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是唱作人2》接力原创音乐长跑,爱奇艺音乐赛道的强势引领
 
被“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一波强势洗脑,不少人都在问这是什么新歌。仔细一查,这首《MELODY》发行于2002年。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原来连歌也是一样。
 
从爱奇艺刷屏的《MELODY》,到席卷抖音的《处处吻》(2004年),不管多老的歌重新炒炒又是一盘好菜,反正好多人也是第一次听呢。《MELODY》所显示的听众代际变化,某种程度上正是对华语乐坛原创力衰退的映射。
 
80后、90后的青少年时期,正是陶喆在内的唱作人的原创繁荣时代,所以他们能够了解《MELODY》的前世今生;而95后、00后的成长时期,华语乐坛陷入了原创萎靡的困境,这也导致新一代的互联网用户对《MELODY》了解有限。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原创音乐,也应该有代表性的唱作人群体出现。老歌虽好,但我们仍想听新歌,听原创,听最当下的声音——这既是歌者最当下的“新声”,也是听者最当下的“心声”。
 
为了回归华语乐坛的本真魅力,让年轻人听到这个时代的“新声”。2019年,长期深耕音乐领域的爱奇艺推出了《我是唱作人》,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顶流王源是会写歌的,钱正昊有着超越他年纪的音乐领悟力,而汪苏泷早已不是当年的“QQ音乐三巨头”。
 
今年,《我是唱作人2》新声回归,继续填补人们对原创音乐的期望。张艺兴是隐藏的beat maker,憨直的隔壁老樊爱写沧桑情歌,GAI周延的新作里rap占比越来越低。当音乐鄙视链被打破,不同风格的歌手公平对决,我们好像又可以安静的听“歌”。
 
两季之间的变化,除了唱作人的反差,还有品牌信任建立后节目蹿升的口碑热度。4月16日《我是唱作人2》第一期登陆爱奇艺(每周四晚八点爱奇艺独家上线。VIP会员抢先看,次日20点转免),首期即占据爱奇艺总飙升榜TOP1,成为平台首个热度值破7000的会员抢先看自制综艺,第一时间抢滩8个微博热搜,知乎评分9.0。
 
听众歌单扩容的背后,一台原创音乐爆款制造机正马力全开。《我是唱作人2》邀请了张艺兴、郑钧、陈粒、GAI周延、霍尊、隔壁老樊、马頔、刘思鉴作为首发唱作人,并在保留第一季上、中、下位区和1vs1对决的赛制基础上,取消上下半季,增设了挑战赛。除此之外,第二季将一次性邀请多位代表新生音乐力量的90后年轻原创音乐人,向台上的唱作人发起挑战。

 
如果说《我是唱作人》第一季,证明了原创音乐是有魅力的,更是有市场的。那么第二季,会给原创音乐的玩法,乃至华语乐坛的格局带来更深刻的改变吗?
 
冲破信息茧房
打破标签印象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听歌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爱好被算法所掌握,表面上听到越来越多自己喜欢的类型。但不知不觉中,听歌软件搭建了音乐的“信息茧房”,让听众接触的种类愈加单一。
 
作为攒局者和制作方,当爱奇艺通过《我是唱作人2》齐聚华语乐坛的几代唱作人、不同圈层唱作人,展现的是前所未有的多元音乐唱作版图,让人惊叹“这俩人居然会同台竞技”。

 
而当唱作人用音乐发声,新声作品迅速打破了听众的刻板印象和固化标签。张艺兴用《小丑》证明了唱作实力,小丑妆和歌齐上微博热搜。除了化用《蝙蝠侠:黑暗骑士》里希斯莱杰的经典台词,张艺兴还在歌里倾注了个人感悟。“life is more than drama,but I am living through”生活再难,也得力扛。
 
印象中的马頔只有《南山南》式的民谣创作,在节目中他却用《是首情歌》描摹出爱情的纯粹。被隔壁老樊夸完,马頔还害羞的表示往事已矣,也是个有故事的男同学;我们曾以为GAI只有rap,他却用《烈火战马》的浓厚国风让人耳目一新。

 
欲立先破,《我是唱作人2》首期带来太多的“万万没想到”。对于音乐人标签化这件事,看得出大家各有各的苦。霍尊说:“搞古风的都觉得我是搞流行的,搞流行的都觉得我是古风的。”陈粒还说霍尊长得像会轻功的,原来唱作人内部也存在标签化。
 
以创作言志,新声作品的内核正是新的音乐态度。GAI说rap是我的起点,但绝不是我的终点;00年的刘思鉴说,想给大家听一听“相对新一点的音乐”;郑钧则带来了天命之年的新思考。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但在郑钧眼里,《刀》也可以是朋友。“如果你能特别坦然的面对,双方削得都挺愉快。”

 
隔壁老樊说他只是顺应了网络时代的发展,这又引出了原创音乐鄙视链的老话题。和上一季的高进相似,隔壁老樊也遭遇着“网络歌手水平不行”的圈层误解。他勇敢呼吁:“我正在成为一个唱作人的路上,也希望大家能够再等一等。”
 
开炮之前,先听作品,这是“唱作人”系列一直坚持的客观态度。爱奇艺用《我是唱作人2》铺开了华语乐坛的代际脉络。从重启的老炮,到中流砥柱的大神,再到初生牛犊的新秀,新声正在被更多人听到。
 
同时,爱奇艺也推动着音乐市场对“原创音乐”的重新定义。唱作人摆脱了流量骄傲,回归了音乐初心。匮乏已久的华语乐坛,补充了优质的原创内容。新鲜出炉的歌曲,得到了平台的强势赋能。
 
生态打法
原来你是这样的“唱作人”
 
捞仔打趣:“中国原创好歌曲,就跟东海的渔业一样,该捕的已经捕的差不多了。”原创音乐的疲软,让音乐人对原创方向开始失去信任。目前的市场,缺乏健康良性的乐坛土壤,去保护他们创作的独立性。
 
具体来看,展示和传播的渠道是大问题。音综和短视频已经成为今天音乐传播最重要的两大途径。但主流音乐综艺大多是老歌新唱,短视频则过于碎片化,且“神曲风”盛行。
 
但音综选择将翻唱和改编作为主流模式,多少也是出于对乐坛现状考虑后的无奈之举。原创音乐内容本身就是一块小饼,要在里面挑出拔尖的上节目过于冒险。

 
而爱奇艺试图从源头赋能整个华语乐坛的生态,为的正是输送更多优质原创音乐内容,掀起原创音乐新浪潮。先把原创唱作人的基本盘做大,中游的综艺市场才能有米下锅,下游的用户才会有更多选择。
 
一方面,《我是唱作人2》高品质的舞台,解决了原创音乐的渠道痛点。让好的音乐作品以最惊艳的方式精准触达听众,迅速圈粉。舞美升级后的灰褐色山洞舞台,正是原创音乐自此而生的隐喻。灯光闪耀,混沌初开的同时蕴含无限生机。
 
多元的曲风展现,则充分试探了国内听众的音乐接受度。张艺兴的说唱、GAI的国风、霍尊的岛式唱腔、马頔的新民谣、刘思鉴的欧美电子、陈粒的迷幻风流行,各有千秋直击多维用户。不同的风格碰撞,进一步丰富了原创音乐的内容品类。

 
另一方面,《我是唱作人2》高互动的玩法,融合不同圈层的乐迷,让音乐评价体系更加立体高效。大众评审针尖对麦芒的意见,能够并存于节目中,充分体现了兼容并蓄的特点。
 
郑钧的《刀》,有人觉得软绵绵,有人想起了老刀客;霍尊的《星落》,有人听出了空灵,有人听出了套路;马頔的《是首情歌》,有人觉得慵懒的劲儿舒服,有人吐槽催眠。不虚美,不掩恶,任性开麦的评审有点让人羡慕。
 
与此同时,衍生节目《开饭啦!唱作人2》构建了生活化交流场景,展现了唱作人的另一面。既有创作的心路历程,还有很多好玩的梗。马頔深夜给车澈总制片发微信:“哥,你觉得人都是孤独的吗?”GAI想改编火风的《大花轿》,霍尊直接替他爹允了。就连“音乐人对自己哪首歌红不红,永远猜不中”的乐坛疑案,也在觥筹交错间被讨论。

 
《我是唱作人2》的专业性,《开饭啦!唱作人2》的娱乐性,两者交互打破了音乐综艺原本的单一模式。在爱奇艺的生态布局下,立体、全景、沉浸的音综节目样态颇具行业标杆性质。《我是唱作人2》既证明了综艺作为华语音乐生态下一种渠道形式的重要性,也实践了新的玩法和赋能方向。
 
原创音乐,局外破局
 
华语乐坛当下的“结构性难题”,是渠道端缺乏展示平台,创作端日渐微缩,用户端接触不到有态度的创作。Z世代已是音乐的主流用户,音乐的产品逻辑和内容调性都需要向他们的消费习惯靠近。对他们来说,越是个性化的体验越对胃口。爱奇艺正是基于这种需求变化,敏锐地用《我是唱作人2》回应了年轻用户的音乐潮流需求,多方位破局。

 
首先,《我是唱作人2》回归了原创音乐行业现实,Demo互听、上中下位区组队挑战、101位大众评审等环节,把大众的注意力带回到音乐本身。这档节目除了输出大量的优质原创音乐作品,更把多类型的唱作人推向公共视野。
 
直面多元审美需求的同时,《我是唱作人2》也引发了唱作人标签、音乐鄙视链等热议话题。当所有话题都围绕作品本身展开,才能让音乐意见市场变得百家争鸣,而非过去的口水战和群体极化。
 
在这个过程中,写实的节目风格,也让唱作人释放了更多的真实表达。GAI在了解张艺兴包办beat后表示respect,聊到长沙的c-block更是相见恨晚。隔壁老樊挑战了马頔,但马頔却用老父亲的心态关照后辈。唱作人之间的良性竞争,是对行业乱象的拨乱反正。

 
其次,《我是唱作人2》回应了年轻用户的价值追求,用正能量的音乐创作引发了广泛共鸣。网络歌手的作品,不一定是坏审美。凡是真诚的音乐表达,都应该得到尊重。回击质疑的最好方式,就是写出更强的原创作品。
 
在以“音乐+潮流文化”的赛道下,爱奇艺找到了原创音乐破局的关键:在强大的内容输出能力上,传递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既为年轻人找到想听的音乐,也能承载他们所认同的态度。
 
很多东西,人们不是不喜欢,而是从未认真去看。事实上,信息爆炸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不得不采取一种“偏见”的态度——你根本没精力将铺天盖地的内容尽数浏览。
 
这时候,就诞生了两种内容机制。一种互联网大数据的算法派,基于用户的已知视野和已知趣味,不断复制、满足“你最喜欢”。
 
另一种,就是以爱奇艺为代表的专业内容派,试图通过快用户一步的市场洞察和专业的内容制作,引领用户走进未知领域,打开全新视野。

 
于是,就有了《中国有嘻哈》、《中国新说唱》以及《中国新说唱》2019,推动了中文说唱加速出圈,让说唱音乐的价值被大众重新认知;有了《乐队的夏天》,填补了垂直类乐队综艺的空白,让摇滚精神重新与年轻人建立共鸣;有了两季《我是唱作人》,让那些几乎隔着次元壁的唱作人和音乐有了彼此碰撞的舞台,也让听众重新领略原创音乐的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汪峰《没有人在乎》一曲摇滚味道浓厚的狂野说唱揭露了时代“真相”
《我是唱作人2》收官:我从这个节目里,看到华语音乐为何没落
拒绝翻唱,打破偏见,《我是唱作人2》能否再造华语音乐原创力?
凌晨de靓 [http://1084720577.qzone.qq.com]
破音也敢播?这档音乐竞技节目也太狠了
高进:人生十年,我就是唱作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