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家寨(七)

林家寨(七)

陈福清

 

林家寨(一)

林家寨(二)

林家寨(三)

林家寨(四)

林家寨(五)

林家寨(六)

 

早春时节,寨原上的麦苗稀稀疏疏,掩盖着墒垄间忽明忽暗的缝隙。经过一个冬天的雪藏封冻,土地褪去临冬前的板结邦硬,变得松软湿润。春时麦田当路踩,以防麦苗过旺成熟后倒覆,压苗成了麦农们每年春天必须完成的大事。

       在粗大榆木滚压麦苗时哧哧脆响中,人们望着林家田间,光秃毫无生气的空茬地,充满了疑惑与好奇。在这宽广布满绿色的庄稼地里,这空落的茬地显得突兀与刺眼。

        皮三将装满骡车的牛粪,均匀撒在早先挖好的沟垄里,接着用锄头将垄沟沿边的鲜土,薄薄覆盖住牛粪,每隔两尺施粪覆土,规整统一,没有半点马虎。林子恒从骡车草袋里,拿出一捆用草绳捆扎的青褐色的树苗,斜插在覆了鲜土牛粪上。随后又覆上一层麦秆,将青褐色杆苗密实包裹着。皮三看着林子恒投入而又一丝不苟神态,先前的疑惑愈发地强烈,他放下锄头走了过去说:

      “这栽种的啥东西,这样仔细娇气,比种麦还要劳神费事?”

林子恒弯腰将树苗压实,低沉缓慢地说道:“桑苗……”

“啥,桑苗?”皮三跑向骡车,哗的一声,倒出草袋里捆扎整齐的桑苗,吃惊地瞪大眼睛。

       此时皮三才明白,林子恒为啥不种麦,就是栽种这青褐色的桑苗。麦子不种,种这不顶饱饿无用的桑苗,皮三再次陷入了迷惑。跟皮三怀有同样好奇与不解的人们,也围坐在林家的田埂上。林子恒栽插桑苗的举动,在他们心中无异是一道神秘怪诞的西洋景。祖辈们上百年的耕种割收,无非是春种苞谷,秋种麦。而这施粪覆土,又盖着麦草的做法,在林家寨的原上,是闻所未闻。有人在好奇心的催促下,走到地里问道:

       “子恒,这种的是啥贵重东西,盖得这么严实?”

      林子恒如答皮三时神情,随口说:“桑苗……”

桑苗!人群里瞬间充满了嘈杂不解地议论。麦子不种,栽桑苗有啥用处?一时间人群从不解的议论,变成自作聪明的争论与辩解。对于人群的疑惑和再次询问,林子恒只是笑而不语,他仍旧在田间专注而仔细地劳作。

      人群在疑惑和争论中渐渐散去,对于林子恒栽种桑苗奇怪神秘的举动。让这些祖辈土里刨食、墨守陈规的农民如堕雾中。

日到中午的当口,林子恒和皮三已栽种完所有的桑苗。皮三闷声不响地将骡车里撒漏的粪屑,用扫帚扫干净。随后赶着骡车将麦场上草垛,装上回到了林家大院。





        一个月以后,时值清明,气温慢慢地回暖。麦草覆盖下的桑苗,吐露出鲜嫩碧绿的芽苞,沾着麦秸上晶亮的露水,显得臌胀而剔透。又过了几个月时间,到夏季的伏天,桑苗已经高至人腰。

        林家的桑田枝繁叶茂,愈发引起村邻的神秘好奇。林家人晨时采摘桑叶,不知作何用处。以往林子恒抽大烟,喝花酒的败家旧事,又沸沸扬扬地传遍了林家寨。

        对于村邻间的传言,林子恒没有丝毫的顾及在意。六七月时,他将装满蚕茧的口袋装上骡车,让皮三赶着送到临淮镇万掌柜的家里,然后带着装满银钱的口袋,回到林家寨。三年的时间,林家再次发迹,不仅赎回了淮阴城里的药铺和绸庄,还买了几十亩上等的水浇地。





        林家的再次发迹,让寨上的人们充满羡慕与敬佩。先前那极尽的抹黑与蔑视,此时化成了卑微逢迎的媚笑,争先恐后涌进林家大院,满眼惊讶好奇地询问着栽桑养蚕的事。林子恒没有遮掩,对于乡邻的求助,随教随学,有求必应。一时间林家寨,桑园遍地,户户养蚕。林子恒立了规矩,寨上的蚕户所产出的茧,必须由他收购,价格上不欺不诈,公平合理。

        夏末的时候,孝杰从淮阴城里的学堂毕业,由秦先生举荐,在都梁县中学谋得一份差事。县城离林家村几十里的路程,孝杰大部分的时间住在学校,这件事情林吴氏没少的唠叨:这读洋学堂的书,爹娘老子也不想见了。

        午后,睡醒后的林子恒吸完了烟,喝了茶水,精气充盈地咳嗽一声,去蚕房里看了吴氏将欲结茧的蚕虫,抛撒在麦秆扎成的草帘上,白嫩肥胖的蚕虫,扭动着身体不断摇摆着头部,一根泛着亮白银色的蚕丝吐出,不断地缠绕着,直到织结成一层薄薄的茧壳。





林子恒走出蚕房,背着手走向院外的马棚。皮三正在给红马和青骡添着草料,随即又将草仓里捆扎的干草,铡得细碎均匀,拌了麦麸放进料筐。林子恒进来时,皮三低头铡着草,对于这种无声探视,他早已经习惯。东家不出声,作为长工的皮三,更加识趣的知道进退。林子恒就这样无声地站着,看红马和青骡低着头,大口地吃着草料。他站着看了许久,伸手在青骡的背上拍了拍,满脸泛起着欣慰和满足。

       第二天,林子恒吃罢早饭便和乔先生闲聊。皮三将收购来的蚕茧,堆放在草仓隔壁的库房里,便于三天后送去临淮镇上。林吴氏将夏末最后几张蚕纸,放养在铺满桑叶的蚕筛中,随后到后院侧房里屋,教璧玉裁剪浆糊旧布的鞋底。

        乔先生在林家授学几年中,见证了林家从衰落到兴盛的转变。林子恒做人做事的君子之风,让他改变了初时对林家流言蜚语的认知。长时间的接触,愈发让他感叹浪子回头人性可塑的真理。时间的磨合,让这两人从彼此的敬而远之,日渐变成无话不谈的挚友。林子恒将心中蕴藏已久的孝杰的婚事告诉了乔先生。乔先生听后,端起茶碗沉缓地说:

      “婚姻大事,三媒六证,自古有之。无媒不成婚也。”

林子恒听了乔先生的话,连连点头称是。这媒人的选定,让林子恒着实想了很久,苦于毫无头绪,今天才告诉了乔先生。林子恒的焦虑,乔先生看在眼里,显得漫不经心。随后轻轻地说:

       “此事不难 ,你去找秦先生,自有破解之法。”

林子恒听了,猛地一拍桌子:

        “哎呀,对啊!我咋忘了他呢!”

      临近晌午时分,林子恒出了林家村,踏上寨上的叉路向临川书院走去。夏末无风的寨原上,沉闷而燥热,如包裹的蒸笼般令人窒息。林子恒走进临川书院当口,秦先生还在授课,大姐林巧娣惊喜地迎出屋外,问了家里人的好。便说道:

       “你姐夫一会儿散学,你先坐等着。”说完便去灶间,添水做饭去了。

        林子恒看着大姐的身影,似乎感觉到她的改变。性格泼辣的大姐,少了昔日里的任性刁蛮,多了一份贤惠温良。这改变来自于天长日久,文风礼仪的渗透和沉浸。

       秦先生走进屋时,林子恒正背着手专注于厅堂墙上的字画。时值夏末的炎热,秦先生仍然穿着夹袄长袍。一双青灰色千层底的布鞋,掩盖在长袍的襟角,显得庄严而肃穆。

        林子恒说了孝杰的婚事,秦先生没有作声。洗了手说:

        “先吃饭……”

     饭菜极其简单,一盘炒丝瓜,一盘浇了香油腌制的萝卜干。秦先生嚼着馍,夹着青绿色丝瓜,吃得投入而专注。林子恒看着秦先生,想着如此清淡贫薄的生活,大姐已然惬意满足,愈加觉得费解和迷茫。

       吃完了饭,林子恒又说起了孝杰的婚事。秦先生缓缓地说:

       “兄弟,你这次不来找我,我要去找你了。”

       林子恒愣了一下,看着秦先生平静淡然的神情,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秦先生接着说道:

 “兄弟,你栽桑养蚕,造福乡里,重振家风。是做了功德无量的大事啊!愚兄一介穷儒书生,只识几章素文白字,苟活于世。端的济世救民,造福乡邻,兄弟你才是活菩萨呀。”

        林子恒听了秦先生的赞誉,顿觉无比愧疚。想起自己年轻时荒废无度,今日里的林家再次发迹,一时间五味杂陈。

        林子恒再次提及媒人的人选时,秦先生避而不提。临出书院当口,满怀失望的林子恒被秦先生叫住。递给了他一纸信笺,说道:

       “回到家再看!”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养蚕·收种
养蚕记
湖丝源流(二)|| 湖桑,辉煌千年
榕江:合作社种桑养蚕桑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华夏炬光组诗之八【嫘祖】山林子 自然道德智慧教育 慧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