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去的岁月

过去的岁月

                                                                               /郭文华    

朝九晚五,周而复始,时间的轴,好不容易转到周末,又可以回家看望爸妈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再大的人,在爸妈面前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偶尔回趟家,对爸妈发发嗲,撒撒娇,再做回小孩子。爸妈在世,我们做子女的年纪再大,都依旧年少,有爸妈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孩子,我就是天下芸芸儿女中最幸福的孩子。

                          草屋

爸妈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年轻的时候吃苦太多,现在显得格外的苍老,特别是老妈,背都驼了,耳也聋了,头发也都白了,但就是不肯停下劳碌的脚步,不肯放下手头的活计,像一只自鸣钟一样,永不停歇的转着。我们出生的时候,正值中国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缺衣少食,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爸妈艰难的把我们兄弟四人拉扯大,是何等的不容易!爸妈都不识字,没有手艺,标准的种田人,全靠在生产队挣工分养家糊口,吃了上顿愁下顿,老大的衣服嫌小了,老二接着穿,大多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穿是问题,住更是问题,连眼瞎的奶奶,一家七口人,挤在三间低矮的草屋里。草屋是土墙,每年发水汛的季节,都担惊受怕,害怕土墙倒塌,因为邻村就有因草屋倒塌而压死人的事。当年,大多数人家都是土墙草屋,大风大雨倒塌房屋的人家不计其数,屋子一倒,便无家可归,流离失所。那时候,草屋的墙,每年要推倒一次,重新“打”新墙,老墙时间长了容易倒塌。当时生产队因土地贫瘠而产不出粮食,老墙的墙泥,是不错的肥料。当年,农户土墙满一年了,就必须重新打新墙,生产队组织一帮会打墙的人,给满一年的人家打新墙,老墙的泥土无偿的提供给生产队作肥料。

                        鼠患

小时候,一直在想,这普通的泥土做的墙,一年后怎么就成肥料了呢?土墙泥土的肥气从那里来的,怎么就能给庄稼提供养分了。草屋里暖和,冬暖夏凉,但常有老鼠出没,特别是夜里,刚睡下,将要睡着的时候,老鼠出来活动了,它们可能躲在厨房的碗橱角落里,或者躲在灶门口的草堆里,吹灭昏暗的煤油灯,它们便开始出来“窸窸窣窣”的弄出骇人的响声来。小时候,就怕老鼠,脚不敢放被子外面,害怕老鼠啃脚丫,头老是躲在被子里,害怕老鼠啃鼻子。老鼠出没后,大人用脚碰床板,弄出响声,它们就安静了,老鼠很坏的,你不睡,它不出来,你辛苦了一天,将要睡着的时候,它们都出来了,翻箱倒柜的,可能它们也饿坏了,结伴出来找东西吃。也难怪,人都饿的前心贴后背了,哪来的粮食给它们偷吃啊,田间地头,青黄不接,也没啥好偷着吃,那年头,人饥饿,老鼠都跟着受罪,家里的擀面棒,被啃的体无完肤,因为擀面棒上面有擀面时留下的面粉,连床脚都不放过,四只床脚被啃的伤痕累累。老鼠真是个坏东西,听奶奶说,老鼠是不能骂的,骂犯呛,一家人的衣服装在同一个柜子里,你骂它了,它专挑你的衣服咬。还别不信,二哥最恨老鼠,常咬牙切齿地骂它个祖宗十八代,柜子里的衣服,就二哥的上面被老鼠咬了好几个洞,而我最怕老鼠,夜里老鼠响动,我就躲被子里,不敢出来,更不敢骂它了。小时候幼稚的认为,听不到老鼠的响声,也就没有老鼠了,老鼠从来不咬我的衣服。

                         饥饿

    盖房子的时候,我上三年级,想想当年的生活,真的是掉眼泪啊,哥当兵后,家里的生活更加艰难,少了个做生意的,断了经济来源,我和弟弟都小,做不了事,还要上学吃饭。小时候,大多数吃的稀饭或者菜粥,我们当地能够种水稻的水田很少,大多数土地高低不平,都是旱田,很少能吃上大米,后来,经过大队对土地进行人工平整,才大面积的种植水稻,也才有机会吃上大米饭。当年开春季节,全靠吃供应粮度日,发放粮票,凭粮票到粮站去买粮。为了供我和弟弟上学,爸妈有时候不得不卖掉粮票,我和弟弟读书的钱,是从家人嘴里省下来的。记得小时候,妈妈吃饭,总是那么慢,最后一个吃,也是最后一个吃完,拿当时我们孩子的话说,就是妈妈天天最后一名。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哧溜、哧溜”的喝着稀饭,两只眼睛盯着碗里的粥。稀饭稀的碗里一个人,碗外一个人,饭桌上一点生机都没有,谁没吃饱的,妈妈就将自己碗里的粥倒一点给他。记得每次都是弟弟说没吃饱,将碗伸向妈妈,估计妈妈吃那么慢,就是在等我们,看谁没吃饱,好将饭倒给我们。

    人吃不饱,猪也吃不饱,常饿的肚子瘪鼓隆冬的。家里养的两头猪,是一年唯一的经济来源,猪吃的大多是青草伴大麦,玉米脱粒下来的糠,一年养到头,也不过一百来斤,不像现在三五个月就是一头肥猪。记得猪常因吃不饱,而跳出猪圈“示威”。猪纵身一跃,跳出猪圈,大摇大摆的在自家自留地里吃菜,小时候,人小猪不买账,欺负小孩,赶也赶不走,照样肆无忌惮地吃菜,没办法只能去生产队上工的地方,叫老爸回来收拾它。猪老远看到大人回来的,可能曾经出来糟蹋庄稼,被打怕了的缘故,不用大人赶,就自己乖乖的跑到猪圈里去了。

瓦房

大哥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但读到五年级就再也不读了,老师到家里来叫了好几次,大哥就是不去学校上学,辍学后的大哥,开始在大队做零工,换点工分,减轻爸妈的负担,后来买了一辆八成新的旧自行车,跟舅舅去南通做生意,但当时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允许私人做生意,偷偷摸摸做点生意,被红卫兵抓到要开批斗会批判。生意难做,大哥便离家到五六里地的薛尧农场学做砖,当年做砖是纯手工操作,挖土,和泥,做砖是个苦差事,风吹雨打太阳晒的,但为了生计,为了这个家,大哥放弃求学的机会,早早的步入社会,在最底层吃苦打拼,一直坚持到十九岁。后来,大队有征兵任务,大哥瞒着爸妈,报名参军,直到从部队转业到铁道部工作。如今,大哥已退休,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大哥入伍后,妈妈将大哥的自行车卖掉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保管保养的非常好,记得是卖给本村一个裁缝的,78元,在当时,家有自行车的人家不多,自行车属于紧俏商品,有钱也难买到。卖了自行车后,妈妈没有舍得将这笔钱用来补贴家用,而是用这笔钱,到大哥当年所在的窑场,买了红砖,还没舍得全部买好的红砖,而是买了一半好的红砖,买了一半二五砖,就是出窑时,断成一半的红砖,但质量是一样的,就是砌墙时费工,将家里卖猪、卖鸡蛋七拼八凑来的钱,全部拿去买了红洋瓦,在大哥当兵的第二年,盖了三间洋瓦房,当时,瓦工吃饭的粮食都不够,但爸妈在当地的人缘和口碑非常好,不用借,邻庄人家送来了粮食,亲戚朋友送来了钱,三间洋瓦房在庄邻和亲戚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下,终于竣工了。现在人家买房子都是搬家时办搬家酒,当时是上梁的时候办上梁酒,亲戚朋友都上门祝贺,你一元他两元的送红包,也收了不少人情钱,正好还上欠人家的钱,开了瓦工的工钱,就这样,在村上也算是有瓦房的人家了。

                          楼房

大约我上五年级的时候,生产队分田到户,老爸老妈本就是种地的一把好手,将责任田打理的有条不紊,稻子、麦子、花生、油菜、黄豆等农作物年年丰收,每年靠卖粮供我和弟弟上学,如今,我们都大了,成家立业了,都有了自己的孩子,爸妈辛苦盖的洋瓦房也推到重新盖起了楼房,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工作后,离家时远时近,远时一年回家一次,现在离家近了,也有车了,基本每个周末都回家看望爸妈。说是回家看望爸妈,其实,是回到爸妈庇护的屋檐下,体会被爸妈呵护、疼爱的感觉。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多么希望爸妈永远不老,我们永远长不大,像孩子一样,时常依偎在爸妈怀里。爸妈老了,真的老了,老的让我们措手不及,每次看到爸妈都有一种难言的滋味涌上心头,爸妈终将有一天离我们而去,爸妈活了一辈子,一直在期盼过上好日子,其实是在期盼儿女能过上好日子,天下爸妈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我们对待儿女又何尝不是呢!

    郭文华,供职于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江阴市衡山路一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乔加林/故乡往事
惋惜,齐齐哈尔又“失去”一座百年历史建筑……|土墙|草房|瓦房|土坯
俺家房子的变迁
乔加林:远去的乡村记忆
推荐|曹兆才:明光的记忆(之十三)一一家乡石榴树
我的穷婆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