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满

   

小满

□骈国华

黄历上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意思是说,四月,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在我看来,小满,就像一个初长成的少女,虽然还青涩,但又即将成熟,那一种如花半开的情状,着实让人心动。

我对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有一种特殊的好感,除了特别热爱这个麦黄稻绿,充满温馨香甜、令人遐想的季节外,还与一个叫小满的女知青有关。


那年小满时节,我久患的肠炎不但未好,还得了痢疾。上万亩泡着的水稻田都等着我们机耕队去耕翻平整,怎么也张不开嘴向领导请病假,咬着牙坚持干。连续加班后,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那天下班后,饭也不想吃,回到宿舍就昏昏沉沉地躺着。或然有人敲门,我问:找谁?(我和另外两同事合住一间宿舍)答:就找你!听声音,来人是我认识的场小南沟医院的女卫生员小满。我说,你进来吧。她进屋后问我的肠炎好了没有,我说三天两头发。她从随身背着的药箱里拿出两盒肠炎灵和一小瓶罗红霉素给我说,两样搭配吃一个疗程,估计能痊愈。她还带来一瓶自制的蒜泥苦菜给我,说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对肠炎有辅助治疗作用。对她的热心,我有点意外,因为我和她并没有多少交往,只是前阵子我们机耕队在沂河片几个分场作业时住在沂河分场招待所,她到沂河片巡诊,也住在沂河分场招待所,我去看肠炎,才认识的,总共与她只有过三四次短暂的接触,没想到她还能把我的病放在心上。我说,谢谢了!她说谢啥?对病人进行回访,是医院对我们巡诊人员的要求,也是我应该做的。临走时,她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按时服药。我对她有一点感激,也有了较好的印象。

夏收开始后,我们几个机车组在沂河塘抢收小麦,她被医院安排到沂河塘巡诊,又都住在沂河分场招待所。那天傍晚,我在回分场招待所的路上遇到了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她说,你是组织上分配来的,日后要在农场安家吧?我说,你还想回城吗?她说,当然想。我说回得去吗?她说谁知道。我说,你能分在医院,比其他知青幸运,要珍惜。她说,是的,我自己觉得我工作还是很卖力,很负责的。不知她是怎么知道我还会写文章的,也许是在报纸上看到过我的文章。她说要向我学习写作,以后也想写点东西。东一句西一句的,就到了招待所。

1971年秋,我调到场宣传科工作。那年冬天,我在主持“爱岗敬业在农场”的主题演讲比赛时,对她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她是代表医院参赛的选手。听了她的演讲令我对她刮目相看。在病房里,为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她用手指抠出了一位退休女职工肛门里堵塞的十几粒坚硬的小粪球。在巡诊途中,为抢救溺水小男孩,她顾不得自己不会游泳,毅然跳进池塘,把小孩拉出了深水区……因她的普通话和演讲技巧都不是很好,评比时,她没有进入前三名。在场招待所,她问我对她演讲稿的看法。我说,很好!她说,你搪塞我吧?我说真的不错,紧紧围绕爱岗敬业主题,摆事实,讲道理,层次分明,文笔流畅。她笑了,很开心的样子。


1974年秋,我调入淮阴地区农垦局工作。离开农场前,曾想去告诉她一声。又想,不就是个一般朋友吗?最终没去。从此与她失去了联系。1977年秋,听说她和大批知青一起返城了。

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眼过了三十多年。没想到2004年小满时节,我去农场看望当年一起分配到农场的战友,她随当年插场的知青回访农场,我们又见面了。三十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却是人生的三分之一,我们都已经接近退休年龄。她说,回城后,曾想写信给我,但没有我的地址,也就作罢了。我说,那年小满你来回访,还送我苦菜,当时我感觉你就像是我的亲妹妹来看我一样。她笑了,依然红苹果般的脸庞笑成了一朵花。她说,那时,你给我的印象挺好,不怕苦,不怕累,带病坚持上班,待人诚实,还颇有文才。旁边的同事调侃说,要不是知青回城,说不定你们就好上了呢!同伴们大笑,我们也跟着笑起来。她说,回城后,白天上班,晚上上夜大。后来,考上了一所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在市里的一个三甲医院,八年后升为主任医师。

不几天又小满了,田里的麦穗头沉甸甸黄灿灿的,黄成一片金色。风吹麦浪,起伏着,荡漾着,淡淡的麦香沁入肺腑,令人陶醉。不禁又想到农场那年的小满时节,想到了她。

人生如季节,小满便好,充满期待。我与她对于自己的人生,都有小小的满足。


 作者简介:骈国华,一个退休十多年的省农垦系统老同志。退休后,书香文字伴流年。在《淮安日报》《淮海晚报》《老年周报》《大江晚报》《江苏农垦人报》《智慧》《思维与智慧》《银潮》等报刊以及网络公众号《洪泽湖文学》《目耕缘读书网》《里运河》上发表千字左右的短散文400多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知青村论坛-->1978:西双版纳八万知青返城风潮
赵凡与孟定(三)
(1)二九零农场“十大突出贡献人物"
广西农垦的49个农场
五三——我的幼年回忆
垦区的巨大贡献、查哈阳人的欣悦和自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