水下面,一头架在灌渠上。水槽内装有木质齿轮连接着的一块块木制薄板,我们叫它“龙骨板”,每块龙骨板以木钉连接,活动自如,运转起来就像一条环绕的水龙。离地一米左右高的空中架着一根横木,由水渠两边的两根木柱支撑着。4个人趴在横木上,用脚踩动水车木踏蹬,转动车轴,带动龙骨板,池塘里的水就通过转动的龙骨板,由水槽流入灌渠,进而流进稻田了。




  脚踏水车抽水抗旱是个重活。人悬在半空,两只脚要不停使劲蹬,而且几个人要步调一致,如果稍不注意,无论是快了或慢了,木踏蹬都会打在脚踝骨上,疼得钻心。车水的人把脚蹬踩得飞快,我们小孩子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母亲被安排去车水时,我跟着去玩,坐在水车旁大人换班歇息的稻草铺上,听着那“呱嗒呱嗒”的刮板声和哗哗的流水声,有时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时,身上总盖着母亲的夹袄。

  常听大人们慨叹“人努力不如天帮忙”。“人定胜天”,只是人们的愿望和雄心壮志。要是老天一直不下雨,所有池塘的水都抽干了,也救不了稻苗。要是天帮忙,旱相初露,它就下起了瓢泼的及时雨,人也就不必费力劳神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全面旱改水之后,家乡的政府部门确实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那几年,年年扒河,年年挖排灌渠道,修涵洞,建抽水机站、电灌站,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每个大队农田排灌设备基本配套齐全了,无论旱涝,都由机电排灌,木制水车随之被淘汰,现在已经难寻它的踪影了,再也听不到“呱嗒呱嗒”的水车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岁月如歌:水车
难忘当年挑塘泥
客家:水车悠悠,吟唱古老的歌谣
闲话水车
农村风俗·水车和戽斗
张 春 :​抗 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