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年(“金谷”杯春节征文46号作品)

过年

□吴家胜

       老家的“过年”是“小年”腊月二十三开始的。这一天,大人们开始大扫除,连院子的土沙地面也会整整平,干干净净准备过年。炒瓜子、花生,爆米花,则是准备年货,被视为“忙年”的开始。缝纫店门口挤满了做新衣服的人,并不宽的街巷里,男女老幼,熙熙攘攘,铲刀磨剪子的,卖年画纸的,玩戏法的,摩肩接踵。

      说起童年最欢乐的时候,莫过于春节。记得小时候,过年真的好热闹,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的,尤其是我们小孩,添了新衣服,更是不用写作业,一天的时间除了玩就是吃,这样的日子特别欢喜。

       春节从贴春联开始,在老家又称贴对子。对子都是村里爱写毛笔字的长辈写的,大红的对子,质朴无华的文字,表达的都是心底的向往。记忆中,当教师的父亲,写好自家的对联,会多写几副,送给亲戚。贴对子的任务,是三姐和我完成。打浆糊、扫门楣母亲早就做好,我和三姐按照父亲已经在背面注明的“左”“右”两个字贴好就可以。帖好对子,三姐和我还有小伙伴会串东家访西家看看其他人家的对子,现在想起来,仍然忍俊不禁,好像很懂得一样。记得,有一年,父亲写的一副“唐诗宋词尽显儒雅随和,文人墨客传递华夏情怀”对子,确实引起了全村人的观赏,这样的内容,现在想来其实是合乎父亲当时情怀的。





 记忆深处,小的时候,大年初一的早上,母亲早早起床,把糯米面倒出用水和好,面醒以后就开始搓汤圆,什么馅也不放,然后放锅里煮。灶膛里的火映亮了满间房子,锅盖上热气腾腾,锅里的一粒粒汤圆欢快地跳跃着,不一会香喷喷的糯米味道就溢满了整个屋子。嘴馋的我们早就围在灶边,不停地咽口水,那叫一个急不可待呀。日上树梢头,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出锅,然后再倒上一碟红砂糖,一家人围在一起,伴着红日初升,汤圆沾着红砂糖,暖暖的,甜甜的。有趣的是,母亲还会包上三五个藏着硬币的汤圆,谁吃到了,寓意新年有好运。母亲则一再告诫我们,这叫“圆宝”。在家或者去串门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想来,母亲在我小时候就在我心田种下了朴实的种子。





      晌午过后,当时还在金湖中学任教的父亲,会带着大队部组织的“花船队”挨家挨户去拜年。队伍中有老渔翁和鲤鱼精等民间传说中的人物,鲤鱼精大多由十七八岁面目俊秀姣好男孩子扮演;老渔翁白须白发化妆得俨然一副仙人模样,时间长了,流了汗,现了原形,引人发笑。竹杆乐队都是年轻人,生龙活虎敲打着,偶有拌了身旁人的,只是一个踉跄,并不妨碍大家的欢笑气氛。





      随着岁月迁演,儿时的那些场景渐行渐远,过年已经淡化。过年,这份儿时的欢喜,散乱在记忆深处,深刻在节日的欢闹里以及成长的过程中。

吴家胜

作者简介:吴家胜,笔名,牧云,钢铁工人,江苏省淮安市五里乡人,爱好文学,书法。自2013年起,开始网络文学创作。诗歌、散文、散文诗散见于各类网络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匆匆那些“年”
有父母陪伴的年才是年
我是你的幺儿
儿时记忆 ▏去乡下舅舅家过年
感恩父母(深度好文)
#童趣#蒜大点儿的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