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云斗笑社》落户酷我畅听,“听的”和“看的”有啥不一样
 
“说学逗唱的哥哥们终于来了!”《德云斗笑社》开播当日,硬糖君身边几位“德云女孩”不约而同地发了欢快朋友圈。不到一个月,她们的画风又统一转变为“痛并快乐着”:虽然明天还要早起培训,但今天仍要坚持看完团综。
 
如今综艺节目动辄2小时的时长,确实是让人又爱又恨。好在哪里有用户的“不得劲”,哪里就有解决方案。近日,《德云斗笑社》音频版独家上线酷我畅听,观众终于等到了“解放眼球”“随时陪伴”的机会。

十几年前,人们用收音机听相声;五六年前,人们去小剧场等线下场所看相声;如今,可以全场景陪伴、多线程操作的音频,又成为人们生活的刚需。从“听”到“看”再到“听”,回归传统的背后,是形式及内容上的剧变。
 
以《德云斗笑社》为例,专门制作的视频节目音频版,与视频节目相比会有何不同?“听”团综和“看”团综,体验有啥不一样?
 
视频变音频
讨好耳朵是门技术活
 
“救命,看了几个视频怎么一晚上就过去了?”类似的抱怨在网上越来越多。长视频、短视频、中视频,五花八门的视频内容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同时,也在侵占着人们的时间。
 
视频节目,尤其是综艺节目的时长被不断拉长。2小时起步是常态,3小时也不稀奇,再加上各类由几分钟短视频组成的花絮衍生,“军训式看剧追综”,早已从搞笑玩梗变成了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
 
而现在的观看场景,很多时候本就是需要一个“背景音”。大众对视频类节目,特别是综艺节目的音频化有着强烈需求。但早已被各类文娱产品宠坏了的他们,对于视频转音频的要求可不仅是“声音化”这么简单。

 
视频内容通过画面、配乐乃至花字等多种手段的搭配,向观众输送信息,营造看点。例如各类选秀节目,选手们的表演之所以魅力四射,让人忍不住反复观看舞台,不仅与其唱功有关,更取决于舞美效果、选手现场表现等。如果直接将舞台转化为音频形式,视觉效果的缺席会让魅力值锐减。
 
视听结合是最主流的认知途径,而当双渠道变为单一渠道,就要有更多信息增量才能让人们获得满足。即通过再创作使音频更符合收听习惯,为观众提供看视频时可能无法获得或易被忽略的信息。

 
以目前的技术手段,不是所有视频品类都具备转化为音频的可能,综艺IP与音频更具备结合优势,尤其是相声、脱口秀这种“语言艺术”。
 
音频版《德云斗笑社》可以作为综艺IP转音频的一个范例。它不是简单地将2小时的视频转化为2小时的音频,而是将其进行了精细化再创作:既有长版团综内容,也有短版独立话题。

团综中一些为了引发共鸣而加入的reaction、特效音、罐头笑声等被去除,节目中的不同话题,如“如何看待恶评”、“谈相声这个职业”、“生活中的秘密”等被抽取出来,以子节目的形式独立成篇。
 
另外,《德云斗笑社》的戏眼莫过于节目后半程,相声演员们经过重新现场组队、短时间创作后表演的相声段子。但视频出于增加互动效果、丰富人设等考量,往往会在一段完整的表演中加入观众、队友等人的反应,增添笑果之余未免会使相声表演本身变得零碎。
 
音频版《德云斗笑社》通过再创作的方式,还原了完整相声表演,听众能更直观地感受演员的活儿好在哪里。一位德云女孩就告诉硬糖君,音频版能让她沉下心来专注于相声本身,与视频版形成互补。
 
视频版舔帅颜,音频版品活儿,逐渐成为《德云斗笑社》观众间的一种共识。
 
综艺IP,音频市场的新故事
 
以观众视角来看,《德云斗笑社》音频版提供了新的把玩方式,让观众更深入了解说学逗唱的哥哥们;从行业视角来看,一个以综艺IP为蓝本的音频市场新故事正日益成型。
 
今年7月,由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指出,“耳朵经济”迸发发展活力,音频应用场景加速成长,中国数字音频市场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耳朵经济走过了“知识付费”时代,也走过了“音频直播”时代,如今在5G技术推动和用户付费意愿提升的背景下,音频市场将迎来又一次升级。音频市场需要新故事,综艺IP,尤其是喜剧综艺IP则是最佳载体。
 
艾媒咨询数据预测,今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将达5.42亿,年轻人是在线音频的主力用户。《2018中国年轻态喜剧受众消费大数据报告》则显示,年轻态喜剧受众以18-29岁为主。也就是说,长音频与喜剧综艺有着天然的链接属性。

 
《德云斗笑社》音频版备受追捧,与此前酷我畅听上线的《开心麻花》《嘻哈包袱铺》等热门IP构成了喜剧综艺IP矩阵,证明综艺IP音频化的路径已经打通,形成了一套被观众广泛认可的“视频-音频”模式。
 
而总体来看,酷我畅听对喜剧类综艺IP的音频化处理有一个核心思路:化繁为简。这也是其综艺IP音频化打法能够走通的一个关键因素。
 
《开心麻花》是舞台剧,《嘻哈包袱铺》是相声演出,《德云斗笑社》则是综合了相声演出与户外综艺的混合型团综。三类喜剧IP的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节目时长较长,除语言上的笑果输出外,还有肢体、表情及现场气氛等其他因素做烘托。

 
作为观众都经历过这样的困扰:想要回顾某期视频节目中的亮点,但左右拖动进度条,总是找不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在音频化方面,酷我畅听采取将大主题分化为子话题的方式,对原本动辄几小时的内容进行细分。
 
这种标签化、细分化的拆解方式,更方便观众寻找感兴趣的内容。而且,相声也好、舞台剧也罢,每段表演按照子话题的方式单独拆分后,只靠声音“抓人”,其实更能直观展现表演者的业务能力。
 
综艺IP音频化的另一个好处,则在于提高传播效率,助力原有IP跳出圈层局限,触达更多受众群体。


视频形式虽然能够通过双重感官刺激给予观众深刻印象,但观看视频对于场景要求更高。解放双手双眼的音频就不同了,拥挤的地铁车厢里、睡前的闭目眼神时,只要戴上耳机,就能随时收获快乐,也更适合习惯于同时干两件甚至三件事的当代年轻人。
 
对于已经相对稳定的长视频和综艺市场,音频无疑是一个新的流量高地。
 
不止笑声
音频娱乐的想象空间
 
喜剧综艺IP是最易于音频化的,但还不是全部。长音频提供的是一种更轻松的陪伴式娱乐体验,它更符合时下年轻人碎片化的内容消费场景。此外,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场景化也对音频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
 
引进优质内容、优质声音已成为音频平台争夺用户的重要方式,富有特色的文化内容渐渐成为音频App的发展重点。“声音+”也成为音频平台的重点发力方向,即以“声音”为核心,连通IP、平台、用户多方。
 
从酷我畅听在优质IP音频化的动作来看,其“化繁为简”的改编思路搭配优质IP内容池的打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
 
除综艺IP以外,酷我畅听亦有如《盗墓笔记》《镇魂街》《白夜追凶》等经典IP充盈内容广度及深度。通过对小说、影视、动漫等多元内容的音频化改编,酷我畅听既拓展了自身的优质内容,也全面释放了原IP的价值。
 
这种多元化改编本身就是一种对于原作的精细化二次创作,这不仅对技术手段有所要求,还需要对原作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庆余年》广播剧在酷我畅听上线两周,即斩获数百万收听量。虽然剧粉、书粉对于原作内容已经了若指掌,但广播剧通过精彩再创作,使音频内容别有韵味,最终获得书粉、剧粉以及普通听众的认可。
 
经典IP音频化,受益的不仅是用户与平台,对于原IP助力同样明显。以喜剧IP为例,《开心麻花》及《嘻哈包袱铺》均有线下实体演出。疫情期间,线下演出全面停摆。对于这类线下演出团体来说,演出暂停不仅意味着收入降低,还代表观众可能会因物料不足而流失。音频化的节目,给了演出团体持续对外曝光、维持关注度的窗口。
 
另一方面,音频节目与原生IP之间可以互为补充。譬如《盗墓笔记》的有声书正在酷我畅听全网独播,不少老“稻米”表示当年看连载时为了追赶进度一目十行,忽略了许多细节伏笔。但如果再回过头来翻书细看,又觉工作量太大。如今有了有声书,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听”某个章节,寻找三叔埋下的梗。
 
除对于优质IP内容进行改编与拓展外,想在音频娱乐赛道长远地走下去,原创自制内容也很重要。酷我畅听在原生IP上的动作也值得关注,以青年阅读分享为主打的《榜样阅读》,创下6亿播放量及全网20亿高阅读量,利用碎片化时间+明星榜样效应实现快节奏生活下的深度阅读。


总结来看,上游的原生IP,因为有力的扶持而出产更多优质内容;下游的用户获得更佳的产品体验,加深对平台的信任和忠诚度。“声音”勾连着上下游,实现了用户与优质内容之间更高效、更频繁的连接。
 
大卫·休斯曼在《贩卖音乐》中说,“声音是世界进入身体的一种方式”。音频娱乐因其独有的陪伴感而受到用户青睐。“声音”拓宽内容边界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多元角度来认识、熟悉事物。当越来越长的综艺IP渐渐变成桎梏,音频化的综艺IP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打破”枷锁的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云斗笑社》落户酷我畅听,搅动江湖的“造浪者”
年轻人最爱的相声班,为何在快手上“封箱”?
盘点几个神级听相声的网站
贾玲和她的喜剧梦:“大碗娱乐”不只是喜剧人的象牙塔
互联网大厂发力长音频,音频综艺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岳云鹏视频音频节目整合说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