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赣雩文艺】作者:吕晓蓉《母亲的山庄》(散文)总1581期2023年68期①

让阅读得到升华!

情愿做富有品味的公众号!

欢迎常来!心情因欣赏而愉悦!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母亲的山庄
(散文)
作者:吕晓蓉


当我提笔写这个题目时,突然觉得这个题目是否拟大了点?但转瞬间,想到母亲大半生四十年都在苗乡村寨从事教育工作,与大山亲密贴近,朝夕相处,用此题应当是很恰当的。
从我记事的五、六岁起,母亲就在离县城三十多华里的一个叫小清溪的山庄里教书。直到我成年后,母亲仍然还围绕着咱们这个被人戏称的“一步之城"的小县城周边山庄转。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三十多年从未离开过山庄。
小县城座落在湖南省湘西南边陲,绵延千里的重重山脉把这座县城包围着。如果你从天上俯看,它就像丹麦童话世界里的座座古堡镶嵌在崇山峻岭的怀抱里,又如一块从天上掉下来的巨大翡翠落在青山湖泊中。
也许我的母亲就是被这里的青山绿水所吸引,她爱上了这里的大山与土地。一个外地女子,从师范毕业后就随我父亲(当时他们是同校同学),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山城,这一来就是一生。
对于母亲来说,一生的时间不是太久,而是太匆匆了。从她二十一岁的青春韵华到她六十一岁,生命嘎然而止。这之中的四十年,母亲是在城步大山里度过的,她把自己的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苗乡的教育事业。
四十年的时光里,母亲风雨兼程,勤奋耕耘,培育了苗乡一批又一批的幼苗和花朵;四十年的时光里她含辛茹苦,历尽沧桑养育了四个儿女。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已是三十三年了。但我知道,母亲的心还在大山之中,她的足迹还留在大山那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她清脆悦耳朗读课文的声音还在大山深处撩绕。
母亲住过的村庄有我太多的记忆:那蜿蜒的山路,那山边叮咚的泉水,那层层的梯田,以及高高的山峰都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它们仍亲切如初。
印象最深的是从县城到小清溪那三十多华里的弯曲的羊肠山路。六十年代末期,县城周边山寨还有很多地方未通公路,母亲每周六从小清溪回到县城买些生活必需品,第二天(星期天)又返回小清溪村小去,来来回回要走六十多华里。山路弯弯,那里洒下了母亲多少汗水;山路弯弯,那里留下了我青葱美好的记忆。
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我小学一年级就是跟随母亲在乡下村小度过的。
记得一个初春的一天,我跟着妈妈去学校。妈妈用竹扁担挑着东西走在前面,我背着个小书包跟在后面,由于我还太小,腿脚没劲,妈妈总是慢慢与我走走歇歇。饿了,就吃些糖果、饼干。渴了,喝几口山边的山泉。记得山路中途有个较大的风雨亭,长长的亭子两边有石木凳,供给过往行人休息。亭中四面通风,还可以在亭中观赏风景,看近处青青的田野,望远处墨绿的高山,还有山边摇曳的翠竹……。亭边下有股泉水,村民们在泉水边还修了个小池,池里的水清澈见底,可见到小鱼、小虾在池中游戏。用手捧几捧泉水喝,那感觉是清甜可口,浸入心脾,使人神清气爽。


那一天,我与妈妈从中午出发,到夕阳下山了才到达了小清溪学校。夕阳下的山寨很静谧,听得到鸟儿在树丛中欢乐歌唱,山岚被晚霞染成了五彩斑斓;近处的田野上有几个放牛娃牵着牛往回走,牛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村寨里的房屋上有袅袅炊烟升起……。
与妈妈在一起,尽管走累了,心里也是甜的。到了学校不一会儿,妈妈马上到厨房煮两个鸡蛋给我吃。那刚煮的鸡蛋热乎乎的,圆溜溜的摸在手中特舒服,拨开蛋壳,香喷喷的味,至今仍记得。
在山寨里,我跟山里纯朴的孩子们一起玩,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光。山里的孩子,他们打着赤脚,在田边走来走去,一会儿在田里捉到几根泥鳅,一会儿又到溪中玩水、捉鱼、打水仗……。玲琅般的笑声荡漾在山寨中。我也至身于他们的队伍,有时竟然忘记了回去吃中餐。饿了,能分享到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的红薯、山芋等好吃的东西。我们一玩往往要玩到太阳落山。
妈妈也让我尽情地和这些与我同龄孩子们玩,让我在欢乐中与山里孩子们一起成长。
母亲所在的学校很小,只是生产队里的一座小木屋。听说过去是个祠堂,后来改成了村小。整座教室只有三间房子,中间一间大的就是教室,还有两间窄的,一间是母亲的住房兼办公室一,另一间就是厨房。学校也只有两位教师,母亲是公办教师,还有一位是本村的民办教师。所设班级也只有一个一、二年级合并的复式班。村里年龄大些的孩子就到公社完小读书去了。
母亲所教班里的学生一、二年级加起来也只有三十多个。学生们上课时间要比城里晚些,早晨学生们大都要到九点钟才赶到学校,因为有些同学的家住在半山腰上,每逢下雨或降雪天气,路途是十分难走的。
母亲姓李,名叫李陶,上课时我与同学们一样称母亲为“李老师",但如果我上课不专心或作业做得不认真,也会遭到李老师的严厉批评。大多数时间里,我在同学们之中我是“骄傲”的。这种骄傲并非母亲是我的班主任,是因为我觉得母亲很“神奇”。
每当上课时,我和所有同学的目光都注视着老师和黑板。母亲把学生们分成二分之一教一年级的课,二分之一教二年级的课。教一年级时就要二年级学生预习课文(默读),一年级课上完了就安排学生们做作业,再接着上二年级的课。一堂课,母亲安排得有条有理,循序渐进,我们全体同学们就看着老师在讲台上“演戏”。看着老师闪亮的大眼睛,漂亮秀气的脸,神釆飞扬的表情及抑扬顿挫好听的声音,把同学们带入到了美丽的童话世界,让我们的思绪在童话国里漫游……。每当这个时候,我却觉得我的妈妈特神奇,而心中无比骄傲与自豪。
每当听李老师上音乐课,那更是同学们的最爱。李老师的清唱,清脆悦耳如同百灵鸟的声音,立刻会荡漾起同学们心中的涟漪,然后老师带领同学们一齐歌唱,天簌般的歌声飞出窗外,萦绕在山庄,经久不散。


母亲所在山庄是美丽的。村庄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高山上蜿蜒地通过村庄,可以昼夜听到溪水淙淙流淌之声,似乎小溪在欢唱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月光曲》;溪边的梯田,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颜色。早春溪边一块块田里有浅浅的积水,这水能照出人影,也映照了山峦,田里还有绿肥草开放的那一朵朵紫红的花,特别美。到了播种季节,看到田里农民们披着簑,戴着笠,赶着牛在田里耕田,又是一幅农忙惬意的景象。待到初夏,禾苗长高了,一丘丘梯田,一层层碧波,风吹竹林哗哗响,这时真像是进入了一个美仑美奂的童话世界里。
到了秋天,田里的稻穗一片金黄,山上的枫叶红了,那常青树叶更青葱。整个山庄又像是一幅重彩山水油墨画!
冬天的山庄是静寂的,静寞得那条蜿蜒的山路上看不见行人,大雪纷飞的天气,整个山庄是白皑皑的世界。
母亲所在的村庄是温馨的。这个小村庄住户只有三十多户人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中午时分,无论你走到哪家,总会得到屋主人的热情接待。主人会请你到厨房篝火边坐下,然后架起锅子打油茶。当初冬季节,当你坐在篝火旁,那柴火熊熊燃烧的火光,立刻照得你全身暧洋洋,火光还照出了屋主人热情洋溢红红的脸。不一会儿功夫,一碗热騰腾的油茶就会有人送到你手上。
有好多次,母亲带着我去学生家做家访,村民们如火般的热情早已溶进了我的心底。
还记得一次,一位同学已有两天没来上课了。妈妈下课后对我说:″晚饭后我们一起去这位同学家里看看是什么情况。”山村的白天显得特别短,夜一下子就拉下了黑黑的帷幕,妈妈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牵着我的手向那位同学家里走去。这小女生的家在村子的山坡上,我与妈妈踩着那一级一级的石板路来到了这位同学家门口,在门口处正好遇上同学爸爸,连忙将我们迎进木屋里。妈妈打听些情况,原来同学的母亲生病了,还躺在床上呢。妈妈又走进房间里看望同学母亲,亲切地与她交谈,安慰她。临走时还拿了些钱交给同学爸爸,并叮嘱说:早点去医院看病。回学校吋,同学爸爸打着篝火把送我们下山,一直送到了学校门口。
母亲深爱着大山里的孩子们。平常时,哪位同学的衣服太破了,母亲就把我的衣服给同学穿。下雨天,哪位同学的鞋子湿了,母亲也会拿着我的鞋子给同学换上……。有时回到城里还专程给同学们买新的衣服和鞋子。在母亲的心里她的学生与我一样的疼爱。
……


大山里的劳动人民是淳厚的,他们的心灵是面镜子,能照得出善与恶,是与非。母亲对大山的爱是有回报的,她给予了孩子们的爱,孩子们也深深地爱着他们的老师。
如今,母亲已离开我们三十三年了,在母亲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想再去那青翠的村庄看看,寻找母亲的足迹。再看看母亲当年的学校,再听听大山深处传来那熟悉的回音……
这个秋天,我邀了个好友,陪我重返母亲当年的山庄,重踏当年母亲走过的山路,想再听听山边叮咚的泉水之声,再喝一口那清凉的泉水……,甚至想在这个美丽的山庄与母亲迎面相碰!
可是,我努力地寻找那弯弯的羊肠小道,那个长长的风雨亭,那一泓清澈的泉水,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面及路边一丘丘金黄的稻田。我走进村子,村子也变了模样,一座座新建的房屋拔地而起,我寻找母亲当年的学校,早巳换了容颜,是一座漂亮的三层楼现代化教学楼了。
但村子里那条小溪的水还在哗哗流淌,远处的青山依然林涛阵阵……




作者简介

吕晓蓉,笔名雨露,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中学语文教师,县作协会员,《当代文艺》评论员。喜欢用细腻的文字记录生活,感悟人生。近几年来有多篇散文、诗歌和通讯作品发表在全国各大网络平台和报刊杂志上,著有电子文集《悠悠岁月》。

图文供稿:吕晓蓉

《赣雩文艺》:传播正能量、文艺欣赏、纵情山水、健康生活!《赣雩文艺》热烈欢迎文朋诗友们!才艺展现于交流,才情横溢于佳作,风雅陶醉于赏悦……所有美好的文字结缘于心声的共鸣

人生的精彩就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了“相同兴趣爱好者”的心声共鸣和真情鼓励!……天涯海角,天南地北……四海之内皆文友,走到一起来,聚拢这儿来,《赣雩文艺》每时每刻欢迎着文朋诗友们的参与和欣赏!

天是蓝天;地是绿地;山是青山;水是秀水……佳文美诗是一幅幅秀丽如感人动情的山水画,让人绘、让人赏、让人雅!……在文山艺峰中,其实每一个登山者都可以“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领略高峰之风光山色是因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所以踏实每一步,其实是提高每一步!《赣雩文艺》在这儿愿与大家携手同行,共攀高峰!……“寒冬酷暑心相伴,风雅乐趣每一天”!……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赣雩文艺》欢迎您!

坚毅做富有品味的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习作】吕品:记一次课外活动
去南岳赏秋
泉水山庄摄记
“母亲节”系列教育活动
中戏同学为白静母亲捐款 白母落泪感谢信任支持
妈妈的节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