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赣雩文艺】作者:胡秀枝《婆母的忌日》总第702期①2020年第272期①

让阅读得到升华!

情愿做富有品味的公众号!

本公众号欢迎广告投放和热心赞助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婆母的忌日
作者:胡秀枝


早上醒来,先生告诉我今天是他母亲的忌日。时间过得真快!屈指算来婆母离开我们已三十年了。其实老公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从不轻易表露内心的情绪,更是个大孝子。可能是这几天看到我为即将举办母亲的葬礼而忧思伤怀吧,所以他想分散我的注意力,其意思是:让我别太伤感,他也是个多年就没了爹娘的可怜人,他常常会为父母的早早离世而伤怀。虽不见他哭泣,但每到这个日子总见他脸上有泪痕,故知道他心里有多疼痛与无奈!他也偶尔会用文字来祭奠。平常我陪他难过了一阵子就忘了,却忽视了他内心的感受,直到我父母的离去,才特别能感受到他的心疼。

我与婆婆相处了六年时光,与公爹也仅两年,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在他们身上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母爱的无私,体会到了宽容与善良。

记得第一次先生领我上门,我虽知道他们家境况,可一进门,心里还是有些失衡:一幢低矮的四周用茅草披着的房子,打扫得倒还干净。门前一棵柚子树,屋后便是乐安河圩堤,他家依水而居。依稀记得那时家里有很多客人,婆母一直笑脸盈盈,一双饱经风霜的手拉着我轻声细语的说:“妹仂真好看”。我的第一感觉是婆婆很善良。公爹站在东边厢房的门口扬眉不语。我只呆呆的把头转来转去听着她们给我介绍一众亲友 。在大家的赞誉声中机械的吃了一个点心后,先生便把我带去他叔父家。叔父家就隔两幢屋,家里却高大宽敞明亮,虽然都是黄泥地面,但很平整,晚上也在叔父家与比我小一岁的堂妹同铺,堂妹告诉我:“嫂子!大伯大妈听说你来高兴得几天都合不拢嘴,但又怕家里穷会怠慢了你。其实我们两家是不分彼此的,这是新屋那是旧屋,我们一直没分家的。看到你真高兴,这是我们家烧了什么高香才能娶到你?”听到这些话我心里感觉暖暖的 ,我也无须分清什么一家和两家、新屋与旧屋。

那时候我心里也没有穷与富的概念,心里想着只要勤奋,身体好,生活不会有问题,何况我们都有工作,重要的是要这家人对我好。

第二次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结婚后,两人有一天特发奇想:同骑一辆自行车回家,路程一百多华里,也没告诉他家里人,回到家,家人正在吃饭 ,我看到破桌上只有一个青菜一个小麦面煎的锅巴。见到我们,婆母连忙起身慌乱的收拾碗筷,又是倒水又是让座,弄得我怪不好意思。在我们坐下喝水时,婆母出了一趟门,回到家不久就变着花样做出了几个菜,还有一个鸡蛋羹。公爹站在我身后招呼我多吃点;婆母在我身旁手拿一把麦杆编织的蒲扇轻轻的一下一下给我扇着凉风,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滋味。心想这也许就是母爱吧!我偷偷的幸福着。

其实婆母与公爹身体都不好,公爹患有胃下垂的毛病,站一会就要躺下 ,说话不多,就是一个瘦瘦的老头。公爹在世时说过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我没起床,那就是走了,”果然在我婚后的第三年,他老人家在一个黎明时刻带着不舍悄悄地走掉了。



虽然他们身体都不好,但还是很勤劳的操持着有六个兄弟姐妹的家 ,我先生排行老四,六人中唯他读书最多,足足读了17年。婆母做不动别的,就到梓埠街上摆小摊,卖卖甘蔗、蔬菜什么的。虽然家里穷,但她还总愿帮助别人,记得老公跟我描述过:一次婆母在街上卖甘蔗时,碰到一个走丢了家的妇人,别人都不闻不问,她却把她带回了家,她见不得可怜人,直到那个妇人的家人找来,才让她回去,这样的事她做了不少。

后来,由于我生了孩子,随着公爹的去世,我们把婆母接到我们工作的地方生活了一段时间 。婆母患有甲状腺机能减退,畏寒怕冷,所以总是躺在床上。冬天基本起不了床,照顾婆母的事,先生总是亲力亲为,只要他在家从不让我沾手,给婆母端水洗脸,端饭送茶做得妥妥贴贴。由于那时我虚荣求上进,整天忙忙碌碌,加上带孩子又忙又累,看到天气暖和点婆母还是躺在床上,又碰巧心里有事我的脸色就不好看,同时抱怨先生怎么不让婆母起床呢?不是说人是需要运动的吗?老躺着没病也躺出病来了呀。但我不知道她实在是身子太虚呀!当时不像现在条件好,有丝棉袄有羽绒服,即使有钱也买不到。当婆婆知道我对她老躺在床上有看法后,此后只要听到我的脚步声,婆母就立马起床。当时我还觉得她像个小孩子,现在想想那是她怕我生气啊!这件事搁我心里久久不能散去。婆婆对不起呀!欠了您三十多年的一句对不起,那都是当时儿媳的年少无知啊!今天总算终于说出了口。

婆婆对我的好我深深懂得,婆婆逢人就夸我孝顺,总跟人家说:我儿媳妇人好,漂亮还能干,就跟江龙枝一般(江龙枝当年是梓埠乡的党委委员,妇女主任),在老人家的眼里那就是个了不起的“大官”。

由于婆母的身体每况愈下,与我们仅生活了六年,便离开了人世,享年68岁。

一晃三十年过去,回忆起这些往事,心情实难平静。公爹与婆母的离世虽没有带着遗憾。但当我们的生活慢慢好起来时,他们却已故去多年。这种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受对晚辈而言就是一种煎熬。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慢慢的淡定,先生会时不时地说些婆母的往事:婆母小时候便被订了娃娃亲,远离故土,后因不喜欢对方 ,还没圆房便又偷偷跑回了家乡,婆母的外婆家原来是有名的大地主,解放后,她高大帅气留洋归来的舅舅被政府法办,家中迅速败落。婆母出嫁公爹后,因娘家也败落,父母又相继离世,其兄也英年早逝,其嫂改嫁他人,留得一子无依无靠,为了保全娘家侄子这根独苗及一个未成年的妹妹,便带着一家人义无反顾地又住回了娘家。公爹也已家道中落,其母早亡,身边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小弟,所以也一起带着,直到侄儿成家立业,小叔子又与小妹青梅竹马,年龄相当,自己作主才让他俩回到自己家完婚。所以婆母她们兄弟姐妹两家人一直和睦得就像一家人,因此他们家的称呼也让我二十多年后才弄明白。

叔叔一家人的儿女叫我婆母公爹为伯伯伯母,而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亲为“婺”(普通话为叔叔的意思),而身份是叔叔老婆的姨娘本应喊她婶婶,却称她姑母,后来我才知道因为两家住一起,叔叔家的孩子小,所以先生家兄弟姐妹就教叔叔家的孩子与他们一样称呼。直到叔父去世也没能听到亲生的儿女喊一声爹或爸。而婶婶(姨妈)又是跟婆母在娘家长大,娘家的侄子自然喊她为姑妈,所以婆母所生的孩子都跟着外婆家的人叫习惯了姑妈,也就没改口,一直叫到如今。

……

今天是婆母的忌日,我早就想写篇文章但总是难以动笔。今天总算淡墨简笔,了却了一个心愿!谨以此文纪念婆母的忌辰。

2020.9.27庚子年八月十一


作者简介

秀枝,万年县司法局退休正科级干部,县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万年县女子文学社 社长;中国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理事;上饶市诗词学会常委理事;上饶市作协会员;主编万年县女子文学会会刊《万年女子》,主编文学社会员散文集《雩紫盈香》与个人诗集《清风吟》,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曾在《人文天地》《上饶日报》《三清媚》《信江杂志》《信江潮》等报刊杂志发表过散文、诗歌多篇;并获得多个大赛奖励。

(图文供稿:秀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岳母小记
民间故事:小寡妇听了老牛对话,晚上等着公爹,公爹:老木匠太坏
嫁到城里去(小说)
儿媳告婆母的下场!
【专栏特刊】金桂莲|农历十月的印记(辽宁)
腊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