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懒”娘

“懒”娘

□陈静


 自85年母亲45岁生病,在南京肿瘤医院治疗两个月回来以后,母亲变得懒了。隔了一段时间就要去复诊,记得前后一共去南京复诊三次吧,每次复诊,都要镭射照光,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毁伤了好细胞,对人的免疫力和体质都有一定程度的摧残。每次回来母亲都要拼命的喝水、吃菜(白菜、青菜等一类的蔬菜),降低内火。很长时间,不但身体没有康复,还带起了喉炎、胃溃疡,天天吃药,成了药罐子。母亲变得越来越懒了,不像从前了。家务活、农田活都是父亲和老二、老三他们打理。等到老二、老三到城里打工、谋生挣钱,家里的活就又靠父亲一个人了。

等到我们陆续结婚以后,母亲的病渐渐好转了,南京肿瘤医院每年都会来函寄到我学校,了解母亲康复状况。后来带母亲在市一院体检,没有想到母亲体内癌细胞全部消失!只有老胃病等一些小恙缠身,稍微做一点事,胃部就舒服。田里的活做不了,就在家做做饭,打扫卫生,小菜地力所能及的拾掇拾掇。懒也就懒了,随它去了。

2005年农历初十,劳累一生、与母亲相伴45年的父亲走了。在父亲病重的一个多月里,端屎倒尿都是母亲一个人,脏和累都让她一个人包了,从没让儿子沾边,尽一天孝。

现在家里就剩下她一个人了,母亲也就更懒了:一锅菜稀饭,能吃两三天;烙的饼是七大八小、歪瓜裂枣;饱一顿饺子,不夸张地说,一碗一个,用我老婆的笑话“能把小猪包里去”;一条毛巾洗坏了,还要缝补再用;夏天自己逮的叽溜狗(金蝉)、我们带回家的香肠,放冰箱里不吃,时间长了都臭了!……这就是我的懒娘。

父亲走了,院心洼(凹)了。不想花钱,不想请人,不愿耽误儿子苦钱。母亲撑着病体,学习愚公,用独轮车推土垫院心,每趟不多,一趟三歇,一笸箩一笸箩,一个多月,硬是把院心垫起来了!累得胃病又犯了,又是吃药、挂了几天针。这就是我的懒娘。

赶街逢集,礼拜六教会,送孙子上学,不想腿走,就骑三轮车。有一次骑车遇到下坡,手慌脚乱,来不及刹车,翻进路沟,摔折了手腕,在医院打石膏、吊绑带,三个多月才恢复,从此再也不敢骑三轮车了。这就是我的懒娘。

初春老屋门前的竹笋,初夏家前屋后的槐花,母亲都会早早通知老二回去采收;中秋前后,菜园笆上的山药豆、老屋后的石榴都老熟了,母亲会早早的采摘下来,想着我们回去,知道我们好这口,老家的味道!

2015年5月,我患胰腺炎住院,康复回来后,母亲听说赶忙叫老二回去带她来看我,气喘吁吁爬上四楼,看到消瘦憔悴的我,一脸的紧张不安!问东问西的,临走时我要给她生活费,说什么都不要,还说没给我花钱呢,我只好作罢。

母亲一个人在老家整整生活了十年,三天两头生病,身体越来越差。家里的小菜地,老二的水稻田,她时不时还要去侍弄。2015年她才被我们带回城里居住,兄弟三个,一家三个月,轮流赡养照顾。

2019年,正逢中秋节,我又患肾结石、尿路结石住院,我没有告诉亲友住院的消息,只有学校领导同事瞒不住。出院回家,母亲刚好在老二家,听说情况赶忙又来我家看望,还硬塞给我1000元钱,我怎么推脱都不行,只好暂时收着。我知道,母亲有一点积蓄:那是政府每年给她养老、舍不得用的6000元钱。这就是我的当时已经80岁的老娘!

母亲进城已经整整六年了,今年已经82岁。好多生活习惯已无法改变。

母亲吃饭的时候,慢腾腾的,嘴巴吧唧吧唧的,声音很大,这一点我也一样,遗传的。老婆也经常笑话我,说我们母子俩太像了,吃饭声音能听二里路。也许是小时候喝稀饭都喝不饱,大人哪有功夫管教你,以至于习惯养成了,一辈子都改不掉。

母亲住在城里其实很憋屈,没人拉呱,没旮旯玩。楼下有个老太太,78岁,韩圩人,也是跟儿子来过的,平时也没人陪伴。刚好一对老姐妹,时常结伴到盐河边散散步、到大超市逛逛、在小区门口晒太阳。有一次,她们在超市把一大堆的“垃圾”(过期、变质的处理品)蔬菜买回来了,母亲被我和老婆一顿数落,她的脸色顿时黯淡下来。哎!

其实母亲45岁之前并不懒,8岁的时候,舅爹就得了肠梗阻去世,和舅奶相依为命带大了弟妹。做姑娘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在五里庄绣花厂学习绣花,她绣的一对鸳鸯枕套,我用了二十多年,十年前才被淘汰而丢失,每每想起倍感遗憾!

母亲20岁就嫁到陈家,六、七十年代正赶上自然灾害和文革动乱时期,又赶上我们一个一个上学,可以说几十年没享过一天福。犁田耙地,打场挖沟,这些男人干的活她都干过,因为65年生老二月子(产后)里下水栽秧,落下了病根:手脚冰凉怕冷。85年又被查出宫颈癌!可谓是雪上加霜。病治好了以后,也是常年吃药,身体虚弱,麻烦不断。更别提什么重活累活,勤劳苦干,卖力流汗,不懒也不行。

我记得小时候,天不亮,鸡未叫,母亲就早早起床拾粪了,挣点工分,虽说是轻活,但也能多点收获,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我念书,也是东罗西凑,跑坏了鞋子,磨破了嘴。为了下面两个小儿子的婚事也是常常夜不能寐,独自叹息流泪!那时,穷乡僻壤,兄弟多、家里穷,三间土墙茅草房,是很难找到媳妇的!

如今,兄弟三个在城里都已安家立业,我的孙子都已经5岁了,可谓四代同堂。45岁就患病的老娘,磕磕绊绊蹚过了36年的艰难岁月,在南京肿瘤医院的医疗史上也算是个奇迹!无论怎么讲,耄耋之年的老娘,懒就懒吧。希望您长命百岁,一懒到底!

2021年2月26日







陈静,男,1961年7月出生,原名陈永明,渔沟中学毕业。闲暇时偶有舞文弄墨,信手涂鸦,发些感慨,很少有文章发表。平时喜欢寻石访仙,游山玩水,疯疯癫癫,常被戏谑。曾在《淮海晚报》、《淮阴报》发表过几篇小文,《一段令人难忘的奇缘轶事》收入《淮阴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民间故事:生前不孝死后胡闹,四个儿子办丧事
糊涂老娘的清楚事
心弦一阕:老娘
[旧家忆旧]母亲的肖像
怀念老娘
我的白发亲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