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救护900多个“老弱病残”后,它被骂:赚黑心钱的监狱

最近,话题“被救护的动物都去了哪里”,冲上热搜。

话题中的西宁野生动物园,墙是裂的,地是秃的,乍一看,真穷。 因为动物园的属性,它被贴上了太多不好的标签。

中国最穷动物园、动物监狱、为了赚钱囚禁动物……

▲裂开的雪豹园墙壁

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

西野是中国唯一养育兔狲的动物园,并着力研究兔狲繁育技术;

▲兔狲:国家二级珍稀物种

西野是中国唯一的雪豹繁育基地,在不依靠外国技术的前提下,自主繁殖了3只雪豹。

▲雪豹: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

看起来不靠谱的它,却担起了整个青海省动物救护的职能。

星夜奔驰、不放弃一线生还的机会,西野,比任何一家动物园,都要良心。 有人说:我厌恶动物园,它就是把动物抓起来,供人观赏逗弄。

但对西野来说:动物园,是把需要帮助的动物圈养起来,尽力保护它们。

▲雪豹救助现场 

1

 一个动物园的救赎

 “没有一只动物活得还算可以。”

副园长齐新章,曾这么形容西宁野生动物园。

刚来西野时,日复一日的喂食、清洁,很快就让他萌生“不想干了”的念头。

直到有一天,一句话狠狠地刺激了他:动物园的存在,即是原罪。

▲西野的环尾狐猴

确实,他刚来就已经被枯燥的日常逼疯,何况习惯了野生环境的动物们。

他开始思考:如何能让动物们过得好一些。换句话说,该如何赎罪? 从2015年开始,西野大力推广动物丰容的概念并实施。

▲把轮胎作为斑马的食物容器,是一种行为丰容

因为饲养的大多是被救助的野生动物,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它们最缺乏“自由”。

动物丰容,就是人为地制造野生生存环境。

满足它们的心理需求后,促进动物们恢复原有的天性。猴子们爱上蹿下跳,就装上秋千。

岩羊房光秃秃,挂个大球。

岩羊们没人陪玩,就和球贴贴。

大口吃肉真没意思,把食物包成礼物装。

让雪豹慢慢折腾去吧。

 还有,把肉放进南瓜里给动物吃。

不是简单的好看,而是南瓜清凉的触感,和破坏时的脆感,会让动物有新奇感,提供触觉丰容。

动物们活泛了,游客们也看得更起劲了。

阳光下打滚、玩球的雪豹,简直不要太生动。

▲扛不住雪豹的撒娇攻击

养育了100多种,900多只动物的西野,在网络宣传下,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动物园。 齐新章回想起刚来的那个冬天,园子是光秃秃的,动物是病恹恹的。

而现在,目之所及,一派鲜活。

▲狍子

2

  从动物园到动物救助中心 家里的孩子过得好还不够,西野又承担起了青海野生动物救助的职责。 

有一只名叫“凌蛰”的雪豹,印象极深。

是中国首例野生雪豹救护+放归+科学检测的项目,也被称作“最成功的一次雪豹救护”。

▲闹绝食的凌蛰

 3月,救护中心接到电话,青海某小学的院墙上出现了一只雪豹。

为了避免雪豹出现应激反应而伤害村民,并确保它的身体健康,救护队一针麻药,带回了晕乎乎的雪豹。

血样化验后,发现它存在严重的低血钙。

在数据异常的情况下放归雪豹,对它是一种不负责。因此,救护队选择留下它,并继续观测。

第四天,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体检,确保放归的成功。

传染病检查,确保不把病带回野外;验血,确保血钙恢复正常;戴上卫星定位项圈,实现放归后的情况可控。

经过4天的救助,凌蛰体检正常,可以放归。

地点的选择也很有讲头,选在了一个距离救护地直线距离12km的山坡。

首先,最低点海拔在3800m,高山裸岩和高寒草甸密布,适合雪豹生存;

山背后有雪山雪水,附近有岩羊出没,雪豹的饮食不用愁;

附近没有居民居住,大面积的空地,保证足够的活动空间。

8:40,阳光洒遍山头,凌蛰慢悠悠地朝着山坡走去。

快到垭口时,突然转头,定定望着救护队,四秒,然后转身跑了。

▲凌蛰的最后一眼

▲凌蛰放归后的运动轨迹

 能够不断救助动物并放归,当然是最完美的结局。

可惜一纸投诉,将齐新章拽入谷底。

2018年初,一名网友投诉相关部门:齐新章为了吸引流量,故意不将救护回来的动物放归野外。

尽管齐新章不断写材料回应,也无法改变“有心人的中伤”。

但你们知道吗?

那些被救助并留在西野的,不是老弱病残就是娇嫩幼崽。

有一只叫“凌雪太后”的雪豹,被救助时10岁(雪豹平均寿命8-12岁)。

受过重伤,西野宁可倒贴钱,也要给它养老送终。

▲凌雪 曾被西野救助过的中国鬣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国只有黄山野生动物园能看到。

如果留下它,西野相当于拿捏住了财富密码,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

判断其仍具有野外生存能力的情况下,将它放归了。

这么活蹦乱跳的动物,理应属于大自然。

 被投诉,齐新章委屈过。但也更坚定了他守在西野的决心。

说到底,动物园是什么?

做的好,是帮助人们了解动物的多样性;

做的更好,则是担起人类动物保护教育的责任。

▲晒太阳的小浣熊 

3

 生命的延续,任重道远

 要做好物种保护,远不止救助已有的动物。

人工繁殖珍稀物种,也是物种保护至关重要的一环。

2017年,西野人工繁育出国内第一只高山兀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021年,中国首只人工破壳高山兀鹫亮相,取名“五毛球”, 填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白。

▲第3天

▲第36天

▲四个月

高山兀鹫是为数不多的,能够飞跃珠穆朗玛峰的鸟类之一。

这类猛禽的人工繁育难度较大。

而高山兀鹫的成功繁育经验、技术,对于其它猛禽的繁育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雪山上的高山兀鹫,图源@鸟网 2019年,西野人工繁育的中国首只雪豹“傲雪”成年。

3周岁的傲雪小公主,被养得白白胖胖,身体各项指标稳定。

这也为下一步的交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除此之外,西野还是全国唯一养育兔狲的动物园。

但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人工繁育成活的兔狲。

西野养育的四只兔狲,都是野外救助的幼崽。

分别取名狲思邈、狲小满、狲小妹、狲尚香。

从2015年救下第一只狲思邈,至今,兔狲们多次诞下幼崽,但都无法存活。

▲兔狲幼崽

因为兔狲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且应激反应极强烈。

很多时候,在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兔狲宝宝已经被“吓”死了。

这条路,难走,但西野不会停下。

 不由得想起恩施的凤凰山动物园,那个被称为“一个人的动物园”的动物之家。

老罗,在这方寸的园区门口,一守就是三十年。

他说:我是园长,是饲养员,也是送葬者。

▲图源@叙世视频

用一个月工资,救下差点被送上餐桌的黑熊;

▲图源@叙世视频

人家养不了的白狐,也送到他这; 150斤的大蟒蛇去世了,他就一个人,一步步,把蛇扛到后山,埋了。

▲图源@叙世视频 尽管老罗把每个月的养老金都贴进去,动物们也吃不上什么好的。

馒头、玉米、青菜叶……但足够生存。 做到这个份上,图什么?压根不是开不开动物园,赚不赚钱的事情了。

是一种责任,一份道义,发自内心对动物们的疼爱。

▲图源@叙世视频 无论是老罗,还是西野,都担得起“良心”二字。

而有良心的人,不怕走得慢些。

只求走的远一些,再远一些;救助得多一些,再多一些。

▲图源@叙世视频

文章图片来源微博、B站:@西宁野生动物园、@圆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穷”的动物园 在中国最高的地方
中国最“稀有网红”,宣布死亡
“狲思邈”离世,中国“最穷”动物园出圈
“最稀有网红”意外死亡,“凶手”遭网友猛喷,我却不忍心骂…
啥?网红藏狐竟打不过兔狲?还会被赶走?
“狲大娘”,国内现存唯一一只人工繁育兔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