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机械师2:复活》口碑扑街,乐视的“自卫反击战”为何总是打不赢?

作者丨一    一

 编辑丨李春晖

光从票房成绩来看,对于一部中等投资的动作片来说,《机械师2》已经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26日,该片上映6天取得2.24亿的票房成绩,并且5天票房占比均超过了40%。

但是该片首映排片比为27.8%,5天里排片比递增至31.8%,然而上座率却从21.1%递减至7.7%,豆瓣评分也只有5.7分。

在硬糖君(微信id:yuleyingtang)看来,这部影片依旧走的是卖情怀的老路,只是对于杰森·斯坦森为代表的美式动作片的一种怀旧。


杰森·斯坦森

王健林之前在洛杉矶给好莱坞“上课”的演讲中,提出好莱坞影片想要在中国市场赚钱要做到三点: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增加中国元素以及提高好莱坞质量。

《机械师2》做到了前两点,就目前全球票房形势和国内集体吐槽,第三点成为了该片的要害。

参与与该片幕后投资和宣发的是乐视影业,国庆档“押宝”的《爵迹》几乎全线惨败,上映26天只有3.81亿的票房,口碑更是惨不忍睹。


再加上《机械师2》也未能在口碑上帮助乐视挽回颜面,狙击博纳《湄公河行动》的这场“自卫反击战”似乎再次宣告失败。

莫非,这就是“小时代”的诅咒?

美国B级片也得了内陆粉丝电影的“病”

对于《机械师2》,吐槽最多的是剧情套路而且多处不合逻辑。

从故事主线来看,剧情依旧是一个冷酷杀手为了红颜出生入死的老套故事。好莱坞动作片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启这样的剧情模式,然而在《机械师2》中仍没有做出任何积极的创新。


况且这部影片有着太多的叙事硬伤,例如半小时的男女主角情感铺垫导致剧情过于拖沓,结果在男女主角相爱这一关键点上居然也缺乏合理逻辑。

剧情的弊病无法掩盖,而人物依旧拥有美式动作片中经典的主角光环,凭借一身强健的肌肉走南闯北,在看似处处高潮的情节设计中陷入乏力的尴尬。观众不禁感叹,如今的美国动作片也已经陷入了“自我复制”的死循环。

这部影片从卖相来看,杰森·斯坦森作为B级动作片的代表,在中国具有十足的票房号召力,外加杨紫琼这个“意外惊喜”,还有杰西卡·阿尔芭、汤米·李·琼斯加持,理应是取得高票房的“现象级”配置。

但该片甚至没有达到第一部的水准,究其原因很多人归结在了导演身上。《机械师》的导演为西蒙·韦斯特,这个导演在此之前执导过《空中监狱》、《古墓丽影》等较为知名的动作片,对于动作片的把控经验丰富。


西蒙·韦斯特

而第二部的导演是德国人丹尼斯·甘塞尔,甘塞尔最知名的两部影片是《希特勒的男孩》和《浪潮》,这两部影片堪称封神之作,但都是十足的文艺片。

从一个文艺片转型拍美式动作片,自然在剧情把控上缺乏经验。而这部影片剧情上的所有弊病虽然不能全部归咎于导演,但导演能力并未在这部影片中得到绝对彰显。

回顾国庆档扑街的《爵迹》,同样在剧情上存在多处硬伤被影迷吐槽。郭敬明所依赖的“粉丝效应”在今年突然失灵,这与主创近几年口碑信誉度透支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今美国的许多影片同样存在这样的危机,杰森·斯坦森毕竟年轻不再,虽然动作戏仍不乏看点,但动作明星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如果在剧情上缺乏创新,美国的B级动作片恐怕也会步内陆粉丝电影的后尘。

特效粗糙漏洞多,全是乐视惹的祸?

这部影片虽然不是大制作的顶级动作片,但作为一部中等投资的动作电影,在特效处理上出现了罕见的失误,这也是很多影迷所无法容忍的地方

影片一开头就出现了前后景差别过大,背景粗糙存在明显电脑合成的成分。

在驶船的高速运动中,四周景色过于粗糙,无一远景,让观众大为不满。生硬的特效处理同样让很多观众联想到了国庆档扑街的《爵迹》


两部影片幕后都有乐视影业的参与。有网友戏称“或许这两部影片的特效制作也是由同一个团队完成”,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却显得十分尴尬。

《湄公河行动》取得票房奇迹,其好莱坞式的动作场面是观众叫好的主因之一,乐视引进的《机械师2》有着相似的卖点。

或许乐视也是希望能够弥补《爵迹》在国庆档败北的尴尬,借着市场的硬汉动作风,实现硬汉动作片的“完美对接”,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狮门影业在海外发行《爵迹》同样遭到外媒的二次补刀,且差评更加凶狠。

如今国内观众对于影片的辨别能力已经提高,对于特效的漏洞已经能够很清晰的捕捉。《湄公河行动》这样的国产电影,画面特效处理都未能找到如此密集的失误。而作为一部进口片,在特效处理上出现如此多的BUG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机械师2》在北美票房惨淡,美媒也多数恶评,中国市场这一救命稻草,似乎也无法帮助影片起死回生。

系列片,神奇不再

乐视对于系列片的运营一直是十分出色的。例如国产电影《小时代》系列、《熊出没》系列,无论影片口碑好坏与否,在票房成绩上都表现十分出色。

近几年乐视也十分注重与好莱坞的合作。2013年,乐视影业参与投资的《敢死队2》,取得3.3亿票房。在宣发过程中,乐视影业凭借O2O互动服务体系和分众分区域的营销模式,获得了当年的“影视娱乐整合营销大奖”。


2015年,《敢死队3》又在乐视影业的运作下获得4.5亿票房。可以说,对于系列片的宣发工作,乐视也十分有经验。

从《机械师2》以当日27.8%的第一排片占比开画,5天持续反增至31.8%,一方面在于影市目前缺乏硬实力影片与其抗衡,另一方面该片在前期的宣发也是较为成功的体现。

但是从影片的口碑上来看,如今的系列片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时期。

王健林曾指出,好莱坞影片同样陷入了IP热,为了控制风险,防止亏损陷入了续集病的“死亡黑洞”。


据时光网有关数据统计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好莱坞制作了大约100部续集电影。

但从2011年到2016年,好莱坞制作的续集电影飙升至大约150部,顶峰出现在2016年,多达36部,平均每10天就有一部续集电影诞生。

就中国电影市场而言,除了《美国队长3》、《星球大战7》等少数续集电影票房可观外,《独立日2》、《谍影重重5》甚至现在热映的《机械师2》、《侠探杰克:永不回头》都是续集失败的典型。

虽然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公司看中了年增长率达到30%的中国市场,但是中国影迷的钱虽好挣,却并不傻。

如今的中国市场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拐点阶段,观众的观影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倘若好莱坞影片依旧拿着缺乏新意的过时动作片在国内装流行,只能接受票房和口碑扑街的结果。

而乐视或许看到了《敢死队》系列在国内的成功,对于卖点相似的续集片同样充满信心。但影市发展迅速,影迷需求也不断改变,这样的做法显然有些没跟上时代步伐。

《爵迹》的票房成绩只有3.81亿,而《机械师2》只有达到超7亿的票房,两部影片票房总和才能与《湄公河行动》相持平。然而接下来11月进口片混战即将开始,《机械师2》拿下7亿票房几乎没有可能。

“内容为王”无论在中国还是好莱坞都是影片取胜的至关法宝,《爵迹》和《机械师2》遭遇口碑扑街的原因几乎相似,对于乐视想要谋划全球影业布局的野心来说,如何让一步影片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勇敢者游戏2》低口碑入市,续集电影为何难出佳作?
《机械师2:复活》上映5天破2亿,硬汉电影成功复活乐视影业又一批片?
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跳档,能打破鲜肉即烂片的悖论吗?
两日票房过3亿,《碟中谍6》这次无敌的有些寂寞
《碟中谍6》折射出好莱坞续作集体疲软
蒂姆·伯顿只做监制的《爱丽丝2》也扑街了,好莱坞的续集片靠什么圈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